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试工艺设计论文-赵金城

中试工艺设计论文-赵金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试工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碳酸钙,润滑材料,抗磨减摩,搅拌装置

中试工艺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赵金城[1](2019)在《碳酸钙在润滑材料中的应用及中试装置的工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自于项目《高效节能润滑与密封材料众创空间中试及生产装置研发》。为了将碳酸钙应用于润滑材料中,生产出环境友好、绿色、长效、无污染的润滑材料产品,本文对碳酸钙在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做了分析以及对碳酸钙行业润滑材料中试装置进行工艺设计。本文研究内容有:采用MR-S10G型杠杆四球摩擦试验机对超细重质碳酸钙与纳米碳酸钙在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进行实验,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钢球表面的磨斑形貌。对磨斑直径、最大无卡咬负荷以及摩擦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酸钙可以作为润滑材料添加剂,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为了将碳酸钙应用于润滑材料中,建设一条碳酸钙行业润滑材料中试生产线,并对中试装置进行工艺设计。根据工艺设计对管道、管路进行选型计算,对调和釜加装搅拌装置,然后对调和釜进行应力分析。最后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资金总投入78.8万元,年利润可达652万元,且回收期短。项目的实施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韩颖,齐鸣斋,浦燕新,朱伟青,李月中[2](2018)在《基于ASPEN计算的高氨氮渗沥液汽提精馏耦合脱氨中试工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垃圾填埋场老龄填埋区高氨氮渗沥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研究得知当塔顶温度78℃,塔釜温度100℃,回流比为4∶1时,塔顶馏出液氨氮浓度65 000 mg/L,折合氨水浓度7.9%,塔釜液氨氮浓度<10 mg/L。根据小试结果,再结合水质特征,完成基于ASPEN计算结果进行汽提精馏耦合脱氨中试设计,设计规模为75 kg/h,效果预期为塔釜脱氨废水氨氮<100 mg/L、SS<600 mg/L、塔顶浓缩氨水含氨>15%。(本文来源于《环境卫生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李俊丽[3](2017)在《PVA水溶性薄膜的制备及中试工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PVA水溶性薄膜是一种完全可降解的塑料薄膜。相对于PVC和PE等塑料薄膜带来的环境压力,PVA水溶性薄膜因其具备易溶解,快速降解等优点备受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PVA水溶性薄膜的溶解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制备薄膜的工艺条件,如合成反应液的物料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以及干燥薄膜时载板的选择和干燥温度对PVA水溶性薄膜的溶解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在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生产能力为1kt/a的PVA水溶性薄膜中试工艺,并进行了主要设备的计算和选型。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PVA水溶性薄膜合成物料配比、反应条件及适宜的薄膜干燥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PVA的质量浓度为15%、淀粉质量浓度为3.34%、引发剂445质量浓度为1.67%、增塑剂丙叁醇质量浓度为1.67%、脱膜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浓度1.25%、反应时间45min和反应温度为90℃时,制备得到的PVA水溶性薄膜溶解时间36.1s、拉伸强度30.30MPa和断裂伸长率194.5%。该条件下制备的薄膜溶解性较好,但拉伸强度较低。通过优化制备条件,添加质量浓度为1%的增强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可使薄膜的拉伸强度增加到45MPa。用差热分析(DSC)、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PVA水溶性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过程有酯化反应参与,而引发剂445可使薄膜的形貌变得很光滑,但其热性能有所降低。(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徐明建[4](2017)在《生物接触氧化强化脱氮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工艺优化实验与中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串联竹球与组合填料为生物膜生长载体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微污染水。首先以3组不同填充率40%组、60%组和80%组的反应器以人工挂膜法启动,挂膜期间,设置HRT为1.5h、DO为2mg/L,填充率为80%组反应池挂膜26天成熟,各水质指标去除率分别为:CODMn47%-54%、NH4+-N20%-30%、TP 27%-53%、TN10%-20%,处理效果优于填充率40%组和60%组,且这两组反应池需38d才挂膜成熟。因此,后续运行选择填充率80%组的反应器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和设计。稳定运行时,实验探讨了 HRT、DO和曝气方式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生物膜性状和生物相特征观察进行处理效果的机理分析。设定HRT为1h、1.5h,DO为2mg/L、3mg/L、4mg/L、5mg/L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将反应池曝气方式设为阶段曝气,HRT为1h,DO为3mg/L时,各指标去除率分别为:CODMn41.2%~54.7%、NH4+-N39.8%~62.7%、NO3--N46.7%63.6%、TN30.4%~58%和TP41%~54.6%,出水水质总体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标准。根据上述实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设计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水源地上游支流微污染水的中试工艺流程和构筑物,计算各主要构筑物尺寸和运行条件参数,为工程实施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7-03-22)

