论文摘要
为什么有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会选择创业道路,是创业研究领域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研究的是创业意愿产生的原因,属于对这个基本问题的探讨。本文以中国的大学毕业班的学生为研究样本,也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中国目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是庞大的,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各级政府纷纷制定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以帮助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率比较高。那些有着内在创业意愿的人更可能最终选择创业道路,其成功创业的可能也更大。本文呈现并评述了各种创业归因理论,并利用科学哲学工具,把这些理论视角的演进路径串连起来。本文综合了社会资本和认知视角,提出了一个创业意愿归因模型,并在武汉高校大学生中收集一手数据,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绪论首先考察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本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评价,明确了研究缝隙,据此提出了本文的五个研究目标,简要陈述了本文将采用的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的可能不足。对于为什么有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选择创业道路,学界并没有给出完美的答案。本文第一章回顾了围绕着这个问题所进行的研究,发现这类研究的最为根本的假设是承认创业者和非创业者之间的差别,而不同的理论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差别方面,这些具体的差别方面构成了上述根本假设(即硬核)的保护带。第一章前半部分分析了把性格和人口变量作为区分创业者和非创业者的理论的发展和所遇到的问题。关于性格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本文回顾了在创业研究领域经常被提到的四种主要性格特质:风险倾向、成就需要、控制点、’以及模糊容忍程度。一些实证研究支持这些性格特征能够区分创业者和非创业者,但是另外一些实证研究否认了性格特征能起到这种作用。研究还发现,人口变量与创业道路的选择是有显著关系的,但是人口变量只能解释人们创业选择决策方面千分之三的差异,是基本可以忽略的条件。为什么有些人而不是其他人选择去创业这个问题由两个子问题组成,第一,哪些因素导致了一个人选择创业道路,第二,选择创业道路和没有选择创业道路的人有什么差异。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因果关系分析,一个是差异分析。之前的性格研究着重于解决差异问题,由于实证结果的矛盾性,人们转而注重问题的因果方面。性格特征只是选择创业道路的充分条件束中之一缕,需要进一步探寻其它充分条件,第一章后半部分探讨了导致创业选择的其它原因,包括:创业机会的识别、认知因素、社会资本等等方面。建立在第一章的理论回顾的基础上,第二章首先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根植于不同社会背景中的个人,可能受自己独特的经验塑形,形成了一些认知偏见,具有认知偏见的人更容易选择创业的道路。认知偏见能增强人们的风险偏好程度,减少人们感知到的风险,降低人们主观认识到的创业门槛。社会资本能够部分决定创业者的认知过程,而认知过程能够影响人们选择认知到哪些信息,怎样对这些信息进行解读,因此,一些情况下,人们是被诱惑着去创业。根据理论模型,本文提出了各概念之间关系的假设,主要命题如下:认知偏见与创业意愿正相关;个人社会网络特点与认知偏见正相关;个人社会网络特点与个人的创业意愿正相关。第三章讨论了本文的哲学立场和方法论基础。本章首先回顾了创业研究领域的本体论和认知论假设,并呈现了关于创业意愿机制是否存在的争论。其次,本章回顾了本研究是如何获得第二章所提出的创业意愿机制的知识的,讨论了本研究的本体论和认知论方面的基本假设。本章最后讨论了本文哲学基础可能遭遇到的挑战及其应对。本章的另外一个作用在于为后面的研究设计和具体的研究方法的选择提供了理由。第四章是实证研究的研究设计部分,主要探讨了数据和抽样,量表的设计,研究方法等等问题。本文所采用的量表大部分在过去研究实践中检验过,并根据本研究背景进行了多轮修改,还收集了小样本数据进行了前测。在正式的调研中,本研究使用雪球抽样方法,从武汉各大学选取了339个样本。使用问卷调研方法,本研究收集了关于大学生社会网络特点、认知偏见和创业意愿这三个构建的一手定量数据。第五章展示了前测的结果,并据之对所设计的问卷进行了修改。由于部分子量表未能通过可靠性和有效性检验而必须删除,第四章中根据理论所设定的一些假设无法得到检验,因此,根据前测结果对理论框架和假设进行了微调。第六章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本研究的测量模型的χ2值为120.182,自由度为104,显著性水平为0.133,CMIN/DF=1.156,GFI=0.961,CFI=0.990,RMESA=0.21,测量模型的拟合程度是理想的。该模型的聚合效度、区分效度、法理效度和表面效度均可以接受,表明具有较强的构思效度。通过分析残差矩阵和改进指数,无须对该模型做出调整。在测量模型的拟合度和效度通过了检验之后,本文设定了结构模型,并依据结构模型设定了11个假设。结构模型χ2=159.880,df=108, p=0.001,CMIN/DF=1.480,CFI=0.970,RMSEA=0.038,结构模型拟合度尚可。进一步考察结构模型中各个结构关系的标准系数,发现他们都是显著的,因此不能拒绝假设1-8。