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繁荣”之后(论文文献综述)
王福军[1](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指出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段飞利[2](2020)在《页岩油革命的媒介报道框架研究 ——以《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为例》文中提出2008年以来的页岩油革命似乎已经被完全认为是归属于美国的具有民族意义的革命成果。它是人类能源史上的一次重要的能源生产变革事件,对能源价格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国际能源价格在2013年左右所以从历史高锋跌落,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页岩油技术在美国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所带来的巨大威力。同时,它的出现也使全球的能源格局出现了重要变化,使美国逆转成为全球能源生产大国。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页岩油革命开始于2008年左右,当时油价接近每桶150美元,美国面临着长期的能源短缺和对沙特阿拉伯以及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等不稳定产油国的依赖1,出于摆脱进口依赖和实现能源独立的考虑,美国开始大力推行页岩油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商业化。事实上,页岩油革命的发展的历程早已伴随着页岩油产生甚至是石油产生的始终。中美两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对此页岩油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对页岩油问题的关注在中国最初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页岩油乃至页岩气在中美两国的演变也经历了鲜为人知的蜕变过程,尤其是在页岩油形成的早期。页岩油革命的成功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石油价格存在必然的互动性,但是两国曾经几乎同时孕育了页岩油革命成功的土壤,因而,页岩油革命的发生并不能简单的被认为是美国的一项具有民族性的革命。页岩油革命的过程从本质上是页岩油技术的商业化变革的过程,其中牵涉的不仅是能源价格,还与大众媒介的利益和受众舆论的广泛参与密切相关。从产品名称的模糊转化到开发技术的游离不定,页岩油本身其实存在着很多技术性的“缺陷”,在逐渐实现商业化变革的过程中,页岩油技术曾被媒介从截然相反的角度进行了解读,吹捧者赞誉页岩油革命是改写美国能源历史的神话,批评者则认为它不过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一场骗局。有趣的是,这种争论至今仍然呈现了毫无终止的迹象,而页岩油技术也在激烈的舆论批判中,逾渐成熟,甚至被广泛认为是具有一定创新性质的能源革命。不论是负面批判,还是正面引导,页岩油技术的在商业化推广过程中离不开媒介的广泛参与,面对大众媒介的种种“责难”,存在天生“缺陷”页岩油技术不仅没有早早“夭折”,反而能够在美国大获成功,并且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其颠覆市场的商业化价值。这种不可思议的蜕变过程体现着普遍和特殊的政治经济学规律,也蕴含了与大众传播媒介相关的传播学规律。笔者发现,页岩油革命发生在美国而不是中国,除了与本国一定的政治经济背景和能源政策有关,同时也与大众传播媒介架构的不同的媒介框架存在重要的联系。从传播学意义上看,与其说页岩油革命是一场能源产业的技术神话,倒不如说它是一场传播学领域的媒介神话。围绕着页岩油革命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演变过程问题,通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运用新闻学的媒介报道框架研究方法进行解读,将会对能源领域的传播学研究者给予一定的启迪,并对今后跨传播学和能源经济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本论文以中美两国两家具有代表性的报刊《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的报道为分析样本,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大众传播媒介从不同的侧面塑造了推进页岩油技术的商业化变革媒介框架,其中,《纽约时报》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架构了页岩油革命的媒介框架,而《人民日报》从经济发展、改革和国际合作三个面架构了页岩油革命的媒介框架。进一步的分析对比,笔者发现了媒介和舆论争议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媒介对于页岩油技术成熟性的态度和倾向性的反差。另外,媒介本身的成熟性和局限性也是制约和造成其架构页岩油革命框架的不同的原因,这样的不同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页岩油革命的发展进程。页岩油技术蜕变和革命过程中牵涉的另一项重要利益和价值体便是能源价格,而通过对页岩油的报道的进行不同倾向性的架构,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对能源价格的走势起到一定的制衡和修正作用。笔者发现,也正是基于中美两国的大众媒介在新闻报道中的不同侧重以及不同的报道倾向,以及循环往复的量化和集中性报道,才使页岩油技术在本国的商业化之路最终驶向了不同的方向。
胡静[3](2020)在《《从郁金香到比特币:大宗商品市场上创造财富和失去财富的历史》(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商品与货币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随着时代的更迭一直在发生变化。全球经济互联互通愈发增强,新的经济现象产生的影响也更为广泛。瑞士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托斯滕·丹宁于2019年出版了首部英语着作《从郁金香到比特币:大宗商品市场上创造财富和失去财富的历史》,讲述了近四百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大宗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发生的主要的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揭示了主要市场事件背后的真实原因,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本书为经济学方面的通俗文本,其叙述风格和用词选择兼具经济学文本和文学文本的部分特色。在基于目的论的理论基础上,译者先后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和篇章层面探讨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包括经济术语和外来词的翻译,长短句的翻译以及如何实现语篇层面的连贯。本报告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任务描述、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结论。任务描述部分介绍了所选文本及其作者、文本特点及研究意义;过程描述主要介绍了译前准备工作和时间安排等;案例分析部分探讨了目的论的翻译理论并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办法;而第四部分总结了此次翻译实践中关于经济学文本翻译的感悟。
杨玉龙[4](2019)在《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是现代人类社会最为稳定的人群共同体之一,民族政治对于当代世界有着重要影响,民族问题关涉相关国家政治稳定与族际和谐,与地区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密切的内在关联。中东地区自古至今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民族共同体,其中较为特殊的是非国家主体民族的库尔德人,库尔德民族对于寻求其民族权利平等化与库尔德自治等政治诉求构成了中东库尔德问题的重要内涵。自奥斯曼帝国晚期以降,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的雏形诞生于帝国中心城市和库尔德斯坦部落社会,自此出现的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发展进程对现当代中东国际政治和相关国家政治稳定等产生了多层面影响。因此,对于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运动历史与现实进程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其考察和研究立足于历史问题,并且要关照当代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演进。本文以中东库尔德民族政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代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起源和发展作为研究起点,分述中东四国库尔德民族运动发展与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内部发展动力和对外关系,分析中东国家库尔德政党间的内在政治关联和相互影响。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在以历史学为基础研究方法的同时,审慎地借鉴政治学、民族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为本文的论述和阐述创造更加客观和中立的立论基础和研究视角。本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和结论主要论述研究缘起和研究观点。正文由六章组成,主要论述了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运动的三个主要问题:早期库尔德民族主义与库尔德民族运动产生、现代库尔德政党创立与政治演变、当代库尔德政党的政治转型及其政治理念。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奥斯曼帝国晚期及其解体前后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在帝国内部的孕育与产生。