王丹[5](2016)在《沉淀—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含锡废水和除锶中试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镀、工业制镜、印刷电路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含锡废水的排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体摄入过量的无机锡元素会引起病变,高浓度的锡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无机锡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烷基化等作用转化成有机锡,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研究了沉淀-混凝法和沉淀-混凝-微滤法对锡的去除。烧杯试验研究了沉淀剂种类、沉淀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搅拌强度对化学沉淀过程的影响,以及混凝剂种类、混凝剂投加量、搅拌强度和静沉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最佳值。结果表明:原水pH值约为3.0,锡浓度约为17.7 mg/L时,沉淀剂选择碳酸钠,最佳投加量为90 mg/L;混凝剂选择叁氯化铁,最佳投加量为14 mg/L;反应时间为15 min;最佳G值为120 s~(-1)。静沉时间为60 min时沉淀-混凝法能够满足排放标准,然而沉淀-混凝-微滤法能够显着提高出水水质,静沉时间为15 min时更加合理。沉淀-混凝-微滤工艺小试试验考察了运行方式对锡去除效果的影响。间歇运行和连续运行方式下对锡的去除率均较高,当温度为25℃,原水pH值约为3.0,锡浓度约为17.5 mg/L时,采用烧杯试验确定的参数,该工艺对锡的去除率均高达99.97%。该工艺膜污染速率缓慢,膜污染阻力和滤饼层阻力占总阻力比例小,且经物理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分别为86.5%和92.4%。对小试试验的沉淀物进行固相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证明Sn~(2+)形成了Sn(OH)_2沉淀,Fe~(3+)形成了Fe(OH)_3沉淀,从而使锡、铁离子由液相转移到了沉淀中。扫描电镜(SEM-EDS)分析结果显示,沉淀物为无定型的絮体,呈团聚状,排列较整齐,元素分析结果定性验证了XPS分析结果。基于课题组前期开发的载带沉淀-微滤除锶组合工艺,为实现工程应用,完成了中试试验装置的设计,包括工艺的优化计算、构筑物及其配套设备参数的计算以及装置PLC控制方案的确定,为后续开展中试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12-01)

徐薇薇[6](2015)在《薏米产品的工艺研究及速食薏米的中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薏米作为药食两用的原料,不仅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脂肪、淀粉、膳食纤维、矿物质(P、Ca、Fe)、维生素B1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糖、薏苡仁油、黄酮及叁萜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肿瘤、抗炎镇痛、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降血糖血脂以及美容养颜和减肥等功效,目前已成为食品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薏米的研究,研发了两种薏米产品,即速食薏米和薏米乳酸菌饮料,并分别对其进行工艺研究。此外还对速食薏米进行中试试验和产业化的生产线设计,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对速食薏米复水后品质的感官评价及原料适应性分析发现蛋白质、直链淀粉和脂肪含量是影响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并筛选出产地为晴隆的薏米作为速食薏米的原料。(2)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薏苡仁酯和叁萜类化合物,测得薏苡仁酯和叁萜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5.69g/100g和25.3 mg/g;采用热水回流法提取粗多糖并测得其含量为15.1g/100g;采用甲醇回流提取法测得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2.95 mg/g。(3)本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法对速食薏米进行工艺优化,其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如下:浸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50℃和90 min;蒸煮方式为蒸汽蒸制,时间为100min;干燥方式为热风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90℃和130 min。(4)本文采用带有传动装置的浸泡机、滚筒式蒸煮罐和带式热风干燥机对速食薏米进行了中试试验,得到了以下参数:50℃下浸泡80min,蒸制70min,进风温度100℃下干燥2 h。同时对中试生产出的速食薏米进行了保质期加速试验,从而推出了常温下水分含量在7%-8%内的速食薏米可以密封存放至少6个月。(5)总结和借鉴中试生产工艺,将产业化的生产线全部设计为滚筒式,即滚筒式浸泡罐、滚筒式蒸煮罐、滚筒式热风干燥罐,通过对这些罐转速的调控,以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6)本文在单因素实验后,对薏米乳酸菌饮料的液化、糖化、白砂糖添加量以及发酵工艺分别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后的工艺如下:α[-淀粉酶添加量1.0‰,pH6.0,液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和120 min;糖化酶添加量1.3%,pH4.5,糖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和120 min;白砂糖添加量为3%,乳酸菌添加量0.2‰,发酵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7℃和22 h。(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12-30)

