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来华传教士马国贤研究

清初来华传教士马国贤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明末清初是一个辉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众多西方的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和桥梁,使中西双方的认识和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此,国内外的学术界已经有诸多论著。可是,对来华的非耶稣会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我们的研究则明显滞后。关于清初来华的虔劳会士马国贤的研究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通过本文对马国贤深入细致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马国贤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人物,他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马国贤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马国贤的中国观对欧洲18世纪中国热的降温起了重要的作用。2、马国贤的回忆录为西方人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大门,为学者们研究康熙时的中国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3、在中西美术交流史上,马国贤第一次把西方的铜版画技术传入中国,改变了以往中国只是制作木版画的传统。马国贤制作的铜版画《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促进了欧洲特别是英国的中国园林热。4、马国贤为研究中国礼仪之争提供了更多更珍贵的材料。在礼仪之争中,欧洲社会的很多人士不再相信入华耶稣会士的报告。马国贤的报告恰好在此时出现,因而对当时的欧洲影响更大。5、在中国留学史上,马国贤在其家乡那不勒斯创办的中国学院,是欧洲最早的中国人留学中心。中国学院体现了马国贤与利玛窦的适应路线不同的另外一种传教方法,在清朝厉行禁教时期,为中国的传教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马国贤的个案研究表明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来华的传教士无论何门何派,无论其主观立场如何,都不自觉地充当了文化交流的媒介和桥梁,也说明我们急需加强对在华的非耶稣会士的研究,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揭示明末清初这场大规模文化交流的全貌。

