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凯甘肃省高台县新坝学区734400
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革新方案的能力。创新能力由多种能力构成,它们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宽松的探究问题的环境,教师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形成激烈思考、勇于创新的氛围,大有好处。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一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原动力和基础,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培养。入情入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敢想、敢问,通过想和问,一点一点激发创新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学生身上表现为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大胆去设想和想象,敢于对同一事物产生质疑,敢于对同一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并努力去思索,去寻找新的答案。其实,学生敢于假设想像、产生质疑、提出新的见解、探索新的答案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使他们在思考中提出一些有创见性的问题,发现一些新方法、新思路。
三、为学生构建新平台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需要自我表现的空间,而小学生尤为突出。在教学中要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实践操作的空间,为学生构建新平台,让他们在操作中,在演示、实验中掌握内容,学到新知识,并以此增加他们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四、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式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开展课堂讨论,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群体”的学习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同时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评价,从而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另一方面,讨论可以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求新,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五、引导课堂自学,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创新学习、培养学习能力需要一定的“学习过程”的保证。在教学中,我注重把学习过程作为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并贯穿在课堂教学之中,指导课堂自学课本、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获得创新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六、开展数学课外活动
数学课中有很多适合到社会中去考察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去感知,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锻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提高。因此,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活动,开展一些“小制作”、“小研究”等,把学生的精力和兴趣引导到健康向上、探索创新的活动中,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做既增强了教育功能,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途径。
七、要让学生体验到创新愉悦
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成功的欲望,都想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为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经常设法为学生安排“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进而成为创新发明的动力。具体要坚持做到:凡是学生能够经过探索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替;凡是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不能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或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能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时急于出面代替,而是适时给予鼓励、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品尝寻找正确答案的愉悦,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从而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八、构建新型评价机制
1.多鼓励。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探究活动中的创新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创新的动机。
2.评价标准不求统一。不能只用教材“要求”这唯一的标准去评价全班探究得到的几十个答案,因为这样做既违背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学生的答案不作硬性统一要求,标准要因人而异。
创造意味着从无到有,创新具有更新与日臻完善的含义;创新体现了现有事物更新改造的过程;创新意味着一种旧貌换新颜和推陈出新的感觉;创新更多地被应用于技术、制度、管理等具体的事物方面。创新是建立在创造结果基础之上,是对具有原创性的东西的具体应用。创造和创新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动力。我们说,一个民族的真正伟力根植于它的创造与创新精神,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能找到的对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因所做出的一个最有效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