本章认为,奥斯曼帝国中心城市的库尔德民族主义知识分子、部落贵族家庭和库尔德政治活动家是第一代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创始者和传播者,为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奠定了历史基础。第二章分阶段论述了土耳其建国初期的库尔德民族运动,以及库尔德民族运动在共和国政治中的复兴进程,重点论述了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意识形态及其游击战争,以及土耳其政府应对库工党问题采取的多重策略。本章认为,土耳其建国后凯末尔政府制定的“一族一国”国家建构模式及其实行的土耳其化政策是引起库尔德民族运动抗争和复兴进程的根本原因,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及其激进政策和行为手段是对土耳其政府民族同化政策的激烈反抗。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土耳其库工党政治转型以及库尔德和平进程产生、发展及其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章认为,厄贾兰被捕宣告了库工党游击战争和军事政策的失败,库工党进入政治转型期,并形成了扁平化和伞状化的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组织,实现了库工党政治体系、组织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整体转型。同时,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执政后在政治和法律层面承认了部分库尔德民族权利,2009年后打开了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大门。但是,库尔德和平倡议并未形成实质性政治共识,双方的关键性政治分歧以及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的地区形势变化导致库尔德和平进程暂时搁浅。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现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起源,以及伊拉克库尔德政党运动演变进程的早期阶段。本章认为,20世纪40年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进入政党化时期,巴尔扎尼家族的部落主义权威与现代库尔德知识分子群体的政治结合生成了伊拉克库民党。50至80年代期间,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主要存在两个主要矛盾,其一是库尔德政党与伊拉克政府之间民族和解进程的失败及其军事冲突;其二是伊拉克库民党和库爱联党之间的民族政治分裂与相互内耗,这些因素导致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陷入低潮期。第五章主要论述了1991年以来伊拉克库区自治与政治体系建构,以及当代伊拉克库区政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章认为,1991年海湾战争为伊拉克库区自治创造了历史性条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的新伊拉克联邦制建构为伊拉克库区政治体系合法化和一体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全面支持,由此,伊拉克库区历史性地产生了高度自治的政治体系。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叙利亚和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和现状问题,其中侧重于研究和阐释当代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格局,以及目前西库尔德斯坦自治相关问题。本章认为,叙利亚危机的全面爆发和发展进程是叙利亚库民联党政治方面崛起的主要因素,厄贾兰的民主邦联主义思想和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政治指导是叙利亚库民联党的主要政治理念和实施其罗贾瓦自治的政治和思想基础,目前北叙利亚联邦的政治前景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在上世纪40年代曾一度成为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中心,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传统伊朗库尔德政党走向衰败化和分裂化,新兴政党政治影响力有限。总之,本文以中东库尔德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为中心,以纵向历史演变脉络和横向案例分析论述了一系列关于现当代中东库尔德民族运动和库尔德政党运动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
陈小迁[5](2019)在《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文中提出冷战后乃至20世纪中后期以来,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并充分发挥治理能力是世界各国所追寻的主要发展目标。海湾君主制国家(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巴林、阿曼)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起于20世纪初期沙特现代民族国家建立。随着石油财富的涌入以及60、70年代英国殖民者逐渐退出海湾地区,各酋长国的治理任务也由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转向发展和完善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历经数十年发展,海湾君主制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理成果,它们大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富足、社会康乐。然而,在繁盛表象之下,海湾诸国的国家治理正处在十字路口之上,旧有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越发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以往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引发了诸多治理矛盾。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只有坚定推进国家治理变革,切实提升治理能力,解决遗留的治理顽疾,持续推进国家发展,才能应对新时期的多重挑战,辩证地抓住利好机遇,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治理理论学派众多,至今尚无普遍认可的理论范式。鉴于此,本文以客观情况为基础,站在国家层面的治理视角,采取国家发展史与治理理论相互结合的方法,从20世纪初期以来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演进历程出发,探讨并总结符合海湾诸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成果、问题及转型路径。为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本文选取沙特阿拉伯和巴林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为研究中心,文中仍然会少量涉及并论述海湾君主制国家共有的治理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主要构建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四个方面,并且治理演进与变革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多重影响。因此,本文共分七部分,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由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治理变革机制五章所构成,以求对沙特与巴林的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体系性地研究。导论阐述了研究缘起、中外学术史、论文研究方法、治理理论辨析及研究框架,并且对20世纪以来的沙特与巴林国家治理演进脉络做简要梳理,以明晰它们的国家治理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结语部分首先判析了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模式,并且分析了新时期沙特、巴林国家治理的变革情况,存在的改革悖论,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第一章探究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问题,分别从国家治理的政治制度、权力核心构成、协商民主与立法权力、治理的行政体系与能力四个方面,对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体系构建及问题加以阐述。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系较为完善,关键在于治理效能较为低下,制度性矛盾与传统治理观念限制了政治治理的高效施行。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治理问题,涉及海湾国家的经济治理特征、国家与市场关系、国家经济治理战略这三个主要问题,着重阐述了它们的经济治理基础、成果、问题及未来变革方向。在国家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市场的治理地位较低且能力较弱,无法实现国家与市场的协调发展,导致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治理的执行力、顺应力及市场活力均有明显的不足,需要着力调整。第三章以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治理为主题,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湾诸国中社会结构的演变及特征,对沙特和巴林的国家与社会治理关系的变化情况,特别是“食利契约”下的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加以探讨。