史舸[7](2015)在《ABS生产用乳液接枝中试实验装置工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ABS化学名称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英文全称为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取首字母缩写为ABS,是重要的通用合成树脂。生产方法主要有乳液接枝聚合法、乳液接枝掺混法、连续本体聚合法。其中乳液接枝工艺是ABS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大型装置广泛采用的工艺技术。ABS中试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开发是大型ABS企业开发新产品的关键,对我国ABS产品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先进技术和国内实验装置建设的市场需求,结合某工业装置分析数据,对乳液接枝实验装置进行设计。首先通过现有基础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实验装置的关键设备进行物料衡算,确定进、出物料组成、热量衡算、关键设备结构设计、搅拌器设计、泵的设计及选型,并且对实验装置进行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使实验装置的设计同时具备了安全性。设计结果如下:需250L的PB反应器,每批进料为:1,3丁二烯:81.63kg,化学品:3.59kg,去离子水:65.47kg。每批聚丁二烯胶乳产量为:79.4kg。需250L的G-ABS反应器,每批进料为:聚丁二烯胶乳:42.6kg,苯乙烯:32.8kg,丙烯腈:13.62kg,化学品:1.48kg,去离子水:109.1kg。每批G-ABS胶乳产量为:82.78kg,每批G-ABS粉料产量为:32.251kg。PB反应器与G-ABS反应器型式、结构尺寸及搅拌器型式相同:均为釜式反应器,筒体内径:550mm,筒体高度:900mm,为叁层折叶开启涡轮式搅拌器,每层桨叶为4叶,桨叶直径与设备直径之比取0.33,桨叶直径为200mm,搅拌器为变频式,转速为80-230rpm。PB反应器搅拌器功率为509.6W, G-ABS反应器搅拌器功率为741.18W。通过设计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对国内同类装置的设计,尤其是对不同规模的ABS乳液接枝实验装置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12-12)

赵晓君[8](2015)在《高密度聚乙烯中试装置工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密度聚乙烯(HDPE)全球产量居塑料品种第叁位,是一种产量大、用途广的热塑性通用树脂。近几年,国内HDPE装置的生产能力增长很快,而且在催化剂开发、工艺设备国产化和新牌号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专用料牌号少、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规格和品种不齐全、催化剂应用受限等方面。为了适应未来我国高密度聚乙烯技术的发展,有必要建设配套的聚乙烯实验装置。针对于目前国内聚乙烯技术发展形势,某研究院拟建设聚乙烯中试装置,主要用于新型聚乙烯催化剂的应用评价及管材专用料等聚乙烯产品新牌号的开发。本论文即以该中试装置为对象研究其工艺设计。通过分析比较目前国内现有的工业装置单元特点,同时结合本装置的实验用途和生产特点,确定该中试装置采用淤浆法生产工艺,并建立工艺流程,生产单元包括催化剂制备单元、聚合反应单元、粉料后处理单元和溶剂回收单元。通过实验分析五种不同桨型组合的搅拌器对叁相流的混合效果,选择效果最佳的聚合釜搅拌器桨型组合。同时对主要生产单元中粉料干燥闪蒸罐建立单元模型,完成其物料和热量衡算,在此基础上对生产中主要设备进行设计计算和初步选型。主要工艺设计工作内容包括:聚合釜的设计,粉料干燥闪蒸罐的设计选型、冷凝器的计算和设计、机泵的选型和设计。本论文从保证安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工艺过程中主要原料、溶剂和产品HDPE粉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对聚合釜进行了危险及可操作性(HAZOP)分析,探讨了引起反应异常或失控的偏差和原因,同时设计和制定了安全防范措施。以安全泄压装置为例,探讨安全阀泄放量计算工况和计算和选型。(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11-30)