论文目录

  • 致谢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导论
  • 1.1 马国贤的卒年
  • 1.2 教廷所派的马国贤一行到底有几个人,都是谁
  • 1.3 马国贤的铜版画《皇舆全览图》用了41块铜板还是44块铜板
  • 1.4 马国贤是耶稣会士吗
  • 1.5 传教士在北京的西堂是马国贤所建吗
  • 1.6 马国贤来中国的具体原因
  • 1.7 马国贤来华的路线
  • 1.8 马国贤是否参与了“西洋楼”的设计建造
  • 2 马国贤来华背景
  • 2.1 欧洲的扩张和传教士来华
  • 2.2 中国礼仪之争
  • 3 马国贤的中国之行
  • 3.1 马国贤来中国之前的经历
  • 3.1.1 加入教会
  • 3.1.2 调解纠纷
  • 3.1.3 前往中国传教
  • 3.1.4 亲历英国王室纠纷
  • 3.1.5 印度见闻
  • 3.2 马国贤与多罗
  • 3.2.1 多罗与中国礼仪之争
  • 3.2.2 多罗举荐马国贤
  • 3.3 马国贤与中国美术
  • 3.3.1 马国贤入宫画画
  • 3.3.2 铜版画《避署山庄三十六景图》
  • 3.3.3 《避署山庄三十六景图》与欧洲18世纪中国园林热
  • 3.3.4 马国贤与《皇舆全览图》
  • 3.3.5 马国贤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 3.4 马国贤与中国礼仪之争
  • 3.4.1 相机传教
  • 3.4.2 坚守教皇禁约和天主教义
  • 3.4.3 与耶稣会士的矛盾
  • 3.4.4 与亲耶稣会士的中国官员之矛盾
  • 3.4.5 与反天主教的中国官员之斗争
  • 3.5 马国贤与德理格
  • 3.5.1 马国贤与德理格传教之分歧
  • 3.5.2 嘉乐使华时的马国贤与德理格
  • 3.6 马国贤与伊兹玛依洛夫使华
  • 3.6.1 朝贡外交与华夏中心意识
  • 3.6.2 朝贡外交与伊兹玛依洛夫使华
  • 4 马国贤眼中的康熙皇帝
  • 4.1 残暴奢侈、利用传教士
  • 4.1.1 残暴奢侈
  • 4.1.2 利用传教士
  • 4.2 生活糜烂、没有海权意识
  • 4.2.1 生活糜烂
  • 4.2.2 没有海权意识
  • 4.3 学识有限,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科技发展的桎梏
  • 4.3.1 康熙之博学
  • 4.3.2 康熙促进中西文化交流,重视科技人才和从国外回来的人才
  • 4.3.3 康熙努力引进传播西学
  • 4.3.4 康熙与《康熙几暇格物编》
  • 4.3.5 西方人对康熙勤奋博学的赞美
  • 5 马国贤的中国观
  • 5.1 幅员辽阔、物产丰富
  • 5.1.1 马国贤之前的西方人对中国地大物博的记录
  • 5.1.2 马国贤对中国地大物博的记录
  • 5.2 人口众多、水土流失严重
  • 5.2.1 人口众多
  • 5.2.2 水土流失严重
  • 5.3 中国百姓贫穷、社会保障制度落后、社会治安差
  • 5.3.1 马国贤之前的西方人对中国人生活安逸和中国社保制度的赞美
  • 5.3.2 马国贤对中国百姓困苦状况、社保制度落后的揭露及对中国社会治安的印象
  • 5.4 政府专制、官员腐败
  • 5.4.1 马国贤之前的西方人对中国政府和官员的赞美
  • 5.4.2 马国贤眼中的中国政府和官员
  • 5.5 礼教吃人、摧残女性
  • 5.5.1 马国贤之前的西方人对中国礼教的赞美
  • 5.5.2 马国贤眼中的中国礼教
  • 5.6 科技落后、迷信盛行
  • 5.6.1 早期来华的西方人和耶稣会士对中国科技和迷信的看法
  • 5.6.2 马国贤对中国科技落后、迷信盛行的揭露
  • 5.7 马国贤的中国观与欧洲18世纪中国热
  • 5.7.1 中国热在欧洲的兴起和发展
  • 5.7.2 马国贤的中国观对孟德斯鸠的影响
  • 5.7.3 马国贤的中国观与欧洲中国热的降温
  • 6 马国贤与那不勒斯中国学院
  • 6.1 那不勒斯中国学院的起源
  • 6.1.1 马国贤对在华传教的看法
  • 6.1.2 那不勒斯中国学院的雏形
  • 6.2 马国贤与雍正禁教
  • 6.2.1 雍正对天主教的敌视
  • 6.2.2 苏努事件和穆敬远奉件
  • 6.2.3 雍正禁教与马国贤离华
  • 6.3 马国贤与中国学生及中国学院
  • 6.3.1 返欧途中中国学生之磨难
  • 6.3.2 马国贤与那不勒斯中国学院
  • 6.3.3 鼓励中国学生
  • 6.3.4 谷文耀、殷若望、黄巴桐和吴露爵
  • 7 那不勒斯中国学院的发展
  • 7.1 中国学院的中国学生
  • 7.2 中国学院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
  • 7.3 在欧洲的中国学院学生
  • 7.4 中国学院与意大利汉学
  • 7.5 中国学院对中国天主教的贡献
  • 8 结语
  • 中外译名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象出版社[J]. 编辑学刊 2020(03)
    • [2].刊影流年[J]. 寻根 2019(01)
    • [3].大象出版社[J]. 读书 2017(12)
    • [4].大象出版社[J]. 读书 2017(06)
    • [5].大象出版社[J]. 读书 2017(09)
    • [6].大象出版社[J]. 读书 2017(10)
    • [7].大象出版社[J]. 读书 2017(11)
    • [8].大象出版社[J]. 全国新书目 2019(01)
    • [9].大象出版社“国际汉学研究书系”书目[J]. 国际汉学 2011(01)
    • [10].大象出版社[J]. 出版人 2014(10)
    • [11].那些人,那些书[J]. 读书文摘 2009(11)
    • [12].对话耿相新:产业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理想[J]. 出版参考 2008(27)
    • [13].综合性图书[J]. 全国新书目 2010(20)
    • [14].《寻根》[J]. 大众考古 2014(12)
    • [15].传统教育出版的融合发展探究——以大象出版社考试与教学测评服务系统为例[J]. 出版广角 2018(11)
    • [16].书讯[J]. 鲁迅研究月刊 2016(11)
    • [17].《中国三十大发明》[J]. 杭州(周刊) 2018(30)
    • [18].浅谈《中国三十大发明》书籍设计[J]. 全国新书目 2019(11)
    • [19].《安阳鄣邓》简介[J]. 考古 2013(08)
    • [20].寻根[J]. 钟山风雨 2018(01)
    • [21].寻根2013年第3期要目[J]. 钟山风雨 2013(03)
    • [22].《寻根》[J]. 钟山风雨 2013(06)
    • [23].关于推动POD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 数码印刷 2009(10)
    • [24].尋根[J]. 钟山风雨 2018(05)
    • [25].宋代禪僧詩整理與研究的重要收穫——讀《宋代禪僧詩輯考》[J]. 中华文史论丛 2013(01)
    • [26].寻根[J]. 钟山风雨 2013(05)
    • [27].综合性图书[J]. 全国新书目 2010(14)
    • [28].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J]. 寻根 2018(05)
    • [29].潜龙(下)[J]. 武侠故事 2012(21)
    • [30].尋根[J]. 钟山风雨 2019(01)

    标签:;  ;  ;  ;  

    清初来华传教士马国贤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