此外,本章还就海湾君主制国家社会治理中存在的妇女权利、社会整合、贫富差距、部落认同、个体诉求、移民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社会治理是一个体系性工程,需要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调整社会治理政策,捋顺社会与国家及各群体间的关系,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第四章以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宗教文化治理为研究中心,对海湾君主国的宗教文化治理加以分类,并且概括分析各自的治理特征,对多种思潮冲击下的官方宗教文化治理政策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探讨。文中认为,沙特和巴林对于非官方宗教文化群体严格管控的治理手段,加大了民众的逆反情绪,加之海湾地区什叶派的跨国教派认同,以及伊斯兰复兴主义甚至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沙特、巴林等国宗教文化治理方面的多重矛盾与冲突,威胁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第五章分析了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从20世纪初期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以来治理演进的动力机理,认为经济、文化及政治因素是治理发展的内部动力,海湾君主国的治理变革风潮具有传导效应,同时变革的方向与速度受到地区大国的严格管控。此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促进”政策使海湾君主制国家承受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压力,但出于铁杆盟友关系,美国对海湾君主国采取了与其他中东国家“区别对待”的保全政策。总体而言,沙特、巴林等国家的治理演进中存在变革与停滞、体系性改革与局部性改革、精英引导与民众行动等七组关系。概而言之,本文以国家治理的四个构成要素以及治理嬗变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焦点,选取沙特阿拉伯与巴林为典型研究对象,在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发展的一系列事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起分析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框架,试探性地总结并评价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同时为其治理变革找寻出路。
祝佳怡[6](2019)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汽车产业发展成为此时期美国支柱产业之一,美国汽车销量及出口量都排名世界前列。美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本就处于上升阶段的经济社会有着深远影响,汽车不仅提升了美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并对美国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汽车产业的发展、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经济及其二者的关联性。并为汽车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变革及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历史借鉴。本文的概要结构为:第一章详细梳理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在一战后美国经济迅速腾飞,美国民众经济水平的提高为汽车产业带来市场,同时汽车的发展离不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本章从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管理技术革新四个方面梳理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第二章主要论述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的新发展。汽车制造业对于20年代的经济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运用大量统计数据从产值、规模等角度介绍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并通过对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克莱斯勒公司变革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汽车产业的新发展。第三章详细论述20世纪20年代汽车产业的产业效应。汽车产业之所以成为经济支柱,不仅因为汽车产业本身发展快、规模大、产值多。更重要的是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其他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本章从汽车上游产业及下游产业角度入手,逐一阐述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对其上游钢铁、石油、玻璃及橡胶业带来的影响及汽车产业对其下游服务业、广告业、无线电业等行业的推动。第四章重点论述此时期汽车产业对美国国民经济的影响。20年代是公认的美国经济大繁荣时期,汽车产业更是被认为美国经济繁荣两大支柱之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美国经济的兴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章先以数据说话,从消费、投资、净出口、政府支出四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了汽车行业对美国GDP的影响。后重点论述汽车产业对构成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运输业的推动及积极作用。最后从超前消费、贫富差距、产业结构不平衡等方面入手,论述此时期汽车对美国经济的负面作用。
李鸿美[7](2019)在《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文中指出美国的公共土地是指所有权、处理权和管辖权归联邦政府的土地。在早期美国历史上,通过东部各州的土地让渡和领土扩张,公共土地的规模日趋庞大。公共土地问题贯穿着美国的发展进程,既见证了美国的历史,又承载着美国的未来。公共土地制度是指国会通过一系列土地法令形成的有关公共土地所有、占有、支配、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的体系,对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1862~1935年是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重要转型期,这段时间是美国根据西部自然条件不断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调整并逐渐走向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历史阶段。怀着将西部荒野改造成世界花园的观念,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以吸引移民鼓励定居为导向的公共土地制度的确立。由于当时美国社会对西部的自然环境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该法令试图将适合东部的土地制度强加于西部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不仅引发了土地投机的泛滥,而且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此后几十年的时间内,国会不断对其做出调整以适应西部的自然状况。本文以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美国如何改革公共土地制度以应对西部独特而复杂的自然环境。首先,国会根据西部干旱的气候状况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了调整。当美国社会意识到西部干旱的自然特征之时,一些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主张以赠予公共土地的方式鼓励植树造林,以期改变西部的干旱气候,从而推动了《植树法》的颁布。然而,法令最终的失败使美国社会逐渐认识到西部地区干旱气候无法改变的环境现实。鉴于此,为适应西部干旱的自然条件,鼓励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发展,国会先后通过了《荒漠土地法》、《凯里法》、《国家垦务法》和《扩大宅地法》等土地法令。其次,国会根据西部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实施公共土地的分类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的多样性造就了公共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伐木业、采矿业和畜牧业在不同地区逐渐发展起来,而《宅地法》这部以促进农业定居为目的的土地法令显然不符合这些行业发展的土地需求。鉴于此,国会针对蕴含丰富矿产资源的公共土地颁布了《综合采矿法》,针对森林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出台了《木石法》,针对牧场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实施《畜牧宅地法》。再次,公共土地制度实现了从重视土地开发到注重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渐萎缩的自然资源和满目疮痍的环境破坏,美国社会的自然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受其影响,美国公共土地制度出现了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向,逐渐确立了国有森林体系、国家公园体系以及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为加强对矿业用地和畜牧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国会通过了《矿地租赁法》和《泰勒畜牧法》,从而使此前矿产资源和畜牧资源肆意开采的局面有所改观。美国通过公共土地制度的一系列改革,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了当今公共土地的基本格局。