马志林,梅玲华,沈丽琴,杜育华,胡浩武[9](2015)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曲面法优化炒栀子中试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炒栀子的中试工艺,考察炒栀子中试炮制工艺过程中栀子苷、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对炮制工艺参数炒制时间、炒制温度、药机转速、投料量因素进行单因素考察,以栀子苷、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曲面法结果分析进行评价,通过数据模拟及验证方法对栀子饮片中试工艺进行工艺确认。结果:根据分析得到最优中试炮制工艺条件为:炒制温度为184.6℃,炒制时间15 min,药机转速20r/min,该药机单次最佳投料20kg;栀子苷、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含量的预测值分别为40.36,6.26、0.80mg/g,本研究预测值通过中试放大生产得到了良好的验证,且在炮制品色泽方面均符合药典规定要求。结论:本研究优化结果为栀子饮片炮制中试工艺提供指导性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药》期刊2015年06期)

樊新源,汤峰,杨妍龑,王海虹,蔡燕勇[10](2014)在《给水常规处理及强化混凝工艺中试装置的设计及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合肥市居民饮用水的水质,根据本地原水的水质特征,我们设计和制作一套中试水处理装置,主要由常规水处理工艺和微涡强化混凝工艺构成。设计的常规水处理工艺包括机械混凝、斜管沉淀和石英砂过滤。设计的强化混凝工艺主要包括改造常规机械搅拌桨板和增设管道网格反应器两方面。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工艺,强化混凝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形成矾花密实易沉降,能减轻滤池负担并且反应时间缩短。(本文来源于《城镇供水》期刊2014年05期)

中试工艺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垃圾填埋场老龄填埋区高氨氮渗沥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研究得知当塔顶温度78℃,塔釜温度100℃,回流比为4∶1时,塔顶馏出液氨氮浓度65 000 mg/L,折合氨水浓度7.9%,塔釜液氨氮浓度<10 mg/L。根据小试结果,再结合水质特征,完成基于ASPEN计算结果进行汽提精馏耦合脱氨中试设计,设计规模为75 kg/h,效果预期为塔釜脱氨废水氨氮<100 mg/L、SS<600 mg/L、塔顶浓缩氨水含氨>1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试工艺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赵金城.碳酸钙在润滑材料中的应用及中试装置的工艺设计[D].广西大学.2019

[2].韩颖,齐鸣斋,浦燕新,朱伟青,李月中.基于ASPEN计算的高氨氮渗沥液汽提精馏耦合脱氨中试工艺设计[J].环境卫生工程.2018

[3].李俊丽.PVA水溶性薄膜的制备及中试工艺设计[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7

[4].徐明建.生物接触氧化强化脱氮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工艺优化实验与中试设计[D].福建师范大学.2017

[5].王丹.沉淀—混凝—微滤工艺处理含锡废水和除锶中试装置设计[D].天津大学.2016

[6].徐薇薇.薏米产品的工艺研究及速食薏米的中试设计[D].浙江大学.2015

[7].史舸.ABS生产用乳液接枝中试实验装置工艺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

[8].赵晓君.高密度聚乙烯中试装置工艺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5

[9].马志林,梅玲华,沈丽琴,杜育华,胡浩武.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曲面法优化炒栀子中试工艺[J].江西中医药.2015

[10].樊新源,汤峰,杨妍龑,王海虹,蔡燕勇.给水常规处理及强化混凝工艺中试装置的设计及运行[J].城镇供水.2014

标签:;  ;  ;  ;  

中试工艺设计论文-赵金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