为了验证认知偏见在个体社会网络特点和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关系,本研究释放了对三个社会网络特点变量与创业意愿关系的直接关系的限制,让模型估计三个直接关系。修改后的结构模型比较原结构模型拟合程度明显变好。三个直接效应都是显著的,因此不能拒绝假设9-11。但是,增加了三个直接关系后,过分自信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不再显著。对自己社会网络中创业者评价的正面性对创业意愿的间接效应也不再显著。与自己社会网络中的创业者的过去沟通深度能通过控制幻觉的中介从而影响个体的创业意愿。控制幻觉也能中介社会网络对自己创业支持和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结论和启示部分首先结合所设定的五个研究目标,逐一说明了本研究的结论。随后,根据研究结论,为鼓励大学生就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建议:甄别出潜在创业者,提高政策针对性;鼓励与创业者的互动与沟通,提高大学生创业自信;容忍对创业认知方式上的偏见,促进创业意愿的形成;提供创业实习机会,让角色模型影响创业意愿的形成;检测大学生社会网络的支持度,识别出最可能创业者。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缺陷和理论贡献,为未来研究的方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创业经验一定能促进创业机会开发吗?[J]. 科学学研究 2020(02)
- [2].大学生创业机会的来源分析[J]. 智库时代 2019(31)
- [3].基于提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创新创业基础教育核心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22)
- [4].城镇化视域下“拆二代”创业机会开发能力的前置因素及其边界条件[J]. 现代经济探讨 2018(01)
- [5].创业机会共创研究探析[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8(02)
- [6].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创业机会概念跨学科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18(07)
- [7].创业机会、创业风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 韶关学院学报 2018(05)
- [8].新创企业创业机会开发机制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展望[J]. 现代管理科学 2018(09)
- [9].不确定情境下基于启发式的创业机会评价研究[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10].创业机会的识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以伊朵海淘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1].新创企业资源拼凑下创业机会开发模式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1)
- [12].创业能力对大学生创业机会变化规律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1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以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为例[J]. 科技视界 2016(20)
- [14].创业机会从何而来:发现,构建还是发现+构建?——创业机会的理论前沿研究[J]. 管理世界 2016(03)
- [15].创业资源、创业机会开发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研究[J]. 特区经济 2016(11)
- [16].基于经济学与制度学视角的可持续创业机会研究[J]. 管理学报 2015(10)
- [17].专业对大学生主观创业机会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1)
- [18].新形势下四川省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J]. 商 2015(37)
- [19].2020的自然实验[J]. 家族企业 2020(06)
- [20].论引导大学生从生活“痛点”中发掘创业机会[J]. 教师 2019(20)
- [21].微信小程序撬动内容大市场?[J]. 出版人 2017(02)
- [22].民宿大热下的创业机会[J]. 风流一代 2017(12)
- [23].人工智能时代已来,如何抓住创业机会?[J]. 创业邦 2017(08)
- [24].“痛点”视角发现创业机会[J]. 山西青年 2017(17)
- [25].表情包不能只斗图 创业者打造新明星[J]. 创新时代 2017(09)
- [26].社区门店创业机会的崛起[J]. 创业邦 2017(10)
- [27].绿色环保——2009热门创业机会[J]. 报林 2009(02)
- [28].创新创业之创时园[J]. 西部皮革 2020(08)
- [29].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机会研究[J]. 现代农业研究 2020(05)
- [30].“创业机会”之创意引导的教学案例剖析[J]. 中国培训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