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吴春雪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40例,对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做好积极有效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治疗;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211-01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障碍。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便秘[1]。通过临床治疗矫正肠梗阻引起的全身生理失常,解除梗阻。对肠梗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现对我院收治的40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肠梗阻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2.5±2.5岁。所有患者经腹部X线、超声等检查确诊。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粘连松解术治疗30例,肠切除吻合术6例,肠短路吻合术4例。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入院后,应给予患者禁食,胃肠减压,并应做好手术准备。禁用应用止痛剂以防症状被掩蔽。禁止灌肠以防止肠穿孔。妥善固定胃肠减压管,告诉患者及家属不能随意取出胃管,因为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治疗的一部分且为有效措施。对于一般老年人或身质衰弱患者,应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并应及时调查血钾,钠,氯,钙,尿素氮和血气分析。如果有异常情况,快速补充和纠正,为身体创造手术条件。

2.2病情观察与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体温、脉搏、腹痛、腹胀、腹部压痛、腹肌紧张、肠呜音等情况,观察有无排气或排便;观察排尿和呕吐的物性质及量等。如经各项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减轻,胃肠吸出物逐渐减少,肠鸣音恢复正常,并开始肛门排气,全身一般情况也有所改善,表明肠梗阻正在缓解,应继续治疗加以巩固。当出现肠绞窄症状时,立即向医生报告[2]。

2.3术前护理准备

手术之前对患者的基本体征变化进行观察,对于血压平稳患者取半卧位,当有血压和脉博异常情况发生时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术前禁食空腹和进行胃肠减压,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观察腹痛的部位和性质,观察腹胀程度。静脉输液要保持通畅,按医嘱给予每天所需液体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对有严重脱水,酸中毒的患者要根据尿量、比重、pH值调节输液速度。

2.4术后护理

术后回到病房之后,患者体位应保持去枕平卧位,使患者头部保持偏向一侧,以避免口腔内唾液或者呕吐时,呕吐物误吸入气管。硬膜外麻醉后6小时,待血压稳定后应取半卧位,可减轻患者头痛和伤口疼痛症状[3]。对有使用腹腔引流管的患者,注意观察保持引流管畅通,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避免压断,折叠,扭转或滑脱。应定期挤压排水管,对引流液的颜色,数量和性质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工作。应立即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每天更换引流袋以防止引流液逆行而感染。胃肠减压可以在肛门排气和蠕动恢复后停止。

肠功能恢复之前应予禁食、补液,肛门排气后可开始给患者流质饮食,不足液体量应从静脉补充。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检查患者腹部状况及肠鸣音情况。有无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排气,以观察梗阻是否解除。术后可视腹痛情况给予哌替啶(杜冷丁)50~75mg肌注,2次用药时间间隔不少于6小时。加强口腔及呼吸道的护理,特别是胃管拔除前鼓励并协助患者咳嗽、咳痰[4]。离床活动前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双下肢,以防血栓形成。病情平衡争取尽早离床活动,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预防肠粘连,促进胃肠道功能和身体的早日恢复。

2.5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解释工作,稳定其情绪,减轻焦虑恐惧;鼓励帮助病人面对和接受疾病带来的变化,尽快适应病人角色,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特别是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如果出现腹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加,腹壁切口肿胀,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有较多液体伴粪便气味时,应该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协助处理。有发生腹内或切口感染和肠瘘的可能性。

3.结果

所有患者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排气时间(2.5±0.8)天,肠鸣音恢复时间(4.2±1.5)天。住院时间12~22天,平均15.5±2.52天。对患者术后满意度进行比较,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其中非常满意32例(80.0%)满意8例(20.0%),临床总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

4.讨论

对肠梗阻患者做好普通外科的常规护理同时,对患者做好临床护理观察工作,告诫患者及家属胃肠减压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以取得配合。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和治疗肠蛔虫病,不要食用不干净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食用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做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老年及肠功能不全者有便秘现象应及时给予缓泻剂,必要时灌肠,促进排便;如果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及时就诊[5]。

总之,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的护理,为患者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做保证,积极有效地配合医生治疗,做好临床观察和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超群.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134-135.

[2]罗爱萍,梁银连,陈锦坚,等.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6):201-202.

[3]彭亚香.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5(31):150-151.

[4]范杰.消化道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采用程序化护理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205-207.

[5]徐惠琴.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0,21(5):775-775.

标签:;  ;  ;  

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