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基于GDP的城市抗震减灾资源配置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作者: 于山
导师: 郑丕谔
关键词: 城市,抗震减灾,资源配置,决策与分析
文献来源: 天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抗震减灾的实践表明,城市抗震减灾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震后成功地实施救援与恢复重建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唐山大地震的经验教训为实践基础,利用投入产出法、神经网络法、统计分析法、地震危险性分析法和数学解析法等,开创性地探讨了城市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方法、决策与分析。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探讨了城市GDP与自然灾害造成的资源损失的关联性。提出了城市GDP越高,越要加强城市灾害管理,越要提高抗震减灾资源合理投入的新观点。以唐山市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城市GDP的地震灾害易损性分析。建立了三层BP神经网络城市劳动力资源震害损失预测模型,以20次严重地震灾害为样本,探讨了影响劳动力震害损失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减少城市人口密度,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是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的关键要素。2.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GDP与地震灾害资源损失的关系。分析了三种震后城市GDP降低模型,延伸了发展曲线相交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对城市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有重要实用价值。确定了城市GDP与地震烈度的关系,明确了地震强度对城市GDP的影响。3.依据资源论的基础理论,给出了城市抗震减灾资源的定义。并以唐山大地震震后救援与恢复重建的抗震减灾资源及其配置为实践基础,分析了各种抗震减灾资源的特点、功能与配置原则。总结了唐山大地震后合理配置抗震减灾资源的重要经验与教训。4.利用唐山大地震后对2市(唐山市、秦皇岛市)、14个县、472个乡镇、7772个自然村震害的实际调查数据,分析了唐山大地震的主要资源损失,绘制了人员震亡率与房屋倒塌率的地域分布。总结了唐山大地震抗震减灾资源的组织、调拨、配置的方法与经验。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途径。分析了唐山市丰南区的地震断裂带、唐山大地震时的震害、各类地质地段的分布以及各乡镇近年的GDP,提出了该区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完善工业布局的建议。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和普遍的实用价值。5.分析了抗震设防水准在城市抗震减灾中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城市GDP的关系。提出了唐山市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确定了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分析方法,并以近年唐山市的社会经济指标、工程造价、住宅建筑地震震害破坏概率与损失估计为依据,进行了唐山市住宅建筑抗震减灾资源优化投入的决策分析。为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决策分析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源于实践,高于实践。为决策城市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方法与经验。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唐山大地震抗震减灾的经验教训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GDP与抗震减灾的关联分析
2.1 GDP的主要功能、特性与结构
2.2 城市GDP 与抗震减灾的关联性
2.3 影响GDP 的主要因素
2.4 劳动力震害损失对城市GDP的影响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GDP的城市地震灾害损失
3.1 概述
3.2 地震危险性
3.3 城市建(构)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
3.4 地震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
3.5 地震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
3.6 总经济损失
3.7 城市GDP 易损性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抗震减灾资源
4.1 概述
4.2 人力资源
4.3 物资资源
4.4 技术资源
4.5 时间资源
4.6 城市生命线资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际震害调查与抗震减灾资源的合理配置
5.1 唐山大地震实际震害调查
5.2 唐山大地震的主要资源损失
5.3 震亡率地域分布(等地域震亡率线)
5.4 房屋建筑倒塌率的地域分布(等倒塌率线)
5.5 唐山大地震抗震减灾资源配置
5.6 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途径
5.7 抗震减灾资源配置的调整
5.8 丰南区抗震减灾资源配置的建议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唐山市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分析
6.1 抗震设防水准
6.2 城市抗震减灾资源配置的决策原则
6.3 决策分析方法
6.4 唐山市抗震减灾资源合理配置的决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本人为主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完成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7-10
相关论文
- [1].城市局部地震灾害危害性指数(ULEDRI)及其在上海市的应用[D]. 杨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0
- [2].中国灾害综合管理机制构建研究——以风暴潮灾害为例[D]. 赵领娣.中国海洋大学2003
- [3].城市地震灾害风险分析与应急准备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D]. 吴新燕.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
- [4].小城镇灾害数字仿真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D]. 冯凯.中南大学2006
- [5].城市防灾减灾设施选址模型与战略决策方法研究[D]. 陈志宗.同济大学2006
- [6].基于工程地震风险评估的巨灾债券定价模型[D]. 陶正如.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
- [7].建筑物的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研究及基础设施经济损失预测方法探讨[D]. 胡少卿.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7
- [8].城市防灾减灾规划研究[D]. 徐波.同济大学2007
- [9].城市居住区抗震防灾规划的研究与应用[D]. 庄丽.中国海洋大学2007
- [10].城市承灾能力及灾害综合风险评价研究[D]. 张明媛.大连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