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火炬”计划最集中的载体,充分发挥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处于一个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的转折时期,面临着由“一次创业”向“二次创业”的转型和过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明显地显现出创新资源的聚集优势的同时,存在园区主导产业不明显、区内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竞争力不强,政府支持力度弱化等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具备长期的竞争优势,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产业集群加快了企业之间交易手段和交易规则的创新,并间接促进了企业在生产技术、组织方式方面的创新,创造了新的更高级形态的企业资源和区域资源,成为企业竞争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区域竞争优势新的来源。因此,研究通过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来实现“二次创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竞争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价值。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以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和园区竞争力为研究目的,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现状、特点和影响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要素,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以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为主线,对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辅助要素及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的指标体系,算法模型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实证对象,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创新点:(1)系统地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通过培育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次创业”的研究思路。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产业集群加快了企业之间交易手段和交易规则的创新,并间接促进了企业在生产技术、组织方式方面的创新,创造了新的更高级形态的企业资源和区域资源,成为企业竞争力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区域竞争优势新的来源。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状况和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园区不同产业形成产业集群的关键因素,系统地提出通过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来实现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二次创业”,明确指出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二次创业”的根本路径。(2)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和辅助要素进行全面分析。本文在深入研究现有涉及产业集群和竞争力等方面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各产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该模型将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和竞争力的各项复杂的要素细分为6个关键要素和1个辅助要素,6个关键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机构和同业竞争,政府,外部投资,1个辅助要素为机会要素。模型中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能够反映产业集群中各企业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因素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中各项因素的动态模型。该模型与波特的竞争优势分析模型不同的是,它充分考虑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外部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和竞争力获得所起的作用,使模型不仅更加适用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的实践,而且能够更加全面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各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3)依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各项影响因素,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指标体系。论文依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的两级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依据模型分为七项;在确定指标体系的设立原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各产业的产业集群特点和企业发展特点等,通过深入分析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和竞争力的各种因素,确定了24项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可用于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测算,以利于分析和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实现的路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4)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和指标体系,对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实证研究。论文以西部地区最大的国家级科技产业园—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实证研究对象,按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生物医药、软件航空、半导体、电信设备、新材料、机械制造七个产业的二级指标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搜集、统计和数据处理。在此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模型,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提升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体竞争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述,并以软件产业发展为例,提出了促进软件产业集群发展,提升软件产业竞争力的策略。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波特竞争力模型的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J]. 特区经济 2016(09)
- [2].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J]. 广西教育 2014(35)
- [3].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的内涵与建构[J]. 人才资源开发 2008(01)
- [4].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模型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 2008(10)
- [5].高校转型背景下三本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模型分析及对策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6(09)
- [6].基于制造业的质量竞争力模型构建与评价[J]. 科技管理研究 2010(24)
- [7].基于五竞争力模型的高职院校竞争状况分析与系统创新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2(12)
- [8].国产手机企业波特竞争力模型分析[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4)
- [9].企业质量竞争力模型研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8(01)
- [10].服务型制造质量竞争力模型构建与评价[J]. 制造业自动化 2015(02)
- [11].基于马田系统的服务业企业质量竞争力模型构建与评价[J]. 商业时代 2013(04)
- [12].基于波特竞争力模型的宝洁竞争策略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0(36)
- [13].基于五要素竞争力模型的军队医院战略竞争环境分析[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01)
- [14].基于隐性知识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J]. 情报资料工作 2010(01)
- [15].城市综合竞争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 系统工程 2009(04)
- [16].基于技术与成本曲面积分的船舶工业国际竞争力模型研究[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09(05)
- [17].基于职业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模型构建[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08)
- [18].北部湾经济区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模型[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3(06)
- [19].通信高校核心竞争力模型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3)
- [20].横向模块联结下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J]. 综合竞争力 2011(03)
- [21].恢复力与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6(04)
- [22].区域性民族医药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及提升战略研究——基于三家中国区域性龙头企业的实证对比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0)
- [23].基于竞争力模型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析[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9(05)
- [24].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快递物流竞争力模型构建[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09)
- [25].全国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的比较及启示[J]. 杭州科技 2018(03)
- [26].山西省煤炭企业人力资本与核心竞争力模型研究[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2)
- [27].波特竞争力模型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2(11)
- [28].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模型研究[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9].波特竞争力模型战略管理中的应用[J]. 营销界 2019(02)
- [30].微观视角下市场化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分析[J]. 西部金融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