其中,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是土地制度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拥有广袤的公共土地,且掌握着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只有尊重土地的自然属性,才能获得持续长久的繁荣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谭雪萍[8](2019)在《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相依性变化机理及碳价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迅速发展,碳市场的金融属性逐渐凸显,并受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广泛关注。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兴的大宗商品,不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具有一般的商品属性,因此其价格走势也受到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决定性影响,并与能源价格和金融资产价格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但是,现有文献对碳期货与其关联资产(能源资产与金融资产)间的相依性特征及相依性变化机理的研究尚显不足。现有研究重点关注了碳市场与能源市场间的关系,而忽略了金融市场的影响,也缺乏对相依性变化机理进行揭示,且在碳价预测过程中主要基于碳价历史信息而不是关联资产信息建立预测模型。本文在碳市场金融化的趋势背景下,将欧盟碳期货与其关联资产间的相依性变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相依性、信息溢出以及预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关理论假说,从金融学角度提出三个主要研究问题:(1)碳期货与其关联资产间的相依性是否发生变化?(2)如何从信息溢出视角揭示碳期货与其关联资产间的相依性变化机理?(3)关联资产信息是否可以有效地预测碳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能源与金融资产影响碳价的信息传递路径,本文引入分位数回归模型分别从相依程度和相依结构两个维度对碳期货与关联资产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三个阶段的相依性特征进行刻画,并通过带结构变点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测度重大危机事件冲击后的相依性变化。研究表明: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相依性具有显着的阶段性;相依性只在第一阶段具有对称性;相比于金融资产,能源资产与碳期货的相依性更强,其中煤炭与天然气通过同样的路径影响碳价,金融资产在第一阶段通过能源价格路径间接影响碳价,但在后两个阶段均通过工业生产路径直接影响碳价;全球金融危机、利比亚内战以及美国加息预期等重大危机事件导致了相依性发生,只有石油与碳价的相依性变化具有对称性,且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碳市场与煤炭、天然气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均存在显着的“市场传染”效应。(2)为了通过动态信息溢出机制揭示时变相依性变化机理,本文从动态视角采用溢出指数法全面科学地研究了“碳期货-能源-金融”系统内部的收益率和波动率溢出动态及方向。研究表明:系统的平均收益率溢出效应强于平均波动率溢出效应,但碳期货与各关联资产间的信息溢出效应均较弱,相比之下,化石能源、大宗商品市场以及股市对碳期货的溢出效应较为显着;系统存在动态信息溢出效应,且与重大危机事件紧密相关;石油和大宗商品指数分别是系统中最活跃的收益率和波动率信息净传递者,而最主要的净收益率和波动率接收者则为碳市场和电力市场;碳市场是大部分关联市场稳定的净收益率接收者,但却是电力市场和垃圾债市场稳定的净收益率传递者,但在波动率层面,碳市场与大部分关联市场存在不稳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只有石油和大宗商品市场是碳市场稳定的净波动率传递者。(3)其次,为了通过极端风险溢出机制揭示不对称相依性变化机理,本文从静态视角构建二元分位数VAR模型依次对“碳期货-能源-金融”系统内的尾部相依性以及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并通过分位数脉冲响应函数测量了碳期货的尾部收益率对来自各个关联资产的伪新息冲击的反应强度和持久度。研究表明:英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与碳价左尾收益率存在稳定的相依性;此外,垃圾债、原油、美国短期国债以及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在欧元区经济衰退期也与碳价左尾收益率存在相依性;几乎所有关联资产(除了天然气与英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收益率以及能源资产的左尾收益率均会对碳价左尾产生风险溢出,但只有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会对碳价右尾产生风险溢出;碳价左右尾收益率对于各个风险源变量的信息冲击表现出异质性的响应模式。(4)此外,为通过测度危机事件对系统内部信息溢出机制的冲击影响揭示市场传染导致的相依性变化机理,本文运用非对称t分布的BEKK-GARCH模型以及波动率脉冲响应函数(VIRFs)揭示了三大危机事件对“碳期货-能源-金融”系统内波动溢出效应的冲击过程。研究表明:雷曼兄弟倒闭事件的影响力最强,不仅显着刺激了系统内大多数资产的波动幅度,还导致碳期货与煤炭、石油、股价以及垃圾债的波动溢出效应显着上升;希腊债务危机只显着增强了碳期货与煤炭、石油价格间的波动相关性;而利比亚石油中断事件只显着增加了碳期货与垃圾债收益率差的波动相关性;随着市场间信息传递效率的提高以及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当前状态下的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波动相关性会对雷曼兄弟破产事件类的外部冲击表现出更加强烈的反应。(5)最后,鉴于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存在信息溢出,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各个关联资产对碳价的预测能力。基于周度数据和三种预测时间跨度,分别通过单变量预测模型和主成分预测模型检验变量预测能力,并通过扩散指数预测模型检验模型预测能力。研究表明:能源类变量的短期预测能力弱于金融类变量;混合类主成分的预测能力最强,但主成分预测模型的样本外预测效果均弱于基准预测模型;所有预测模型都不能在不同的预测时间跨度、数据测量窗口以及预测范式下始终表现出最好的预测能力;因子增强自回归模型(FAAR)和组合预测模型(Combined-ADL)在大多数预测时间跨度及数据测量窗口下表现出最佳的预测能力。以上研究有助于厘清欧盟碳期货市场与关联资产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投资者制定灵活的投资组合策略以及监管者完善碳市场风险管理机制提供丰富的决策依据,并以期为中国碳期货市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支持。
万祥春[9](2018)在《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文中提出自鸦片战争以来,旧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落后挨打,饱受列强的反复侵略,其中绝大多数侵略都来自于海洋。中国人民对这些海洋侵略深恶疼绝,对海洋安全的渴求十分强烈,无数仁人志士在反对海洋侵略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提出了各种海洋安全观,但这些探索受到种种制约,最后都失败了。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布以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海洋争端,要实现海洋安全,就必须用海洋安全观来指导海洋安全实践,并在海洋安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更好地促进海洋安全目标的实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海洋安全观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实践、发展和完善,不仅有利于实现国家海洋安全,更有利于促进国家总体安全。本论文的研究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概念部分,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概念基础,由第一章构成。安全是指主观和客观上没有威胁、事物保持平稳发展的状态。安全观是指安全主体对自身所面临的客观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关于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海洋安全观,是海岛国家和沿海国家对自身所面临的海洋安全状况和环境的理性认识,是涉海人们关于海洋安全的信念、理想、追求、认识和评价的系统性认知。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以海洋共同安全观为核心,由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和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五个子体系构成。第二部分是理论部分,由第二章构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批判了西方列强的弱肉强食的海洋争霸安全思想,强调其他国家要获得海洋安全,就必须学习西方一切先进的海洋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主张中国的海洋安全观以反对西方海洋霸权为主要任务,倡导建立新的海洋安全观。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本研究的理论指南。第三部分是外延体系部分,由第三、四、五、六章和第七章构成。第三章论述了中国积极倡导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愿意同世界有关海洋国家一起提供海洋公共安全产品,共同担负起维护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责任,并把中国塑造成负责任的海洋政治大国。