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雅青
(广西环江县妇幼保健院547199)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关于二次剖宫产中出血的原因及有效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首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照,对两组产妇的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经分析二次剖宫产产妇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以及宫缩乏力。结论:二次剖宫产产妇出血的原因主要受首次剖宫产子宫切口位置的选择、愈合情况以及胎盘附着部位的影响。
【关键词】二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原因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152-02
随着人们对于生产主观认识的变化以及剖宫产技术的全面提高,剖宫产率在近几年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二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情况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影响产妇生命安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基于此,为提高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就将以实例的方式为切入点,探寻二次剖宫产发生的原因及有效应对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二次剖宫产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间段内首次剖宫产出血产妇为研究对照;两组患者均排除具有凝血功能障碍[1]的产妇。
1.2方法
对两组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进行综合性记录,然后将所搜集的数据以统计学t和x2进行比较和分析。
1.3剖宫产术中出血量的确认标准
根据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我们将产妇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500ml确认为剖宫产术中出血,出血量的计算方法以面积法加容积法进行测量,然后将两组产妇的结果进行区分及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发生率对比
经过资料整合,二次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为(513.8±317.6)mL,首次剖宫产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为(297.5±233.8)mL,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二次剖宫产产妇多于首次剖宫产产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4688,P=0.0009);其次,4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中共有7例产妇出现产妇出血情况,发生率为17.50%,首次剖宫产产妇共有2例出现术中出血,发生率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8247,P=0.0051)。
2.2二次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的原因分析
经过分析二次剖宫产产妇中发生7例术中出血其原因分别为:胎盘因素4例(57.14%)、子宫切口撕裂2例(28.57%)以及宫缩乏力1例(14.29%)。首次剖宫产产妇的出血原因均为宫缩乏力。
3.讨论
结合本次研究来看,二次剖宫产产妇无论是术中出血的发生率还是出血量与首次剖宫产产妇比较,都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这就从侧面反映出剖宫产手术本身就是一项造成产妇出血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只是通过数据的分析,找出更加细化的因素,研究中的7例二次剖宫产产妇出血的原因依次包括:胎盘因素、子宫切口撕裂以及宫缩乏力,通过两组产妇之间的对比我们发现,这三项因素中,胎盘因素和子宫切口撕裂二次剖宫产组均高于首次剖宫产组,而宫缩乏力则低于首次剖宫产组,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首次剖宫产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相对更长,因此出现宫缩乏力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而二次剖宫产产妇出血大多都与子宫瘢痕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体主要涉及到子宫瘢痕处存在胎盘附着进而引起胎盘的植入或粘连的可能性较高[2],其次,子宫瘢痕会对产妇子宫的弹性及延展性造成不同程度的而影响,故而易引起子宫切口撕裂或子宫破裂。
剖宫产术中出血,可对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结合已有的临床研究资料及本次研究来看,我们认为应做到以下预防措施:(1)严格掌控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尽可能的降低剖宫产率;(2)结合产妇的基本情况,科学的选择手术切口,无特殊情况下切口位置应尽可能的选择在产妇的子宫下段位置[3];(3)对于原有疤痕的子宫切口应在其两端使用剪开手法,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子宫切口撕裂的发生率;(4)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资料取证,对于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应该加强其围生期的保健护理和心理疏导[4],保证产妇有一个良好的状态进行手术,对于手术前发现的危险因素,应尽早处理,以避免引起术中出血的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杨臻,陈婵玉.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5(12):647-648.
[2]卢楚红,尹玲英,李燕.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8):584-585.
[3]姚天一,张虹,等.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疤痕破裂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33(04):238-240.
[4]程志厚.剖宫产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分析[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1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