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毛红利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毛红利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培养兴趣;能力;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在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到底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

一、阅读教学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是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的动力源泉,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强大推手,何愁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要在阅读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工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首先,要让学生多读,如果学生没有进行充分地读,则教师一味的讲授、分析,然后让学生记住阅读结论,长时间如此,学生便会索然无味。其次,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再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阅读经验融入阅读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阅读体验,当这些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互相碰撞时,既可以碰撞出新的阅读感悟同时也可以丰富阅读感悟激发更多的阅读乐趣。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只要喜欢阅读,其他的事情也会随之迎刃而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二、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品质

阅读品质是指阅读行为、阅读作风上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等的本质,它包括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感受、理解和体验等方面,是阅读的重要构成因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此,要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积极促使学生阅读品质的养成。

首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完成阅读目标的根本保证。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循序渐进,不放松任何细节,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能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在小学阶段,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主动克服阅读困难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及勤于阅读的习惯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自己去读书并大有所获。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花钟》一课,学生对花不太熟悉,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其中新奇、有趣的知识或现象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其能乐于阅读。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在应用于时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

其次,要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应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的感人之处,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收获自己的独特感受。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己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竭力让学生接受阅读的结论。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这种缺失阅读主体的阅读过程在现行阅读教学大量存在。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文本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用课件播放桂林的风景影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和水的静、清、绿的特点。学生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生动与形象。接着再引导学生交流对文本的阅读感受,内容和形式不限,学生自由选择。善于绘画的同学通过简笔画来体现桂林山水的美;喜欢朗读的同学通过朗读其中的一段话来展示桂林山水的美;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通过“当小导游”,来赞美桂林山水的美……这样,教师把原来要由老师讲解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形式多样、自主生动的交流活动,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创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感受到阅读独特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珍视个体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创造的精神才不会被扼杀,才能促使学生阅读品质的养成。

三、阅读教学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概括而言,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方法是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等方法的整合。从《语文课程标准》对略读、浏览的叙述来看,是把它们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来定位的。《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分别提出了学习略读和浏览的要求。课标要求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略读、浏览,到初中阶段要达到熟练运用,这就显示了略读和浏览在语文课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也可说略读和浏览是阅读教学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略读和浏览。传统的阅读教学一直都强调精读,也比较注意朗读和默读,但往往忽略了略读和浏览。仅靠课堂教学中有限的阅读,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需要一定的阅读量做支撑。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不仅是阅读方法的扩展,目的就在于扩大阅读范围,扩大阅读量。

“略读”和“浏览”都是粗略地大致地读。按照一般的理解,略读是侧重于主要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是粗知文本大意;浏览是侧重从阅读材料中找所需要的内容或关键信息。它们的优势在于快速捕捉信息,并对信息做出判断并进行处理。为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是否掌握略读和浏览直接制约着搜集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这些基本阅读方法的培养。教师要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略读和浏览的培养,并让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实践,尤其是要在课外阅读中运用略读和浏览。

总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不懈努力,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实质内容及要求,不步入阅读教学的误区。加强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品质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努力开创阅读教学的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3]李桂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教材与教法,2006.

(作者单位:河南省宝丰县教师进修学校467400)

标签:;  ;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毛红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