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

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满族及其先世,不仅建立过政权,而且在文化上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其中一个显著的成就是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族创制了“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延用了300多年;明末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噶盖依照蒙古字母创制“老满文”,皇太极时又由达海改进为“新满文”。满文在清代延用了近300年。女真语文和满语文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继承性,极具比较研究的价值。本文系统地对满族语言文字发展史及其历史影响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满语言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学、文献学、历史语言学、接触语言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以时间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主要围绕满语文的历史演变及相关问题;清代的“国语”政策及满语文的兴衰历程;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及价值;满语文对满族及东北其他民族、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历史影响几个主要问题展开,力争在理论层面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为这一领域的学术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部分由四章构成。绪论部分回顾了关于满语文研究的学术史与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章探讨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重点是靺鞨和女真。以渤海族没有创制本民族文字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来分析民族语言文字与民族意识、文化自觉的关系,还论述了女真文的优缺点及其推广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女真语对汉语的影响,并从“汉字文化圈”的角度审视女真文化的历史变迁及比较。此外还论述了明代女真人逐渐使用蒙古文字,开始由“汉字文化圈”渐趋“蒙古化”,满文的创制就是“蒙古化”的结果。第二章探讨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重点是满语与女真语的关系,从满文的创制与改制所反映的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与轨迹,清代“国语”政策及其历史演变,满语文的衰落状况及原因,以及从满汉语言文化的接触和融合分析中国古代文化融合的阶段特征及原因。清代,随着满汉民族的接触与融合,满语与蒙语的关系逐渐疏远,而与汉语的关系日益密切,最终在文字的发展道路走出了“汉化(金)——蒙古化(元明)——再汉化(清)”的历史轨迹。第三章对清代的各种满文文献进行评述。重点是满文文献主要分类方法的评述,满文档案文献及其史学价值,满文翻译文献及其所体现的满汉文化关系,从翻译《大藏经》看清代的宗教政策和文化政策,满文辞书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等问题。从清代满文辞书的体例演变历程既可以看出辞书编纂手段的进步,亦可以看出清代满汉两种文字彼此消长的关系。“清文鉴”系列对满文的成熟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由“三体”到“四体”、再到“五体”,体现了清代民族政策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是清前期(满文产生到乾隆末年)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缩影。第四章探讨满语文的历史影响,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主体部分。主要分析满语文对满族文化、东北区域文化、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还集中探讨了满语文与锡伯语文的关系以及锡伯族语文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等问题。重点解决满语文所反映的清代满族的国家意识和文化认同,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水平,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清代外国学者研究满语文的状况、特点以及“满学”的相关问题。结论部分对全文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作了理论上的升华。通过满语文反映出语言与文字、满语文与满族文化认同、满语文与清代文化、满语文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这几个理论问题。最后总结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语言的兴衰历程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民族的社会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反过来语言又对民族、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 二、 本文学术价值与研究方法
  •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一节 女真以前满族先民的语言文字
  • 第二节 金代女真语言文字
  • 一、 金代女真文的创制
  • 二、 金代女真文的特点
  • 三、 金代女真文在创制方法上的缺陷及原因
  • 四、 金代女真文的使用和推广
  • 五、 金代女真文推广方式的不完善
  • 六、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女真语与汉语的融合
  •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女真语言文字
  • 一、 元明时期女真语文概况
  • 二、 明代女真语文机构及主要文献
  • 三、 明代女真文与蒙古文的并行使用
  • 四、 明代女真语与汉语的接触与融合
  • 五、 从女真文看“汉字文化圈”的影响
  • 第二章 清代满语文的兴衰历程
  •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入关前的使用状况
  • 一、 满语和女真语的关系
  • 二、 后金及清初对蒙古文的利用
  • 三、 老满文的创制
  • 四、 新满文的改制
  • 五、 清入关前满文的使用状况
  • 第二节 清代“国语”政策的历史演变
  • 一、 顺治时期的“国语”政策
  • 二、 康熙时期的“国语”政策
  • 三、 雍正时期的“国语”政策
  • 四、 乾隆时期的“国语”政策及乾隆帝对满语文的规范
  • 五、 嘉庆朝及其后的“国语”政策
  • 第三节 清代中后期满语文的衰落
  • 一、 关内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二、 关外满语文的衰落状况
  • 三、 满语文衰落的原因
  • 四、 从满语文的兴衰历程看语言的融合
  • 第三章 清代满文文献
  • 第一节 清代满文文献的分类
  • 一、 乌兰其木格的研究成果
  • 二、 赵令志的分类方法
  • 三、 郭孟秀的分类方法
  • 第二节 清代满文档案文献
  • 一、 满文档案的含义
  • 二、 清代满文档案的相关制度
  • 三、 清代满文档案的学术价值
  • 第三节 清代满文翻译文献
  • 一、 清代满文翻译机构
  • 二、 清代满文翻译概况
  • 三、 满文《大藏经》的翻译与影响
  • 第四节 清代满语文学文献
  • 一、 满语民间文学
  • 二、 满语翻译文学
  • 三、 从“满汉合璧”到“满汉兼”的子弟书
  • 四、 满族说部及其价值
  • 第五节 清代的满语研究及满文工具书的编纂
  • 一、 清代的满语研究
  • 二、 清代满语文教材与教法
  • 三、 从“十二字头”到穆麟德夫罗马字注音
  • 四、 清代满文辞书的编纂与特点
  • 五、 “清文鉴”系列的编纂及影响
  • 第四章 清代满语文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满语文对满族的历史影响
  • 一、 满文所反映的满族族称
  • 二、 满语文所反映的满族“国家意识”
  • 三、 满语文与满族的文化认同
  • 第二节 满语文对东北区域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东北地区的满语文教育
  • 二、 满语文与清代东北区域文化的繁荣
  • 第三节 满语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影响
  • 一、 蒙古族
  • 二、 达斡尔族
  • 三、 鄂温克族
  • 四、 鄂伦春族
  • 五、 赫哲族
  • 第四节 锡伯族对满语文的继承与发展
  • 一、 锡伯族语言文字概况
  • 二、 锡伯族选择满语文的过程
  • 三、 满语在新疆得以保留的原因
  • 四、 锡伯文的出现及影响
  • 第五节 满语对北京“官话”的历史影响
  • 一、 辽金以来北京“官话”发展演变概况
  • 二、 满语对北京“官话”影响的具体体现
  • 第六节 满语文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影响
  • 一、 清代朝鲜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二、 清代欧洲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三、 清代俄罗斯学者使用和研究满语文的状况
  • 结论
  • 一、 从满语与满文看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 二、 从满语文在清代的发展看语言文字与民族的关系
  • 三、 满语文与清代文化
  • 四、 满语文与作为国际性学科的满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清代满语文及其历史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