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试验以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应用细胞培养技术、MTT检测法、免疫SPA菌体花环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雏鸡应用益生菌及其联合IBD疫苗和IBD强毒攻击后,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其数量和IL-2和IL-2R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旨在全面系统揭示益生菌及其联合IBD疫苗对雏鸡外周血液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益生菌研发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实验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雏鸡饲喂益生菌后,其外周血液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于411天均明显增强(P<0.05或P<0.01);益生菌I组和益生菌II组雏鸡外周血液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分别于饲喂后711天和111天显著高于对照雏鸡(P<0.05或P<0.01)。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数量和血清IgG、IgM、IgA含量较未饲喂益生菌的对照雏鸡不同程度增加。表明雏鸡应用益生菌后,其外周血液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明显提高。2.雏鸡IBD疫苗免疫后,试验雏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淋巴细胞数量和血清IgG、IgM、IgA均明显高于对照雏鸡,其中,益生菌联合IBD疫苗免疫雏鸡又较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不同程度升高,表明益生菌与IBD疫苗联合使用能提高机体外周血液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可见益生菌增强了外周血液对IBD疫苗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发挥了免疫增强作用。3.益生菌联合IBD疫苗免疫雏鸡后,其外周血液IL-2和IL-2R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雏鸡和IBD疫苗单独免疫雏鸡,表明益生菌和IBD疫苗均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活化,促进IL-2和IL-2R mRNA表达,使外周血免疫调节功能增强,其中益生菌联合IBD疫苗雏鸡免疫效果最明显,可见益生菌能促进细胞因子IL-2和IL-2R的免疫调节功能。4. IBD强毒攻击后,试验雏鸡外周血液T、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淋巴细胞数量、IL-2和IL-2R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雏鸡,其中,益生菌与IBD疫苗联合使用效果明显,可见,益生菌不但能提高外周血液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还能增强外周血液对IBD疫苗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分泌大量细胞因子和特异性抗体,增强IBD疫苗免疫效果。5.上述各免疫指标益生菌II组又略高于益生菌I组,说明益生菌II组的免疫增强效果优于益生菌I组,可能是由于益生菌II比益生菌I含有更多的芽孢杆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信教育对IB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18)
- [2].英夫利昔联合美沙拉嗪治疗IBD效果及不良反应[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01)
-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新特点及中草药防治[J]. 西藏科技 2010(08)
- [4].IBD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前景[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19)
- [5].我国产业高新区向产业商务区(IBD)转型的新趋势[J]. 中国高新区 2011(11)
- [6].IBD地方流行株油乳剂灭活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J]. 畜禽业 2011(02)
- [7].复方中药治疗鸡IBD的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4)
- [8].肠道菌群及饮食对IBD的影响[J].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20(04)
- [9].中药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0(06)
- [1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J]. 中国畜禽种业 2009(11)
- [11].加味黄连解毒汤防治IBD及对雏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15)
- [12].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吉林医学 2020(02)
- [13].IBD分子佐剂靶向提呈亚单位疫苗重组载体的构建与表达[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3(02)
- [14].白芍总苷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IBD模型小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8)
- [15].美沙拉嗪控释剂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国保健营养 2012(18)
- [16].肠黏膜通透性增高与IBD、IBS发病机制和脾气虚关系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1)
- [17].基于混合患病兄弟对IBD数据的连锁分析[J].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2011(01)
- [18].同源相同(IBD)定位在QTL精细定位中的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学报 2010(02)
- [19].一种处理混合患病兄弟对IBD数据连锁分析的方法[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09(03)
- [20].TLR/IL-1信号的负性调控因子在IBD中的作用[J]. 江西医药 2010(07)
- [21].褪黑素受体表达与褪黑素对IBD、IBS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0(04)
- [22].PPARγ:一个IBD治疗的新靶点[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8(04)
- [23].从长链非编码RNA角度探讨针灸治疗IBD的效应及调节机制[J]. 世界中医药 2017(02)
- [24].IBD专病门诊在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中的价值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02)
- [25].探讨健康教育对IB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J]. 中国卫生产业 2016(32)
- [26].腹部超声检查在IBD早期诊断及活动性评估中的价值[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26)
- [27].聚焦解决模式对IBD缓解期病人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7(07)
- [28].IBD患者对14种食物不耐受性的分析及其饮食干预的效果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03)
- [29].乌骨鸡转移因子消除IBD疫苗引起的免疫抑制的研究[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03)
- [30].Notch-mTOR信号介导的免疫反应与能量代谢轴:中医药预防IBD复发的可能关键[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