第四章阐述了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是指,在海洋经济贸易活动中,中国把既坚决维护我国的海洋经济利益,又能促进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作为处理与各国各地区海洋经贸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观念。第五章阐释了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是指在海洋军事安全竞争合作力求双赢,在海洋军事竞争中努力谋求合作;在海洋军事合作中也不完全放弃竞争,通过有限度的海洋军事竞争促进本国海军的健康发展。第六章论述了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是指在海洋世纪,中华民族既宣传弘扬民族传统海洋文化,同时,也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海洋文化,推动海洋文化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和融合创新,努力促进世界各国各地海洋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第七章论述了全球海洋是一个大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一处地方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全世界其他地方。所以,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就是全世界国家和人民要团结一致,认识到海洋生态系统是全人类的共同的蓝色家园,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家庭一样,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把海洋建设成为人类共同的美丽家园。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球,各国共有一个海洋。本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运用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对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世界海洋安全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提倡“中国海洋安全方案”,同世界各国共享海洋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理论和指导意义。
阿尔贝托·阿科斯塔,王聪聪[10](2017)在《榨取主义和新榨取主义:同一诅咒的两面》文中认为自然资源丰饶的拉美各国,至今未能建立起一种摆脱贫困与独裁困境的发展模式。究其原因,在于以开采和出口原材料为主的积累模式,即榨取主义和新榨取主义的模式依然强势存在。榨取主义导致拉美经济结构的扭曲和日益严重的收支平衡危机,资源产业的繁荣还导致其他生产部门的发展空间遭到挤压;同时,榨取主义加剧了资源收益、财富和政治权力的集中,诱发了政治"寻租"行为,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虽然一些进步政府通过强化国家干预对榨取主义模式做了相应调整,但新榨取主义依然传承与发展着殖民时代榨取主义的关键性元素。不仅如此,新榨取主义还导致了专制政府的出现,削弱了民主治理,妨碍了公民权的构建。要摆脱对自然资源的这种双面诅咒,需要构建一种走向后榨取主义的转型战略,建立一种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替代"模式,而起点则是停止榨取主义经济模式的继续扩张和强化。
二、“石油繁荣”之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繁荣”之后(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2)页岩油革命的媒介报道框架研究 ——以《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研究对象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文献回顾和研究方法 |
研究背景和文献回顾 |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理论和研究框架 |
研究理论和假设 |
研究框架和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文本选择和局限性 |
煤介选择 |
文本选择 |
文本的局限性 |
第二章 中美媒介对页岩油革命的报道 |
第一节 《纽约时报》的报道 |
报道数量变化和报道脉络 |
报道框架和话语特点 |
第二节 《人民日报》的报道 |
报道数量变化和报道脉络 |
报道框架和话语特点 |
第三节 焦点回顾和报道对比 |
焦点回顾 |
中美媒介报道对比 |
第三章 研究结论和未来方向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启示 |
页岩油革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果 |
页岩油革命中蕴含着信息传播规律 |
第三节 未来方向 |
参考文献 |
(3)《从郁金香到比特币:大宗商品市场上创造财富和失去财富的历史》(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LIST OF ABBREVIATIONS |
1.TASK DESCRIPTION |
1.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
1.2 Introduction to the book |
1.3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book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PROCESS DESCRIPTION |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2.1.1 Tools and references |
2.1.2 Parallel texts |
2.1.3 Glossary-making |
2.2 Task schedule |
2.3 Quality control and proofreading |
3.CASE STUDY |
3.1 Skopos theory |
3.2 Difficulties of translating From Tulips to Bitcoins |
3.3 Case analysis |
3.3.1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
3.3.2 Translation at syntactic level |
3.3.3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
4.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CES |
Appendix A |
Appendix B |
(4)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库尔德研究学术史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与现代库尔德民族运动 |
第一节 晚期奥斯曼帝国时期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起源 |
一、谢赫乌拜杜拉动乱及其性质辨析 |
二、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的文化起源 |
三、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组织的孕育和出现 |
四、早期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的特征及局限性 |
第二节 自治或建国:库尔德斯坦独立进程的历史机遇及其失败 |
一、奥斯曼帝国解体与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的产生 |
二、库尔德斯坦高度自治或独立建国失败的原因 |
第二章 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的兴起 |
第一节 现代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的产生与演变 |
一、土耳其建国与谢赫赛义德动乱 |
二、亚拉拉特动乱与德西姆事件 |
三、土耳其库尔德民族运动复兴的背景 |
四、土耳其国家政治发展与库尔德民族复兴运动进程 |
第二节 土耳其库工党的建立与早期政治发展进程 |
一、土耳其库尔德斯坦工人党的建立 |
二、土耳其库工党游击战的历史兴衰 |
三、土耳其库工党的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的历史演进 |
四、土耳其库工党与伊拉克库尔德政党的复杂性关系 |
五、20 世纪90 年代土耳其政府应对库工党问题的政策与举措 |
第三章 土耳其库工党的政治转型和库尔德和平倡议进程 |
第一节 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与库工党的政治转型 |
一、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社会政治理念及其建立 |
二、库尔德斯坦社群联盟的内部组织结构 |
第二节 正发党对库工党问题的政策 |
一、正发党对于库工党问题政策的提出 |
二、正发党政府提出库尔德和平倡议的动机及其举措 |
第三节 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产生、演变和失败 |
一、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启动 |
二、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第二阶段 |
三、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第三阶段 |
第四节 叙利亚危机对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影响 |
一、叙利亚危机对土耳其库尔德和平进程的影响 |
二、科巴尼战役的国际政治影响 |
三、叙利亚危机以来正发党对库尔德和平倡议政策的变化 |
第四章 现代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与库尔德政党运动进程 |
第一节 谢赫马赫穆德运动与南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论争 |
一、南库尔德斯坦地位问题的产生与论争 |
二、谢赫马赫穆德的政治野心及其动乱的失败 |
