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连续降低基准利率。当短期名义利率已接近于零时,以利率调节为主的传统货币政策已然失效,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在此之际,美国、欧盟、日本等国纷纷祭出量化宽松牌,通过大量购买长期债券、资产抵押证券,以及对金融机构进行信贷干预等非传统货币政策操作,向经济中注入大量流动性,试图修复失灵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走出“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四年来,在稳定金融市场秩序、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恢复金融机构信贷渠道等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当国内实体经济无法容纳这部分过剩的流动性时,就会产生了较强的“流动性溢出”效应,对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系统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溢出渠道,对新兴市场国家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新兴市场国家中央银行应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美国、欧盟、日本等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四年来该政策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论述,并比较了各国政策之间的异同。随后,本文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溢出渠道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指出该政策带来的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不仅炒高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而且在套利套汇预期的影响下集中涌向了率先复苏的新兴市场国家,对其金融系统稳定、物价水平上升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在越来越多的国际“热钱”涌入我国的背景下,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了应对方法——“池子理论”,即将流入的“热钱”放入外汇储备这一“池子”中,并进行规模相当的冲销操作,以减轻货币供给被动增加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在实证部分,本文采用面板VAR模型比较深入地研究了自2008年11月美国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其“流动性溢出”效应对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等金砖五国物价水平波动造成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美国采用的量化宽松政策引发全球流动性过剩,不仅导致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而且对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造成了输入型通货膨胀。同时,由于美元泛滥引发的贬值预期以及新兴经济体的率先复苏,使得国际投机资本纷纷流向新兴经济体,造成该国国内货币供应量被动增加,压缩了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空间,对通货膨胀的加剧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对我国央行货币冲销操作有效性的检验中我们发现,无论是理论效果还是实际效果,央行的冲销操作都能起到平抑通货膨胀的作用,但是由于本期的冲销操作意味着未来规模更大的货币投放,且随着冲销规模的增大,冲销操作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并不具有可持续性。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在最后部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继续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达到降低大宗商品需求的目的;积极参与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过程;改变我国对于国外资金“宽进严出”或“只进不出”的传统观点,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率先走出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积极推动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作为结算方式;逐步放开对金融资本项目的管制,允许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业务,并有计划地推进人民币利率、汇率市场化;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控,在严格控制国际“热钱”流入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热钱”的流出。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论文; 流动性过剩论文; 热钱论文; 货币冲销操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