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的发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人们总是无意识地接触和经历着文化符号和文化现实,但是,人们很少会将自己从无意识的感知文化符号和文化现实的过程中抽离出来,去有意识地探索文化。文化无意识是一个内生的现象,素来受到人文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美国文化学家怀特的概念:无意识也是一个既可用心理学也可用文化学来解释的概念……总的来说,整个文化领域对绝大多数普通人,甚至许多社会学家来说都是一个“无意识”的领域。从一个更为宽泛的程度上来说,只有当受话者更加理解话语的文化内涵后,理解“无意识”本身才更顺利,更有意义,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更是如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社会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制约,是在主体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实现的。如果主体可以有效地利用这种特殊的文化“无意识”现象去理解文化的符号和文化现实,将会对日常的生活和交际大有裨益,尤其是在跨文化的情境中。符号学是当今社会科学中的新兴前沿课题。它既涵盖了语言符号部分,同时又包含了非语言符号部分。并且将语言的使用者从外部环境中置身于一个符号化过程中。我们的概念,语言,交际以及其他的人类活动都要依赖于符号。实际上大量的社会文化现象都符号化的过程。符号学的理论框架以及研究成果都可以应用于像哲学,语言学,文学理论,美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许多学科当中。符号学已经成为了这些学科中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并且为哲学学科的突破性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是现代学术研究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因此,符号学对文化和其无意识研究有着很大的理论相关性和方法论价值。本文试图从各种文化领域来分析无意识的现象,比如饮食,家具以及汽车等领域。所有这些文化无意识现象都会应用符号学的理论来进行分析。这有助于公众将符号同其相应的文化联系起来,并且试图提出一个观念:符号并不仅仅是传达意思。另一方面,文化研究的实际的重要性意义也能够在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管理中得到应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化无意识与跨文化交际[J]. 语文知识 2011(04)
- [2].论意识形态的文化形构[J]. 兰州学刊 2008(06)
- [3].文化无意识:跨文化的深层意识形态机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 [4].新文化运动的宿命[J]. 探索与争鸣 2015(09)
- [5].论文化无意识及其临床心理治疗的意义[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6)
- [6].再论历史流传物——文化实践解释学阅读札记之二[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7].中国中产阶级文化认同的培育[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8].论文化无意识的双向去殖民化[J]. 学术界 2020(04)
- [9].论后殖民知识分子——重读赛义德《知识分子论》[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0].基于服饰的不同历史时期网球文化意蕴解读[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4(13)
- [11].试论《纳尼亚传奇》文学地理的建构及其意涵[J]. 中国儿童文化 2011(00)
- [12].从文化无意识角度谈电影《刮痧》中的法律冲突[J]. 电影评介 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