第二节 现代伊拉克国家的形成与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兴起 |
一、现代伊拉克国家形成与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发展 |
二、早期伊拉克库尔德民族运动发展的局限性 |
三、巴尔扎尼家族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民主党的建立 |
第三节 伊拉克库尔德政党的政治发展与武装斗争 |
一、伊拉克中央政府与库民党的政治冲突与内战的爆发 |
二、伊拉克库民党的分裂与库尔德政党格局的二元化特征 |
第五章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自治及其政治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伊拉克库尔德自治与库区政治体系的建构 |
一、伊拉克库区政治体系建构与政党政党格局的变化 |
二、伊拉克库区自治政治体系的运行 |
第二节 伊拉克联邦制构建与库尔德自治政治体系的合法化 |
一、伊拉克联邦制的确立与库尔德地区政府的统一进程 |
二、近年来伊拉克库尔德政党政治格局的变化 |
三、库尔德执政党对于伊拉克库区的治理与建设 |
四、伊拉克库区政府的准外交政策及其总体外交形势 |
第三节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独立公投”政治与当代库尔德民族分离主义 |
二、伊拉克库尔德政党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部落因素及其影响 |
三、伊拉克库区军事安全部门派别化的历史、现状及其影响 |
第六章 叙利亚和伊朗的库尔德政党运动进程 |
第一节 叙利亚库尔德民族运动的萌生与库尔德政党运动演进 |
一、现代库尔德民族主义与叙利亚库尔德政治运动的萌生 |
二、叙利亚库尔德地区自治运动的背景、演进和失败 |
三、库尔德人与叙利亚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
四、叙利亚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 |
第二节 当代叙利亚库尔德政党格局与罗贾瓦自治 |
一、当前叙利亚库尔德政党的政治格局 |
二、罗贾瓦地方自治的形成 |
三、叙利亚库民联党罗贾瓦自治的意识形态 |
四、叙利亚库民联党与美国的合作:共同利益的不稳定同盟 |
五、土耳其对于叙利亚库民联党的强硬政策 |
第三节 伊朗库尔德民族运动的产生 |
一、希穆科动乱的兴起及其性质辨析 |
二、马哈巴德共和国的建立与伊朗库尔德民主党的兴起 |
三、马哈巴德共和国衰亡的原因分析 |
第四节 伊朗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与发展现状 |
一、伊朗库尔德政党运动的历史嬗变 |
二、加塞姆卢的民主思想与伊朗库民党的政治意识形态 |
三、1991 年海湾战争后伊朗库尔德政党的政治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中外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理路 |
四、治理理论辨析与研究框架 |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脉络 |
第一章 制度化权力运行与复合施政体系: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政治治理 |
第一节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制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威权主义治理构建 |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治理的政体类型 |
三、海湾君主制国家威权治理的合法性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权力核心 |
一、家族权力国家化:责任性与控制力 |
二、权力核心的继承问题:表现与差异 |
三、权力核心圈的派系情况与互动关系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协商民主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协商传统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人员构成 |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效能与问题 |
第四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行政机构与施政能力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机构功能化的演进 |
(一)沙特阿拉伯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
(二)巴林的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体系的施政能力评价 |
(一)行政能力的评价标准梳理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能力的简要评价 |
小结 |
第二章 资源型经济模式转型与市场化运作: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 |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基本特征 |
一、国家主导的经济治理模式 |
二、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
三、外籍劳工数量庞大的劳动力结构 |
四、第一、二、三产业之间转换不合理 |
五、与全球市场走势密切相关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中的国家与市场关系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差异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私营部门的发展情况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私有化进程 |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商人类型与政商关系 |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职能与市场经济改革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资源配置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竞争规则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宏观调控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战略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规划 |
(一)经济治理规划相关理论与沙特、巴林的治理规划概述 |
(二)沙特阿拉伯经济治理的五年发展规划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长远规划 |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多元化转型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政策特点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多元化转型路径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本土化人力资源政策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与“食利契约”下的治理问题:沙特与巴林的社会治理 |
第一节 二战后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社会结构演变及特征 |
一、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 |
二、城市化催生人口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 |
三、社会阶层变动:“中产阶层”崛起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一、“食利国家”概念与海湾君主制国家 |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与社会的契约关系 |
三、“食利契约”与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稳定 |
四、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保障传统与现代福利国家理论 |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福利国家构建途径 |
六、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福利制度的问题与转型出路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
一、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角色权利问题 |
二、群族身份与社会整合问题 |
三、社会财富分配与贫困问题 |
四、部落传统与社会组织结构问题 |
五、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的个体诉求问题 |
六、海湾社会中的移民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官方宗教文化规则与多维思潮冲击:沙特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 |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类别 |
一、沙特阿拉伯:瓦哈比教派与宗教文化治理 |
二、巴林:统治家族与社会民众的宗教派别错位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与国家治理 |
一、伊斯兰宗教信仰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
二、阿拉伯部落文化的承袭 |
三、官方宗教文化原则与治理方式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宗教文化治理中的交往纷争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思潮及群体 |
二、跨国宗教文化的认同及治理问题——以什叶派为例 |
