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人性论再探 ——从心性发展史的角度看先秦人性论

先秦人性论再探 ——从心性发展史的角度看先秦人性论

论文摘要

学界对中国古代人性问题的论述千余年来一直囿于人性善、人性恶等派别的争论纠缠中。自孔孟降及宋明儒家,对人性论的派别认识几乎形成一种学术定势,这种定势一直延续到现在。论及人性问题,学者对学派的划分从不逾矩,包括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教材都沿用此说。笔者认为,千余年来,学界对人性论问题的解读有失偏颇,孟子、荀子等人对人性的论述并不代表他们认为自己归属于“性善派”或“性恶派”,他们所强调的只是人性修养中的一个侧面,或说有所侧重。重新审视古代人性论问题,揭示人性论问题的本原,已成为传统哲学研究中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李晓春、周炽成等人对荀子人性论的质疑,以及其他学者对之的回应,则再次标明了学界对人性论学说的重新思考,他们的争论,也是人性论发展的必然。本文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学界的“孟子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进行辨析。我们认为,孟子既非纯粹的性善论者,荀子也非纯粹的性恶论者。先秦人性论对于人性的认识自孔子始,便已开启了对人性的抽象与具体的二元划分,至孟子和荀子时,这种二元划分的痕迹愈来愈明显。第二部分主要是以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为例,分别分析二者人性论思想中二元划分的论辩过程和论证结果,并得出中国古代的人性论自孟、荀始即已开始了对人性二元划分的结论。第三部分则主要通过宋明儒学的代表人物张载、二程、朱熹及王守仁等人对人性的二元划分及其进一步的演绎发展,从而得出宋明儒学的性二元论有其自身矛盾,至于这样的矛盾要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得以解决,仍是当代儒学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先秦"人性论"之本旨
  • 1.1 古代先哲对经验人性的质朴架构
  • 1.2 孟子性善论之辨
  • 1.2.1 孟子非单独的性善论者
  • 1.2.2 孟子性善论论证的不充分性
  • 1.3 荀子性恶论之辨
  • 第二章 孟子与荀子人性论之辨
  • 2.1 孟子、荀子对人性之善的肯定
  • 2.1.1 孟子对人性之善的肯定
  • 2.1.2 荀子对人性之善的肯定
  • 2.2 孟子和荀子对人性之恶的认识
  • 2.2.1 孟子对人性之恶根源的探索
  • 2.2.2 荀子人性恶的理论渊源
  • 第三章 人性二元论的理论困境及断想
  • 3.1 董仲舒至韩愈之间的人性论观点
  • 3.2 宋明理学对人性论的改造及其人性论的理论困境
  • 3.2.1 张载对人性论体系的二元重构
  • 3.2.2 二程对性二元论的进一步完善
  • 3.2.3 朱熹对人性论体系的进一步深化及其理论困境
  • 3.2.4 王阳明四句教对先验人性的再创造
  • 3.3 牟宗三先生对人性"创造之真几"的发挥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先秦人性论再探 ——从心性发展史的角度看先秦人性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