三、政府对非官方宗教文化的治理政策与发展出路 |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内外动力与变革矛盾:沙特与巴林的治理嬗变 |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与地区效应 |
一、沙特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经济、文化与政治因素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地区效应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域外力量:以美国“民主促进”为例 |
一、美国对海湾君主制国家“民主促进”的现实考量 |
二、阿拉伯剧变前美国对海湾君主国“民主促进”的政策框架 |
三、阿拉伯剧变后美国“民主促进”政策与海湾悖论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七组矛盾 |
小结 |
结论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之路通往何方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治理模式判析 |
二、新时期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治理变革与问题 |
(一)巴林:寻求国家稳定的治理变革趋向 |
(二)沙特阿拉伯:全方位的国家治理变革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变革的悖论与出路 |
三、面向时代大潮中的挑战与机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0.2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0.2.1 国外研究状况 |
0.2.2 国内研究概况 |
0.3 本文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
0.4 创新与不足 |
0.4.1 创新 |
0.4.2 不足 |
1 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
1.1.1 一战后美国国内社会概况 |
1.1.2 一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1.1.3 战后2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
1.2 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管理技术革新 |
1.2.1 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基础 |
1.2.2 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 |
1.2.3 汽车产业发展的市场条件 |
1.2.4 汽车产业发展的管理技术革新 |
2 20世纪20年代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 |
2.1 20年代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 |
2.2 20年代汽车产业规模、产值及工人数量 |
2.3 20年代的汽车企业 |
2.3.1 福特汽车公司 |
2.3.2 通用汽车公司 |
2.3.3 克莱斯勒公司 |
3 20世纪20年代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效应 |
3.1 20年代汽车产业对其上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
3.1.1 汽车产业对钢铁业的影响 |
3.1.2 汽车产业对石油业的影响 |
3.1.3 汽车产业对橡胶业和玻璃业的影响 |
3.2 20年代汽车产业对其下游产业发展的影响 |
3.2.1 汽车产业对加油站的影响 |
3.2.2 汽车产业对停车场的影响 |
3.2.3 汽车产业对广告业的影响 |
3.2.4 汽车产业对无线电业的影响 |
4 20世纪20年代汽车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
4.1 汽车行业发展对20年代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 |
4.1.1 消费 |
4.1.2 投资 |
4.1.3 净出口 |
4.1.4 政府支出 |
4.2 汽车产业发展对20年代美国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
4.2.1 汽车产业对铁路发展的影响 |
4.2.2 汽车产业对公路发展的影响 |
4.3 汽车产业发展对20年代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
4.3.1 过度宣传与超前消费 |
4.3.2 产业结构不平衡与加大收入差距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美国早期公共土地制度 |
第一节 美国公共土地的由来 |
一、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公共土地 |
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公共土地 |
第二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形成 |
一、公共土地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西部土地出售法》的颁布 |
三、财政危机笼罩下的《1796年土地法令》 |
第三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演变 |
一、土地出售单位面积的不断缩小 |
二、土地出售价格的逐渐降低 |
三、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确立 |
第二章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及其困境 |
第一节 西部观念与《宅地法》的思想渊源 |
一、“美洲大沙漠”观念的流行 |
二、“世界花园”神话的建构 |
三、美国西部的农业帝国理想 |
第二节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 |
一、公共土地制度指导思想的转变 |
二、公共土地免费分配政策的发轫 |
三、《宅地法》的出台 |
第三节 《宅地法》的制度缺陷 |
一、西部气候与《宅地法》的相悖 |
二、土地分类利用思想的缺失 |
第三章 干旱问题与公共土地制度的调整 |
第一节 大平原开发与《植树法》的兴废 |
一、“雨随树至”假说的提出 |
二、改造大平原的气候环境与《植树法》的出台 |
三、大平原的环境现实与《植树法》实施的困境 |
四、《植树法》的废除 |
第二节 水利灌溉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 |
一、水利灌溉主张的提出 |
二、《荒漠土地法》的颁布 |
三、美国社会的西部气候与灌溉观念 |
四、从《凯里法》到《国家垦务法》 |
第三节 旱作农业与《宅地法》的调整 |
一、旱作农业的兴起 |
二、《扩大宅地法》的颁布 |
第四章 公共土地的分类开发与利用 |
第一节 公共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一、远西部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 |
二、美国国内围绕矿地开发制度的讨论 |
三、采矿业的发展与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第二节 公共林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
一、公共土地上的森林滥伐 |
二、森林保护思潮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的倡议 |
三、太平洋沿岸林地出售制度的确立 |
四、西部山区木材利用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公共草地利用制度的确立 |
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与美国社会对畜牧业的传统观念 |
二、公共土地制度与西部畜牧业的兴衰 |
三、美国国内围绕草地利用制度的争执 |
四、社会观念的转变与《畜牧宅地法》的颁布 |
第五章 公共土地制度的自然资源保护转向 |
第一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轫 |
一、森林资源保护思潮的高涨 |
二、《森林保护法》的颁布 |
三、森林保护区的建立 |
四、西部各州的抗议浪潮 |
第二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展 |
一、国有森林体系的形成 |
二、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 |
三、野生动物保护体系的雏形 |
第三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完善 |
一、矿产资源保护的兴起 |
二、矿业用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
三、畜牧资源保护的兴起 |
四、畜牧用地的有序利用与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相依性变化机理及碳价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碳价驱动因素及相依性研究 |
2.2 关联资产间的信息溢出效应研究 |
2.3 关联资产间尾部相依性及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
2.4 碳价预测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3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
3.1 重要概念界定 |
3.2 大宗商品金融化及金融市场一体化相关理论 |
3.3 基于经济基础假说的相依性和信息溢出效应形成机理 |
3.4 相依性变化的理论基础及理论解释 |
3.5 本章小结 |
4 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相依性特征及相依性变化研究 |
4.1 碳市场与关联市场间的信息传导路径 |
4.2 分位数回归与模型构建 |
4.3 变量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
4.4 EU ETS不同阶段的相依性特征分析 |
4.5 基于结构变点的相依性变化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动态信息溢出效应研究 |
5.1 溢出指数法 |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
5.3 静态信息溢出效应分析 |
5.4 动态信息溢出效应分析 |
5.5 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配对净溢出效应分析 |
5.6 稳健性检验 |
5.7 本章小结 |
6 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
6.1 分位数VAR方法 |
6.2 变量选取及数据预处理 |
6.3 极端低分位点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极端高分位点的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重大危机事件对系统内波动溢出效应的冲击研究 |
7.1 多元GARCH模型及波动率脉冲响应函数 |
7.2 变量选取及数据预处理 |
7.3 基于两元BEKK-GARCH模型的时变波动相关性测度 |
7.4 重大事件的冲击效应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基于关联资产信息的碳价预测研究 |
8.1 变量选取与数据预分析 |
8.2 预测模型构建与预测方法 |
8.3 能源及金融风险因子的预测能力对比分析 |
8.4 基于数据收缩技术的样本外预测结果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相关政策启示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方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五、论文研究逻辑框架 |
第一章 安全与安全观概论 |
第一节 安全相关概念与安全类型 |
一、安全的概念与重要性 |
二、安全化与安全困境 |
三、永久和平——安全的理想状态 |
四、安全类型 |
五、实现安全的实力途径 |
第二节 安全观及其类型 |
一、安全观的含义 |
二、安全观的类型 |
三、海洋安全观、陆地安全观、天空安全观 |
四、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含义和建构原则 |
五、海洋共同安全观——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核心思想 |
六、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的外延体系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海洋安全观及其中国化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思想的持续发展 |
一、海洋新航线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加速器 |
二、对外开放的海洋经济政策 |
三、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海洋开放战略 |
四、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科技 |
第二节 海洋政治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和平利用黑海海峡,争取国际和平环境 |
二、反对美国干涉西太平洋的海洋外交政策 |
三、经济优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外交政策 |
四、和谐海洋思想 |
第三节 海洋军事思想的连续演进 |
一、机器大工业实力是海洋暴力的本质 |
二、海军建设必须服从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不懈追求 |
第四节 海洋文化思想的不断深化 |
一、对中国大陆文化的深刻剖析和前景展望 |
二、反对海洋殖民文化,倡导新民主义文化 |
三、海洋文化交流中打赢没有硝烟的战争 |
四、倡导海洋文化多样化,维护文化安全 |
第五节 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提升 |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中蕴含的海洋生态思想 |
二、绿化海岸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思想 |
三、依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
四、保护海洋环境的力度不断加大 |
五、建设美好海洋家园 |
第三章 塑造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政治安全是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一、优良海洋政治政策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
二、海洋政治确立了中国海洋安全的目标 |
三、海洋政治影响海洋文化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政治安全面临的错综复杂形势 |
一、海洋世纪带来的安全冲击 |
二、错综复杂的海洋划界争端 |
三、激烈交锋的海洋政治安全观 |
第三节 构建共同责任的海洋政治安全体系 |
一、构建海峡两岸政治安全共同体 |
二、近睦远交的海洋安全外交观 |
三、倡导亚洲海洋新安全观 |
四、构建海洋政治共同安全机制 |
五、以海洋法公约为基础共同维护各方海洋权益 |
第四章 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经济是海洋安全的基础 |
一、海洋经济是海权的推进器 |
二、海洋经济是海洋政治议题的推动器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安全的现状 |
一、中国经济对海外资源的依赖不断上升 |
二、海洋航线成为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
三、大而不强的海洋经济 |
第三节 积极实施互利共赢海洋经济策略 |
一、建设互利互惠的蓝色粮仓 |
二、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互利共赢的基础 |
三、构建互利共赢的海洋贸易体制 |
四、发展互利合作的南北极海洋事业 |
五、共同开发新能源科技解决海洋能源运输安全问题 |
六、一带一路倡议是互利共赢海洋安全观的集中体现 |
第五章 奉行共同竞合的海洋军事安全观 |
第一节 海军是海洋安全的战略保障 |
一、海军是海外经济利益的坚强保障 |
二、海洋军事外交是外交的有效形式 |
三、海军是保护黄金海岸的移动钢铁长城 |
第二节 中国海洋军事安全面临的挑战 |
一、陆缓海急的总体安全形势 |
二、中国海军建设面临的不足 |
第三节 建设共同竞合的强大海军 |
一、世界海洋安全的共同维护者——中国海军的世界定位 |
二、近海防御、远洋防卫的战略 |
三、海军高新技术是维护共同海洋安全的第一战斗力 |
四、海军人才是实现共同竞合安全观的第一资源 |
五、战训合一的训练体制是共同竞合安全观的强大保障 |
第六章 倡导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文化是海洋安全观的软实力 |
一、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的重要标志 |
二、海洋文化是海洋军事安全的导航灯 |
三、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
第二节 中国海洋文化面临的挑战 |
一、陆主海从的传统文化特征 |
二、海洋文化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 |
三、西方海洋文化冲击的威胁 |
第三节 促进海洋文化共同繁荣的新举措 |
一、用海洋传统文化增强海洋文化吸引力 |
二、以海洋文化自强推动海洋文化共同繁荣 |
三、积极实施共同繁荣的海洋文化开放战略 |
第七章 建设共同家园的海洋生态安全观 |
第一节 海洋是人类未来的宝藏 |
一、海洋是人类未来的重要富源 |
二、海洋是全球气候调节器 |
三、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
第二节 我国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现状 |
一、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水水质恶化 |
二、部分珊瑚礁面临灭绝危机 |
三、近海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岸侵蚀状况严重 |
第三节 共同保护和建设美丽海洋家园 |
一、坚持依法治海、规划用海 |
二、实施海洋生态修复工程 |
三、划定并严守海洋生态红线 |
四、建设海洋生态命运共同体 |
五、建立严格的海洋生态政治制度 |
结语: 海洋安全观为海洋强国保驾护航 |
参考文献 |
附录: 海洋意识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0)榨取主义和新榨取主义:同一诅咒的两面(论文提纲范文)
一、什么是榨取主义 |
二、榨取主义的弊端 |
三、新榨取主义:榨取主义的当代版本 |
四、威权主义与从自然获利的争论 |
五、从晚期发展主义到后榨取主义 |
四、“石油繁荣”之后(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页岩油革命的媒介报道框架研究 ——以《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为例[D]. 段飞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3)
- [3]《从郁金香到比特币:大宗商品市场上创造财富和失去财富的历史》(节选)翻译报告[D]. 胡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 [4]现代中东库尔德政党研究:起源、嬗变和现实[D]. 杨玉龙. 西北大学, 2019(04)
- [5]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D]. 陈小迁. 西北大学, 2019(01)
- [6]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经济影响[D]. 祝佳怡. 辽宁大学, 2019(01)
- [7]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D]. 李鸿美. 南开大学, 2019(05)
- [8]碳期货与关联资产间的相依性变化机理及碳价预测研究[D]. 谭雪萍.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9]中国特色海洋安全观研究[D]. 万祥春.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7)
- [10]榨取主义和新榨取主义:同一诅咒的两面[J]. 阿尔贝托·阿科斯塔,王聪聪.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