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血清Aβ水平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作用的研究

脑梗死患者血清Aβ水平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作用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脑梗死是一种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疾病,尽管目前在脑梗死的预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其发病率和致死率仍高居不下。β淀粉样蛋白(Aβ)是Alzheime病(AD)脑老年斑的主要成分,Aβ(主要是Aβ40.Aβ42)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产生,Aβ是导致AD脑神经元损害的始动因子,Aβ可通过兴奋毒途径引起细胞损伤,包括谷氨酸(Glu)增多,N一甲基一D一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激活,细胞内Ca2+超载等。Aβ与AD脑的炎症过程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缺血性脑损伤时Aβ和βAPP水平发生变化,但对脑梗死过程中Aβ水平的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对各种致病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仍然不十分清楚。针对脑梗死病理生理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干预的脑保护剂的应用对于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许多脑保护剂在动物实验中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但在临床研究时却发现此类药物多数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寻求安全、有效、可应用于临床的脑保护剂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抗兴奋毒及抗氧化等作用。研究证实,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AD的患病率。细胞及动物实验表明胆固醇与βAPP的代谢有关,他汀类药物可直接影响βAPP的代谢过程进而改变Aβ水平。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提示其可能具有脑保护作用,可能对缺血性脑卒中有益。但目前尚缺乏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报道。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后的血Aβ40、Aβ42、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进行检测,在入院时及3个月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探讨脑梗死患者血Aβ40、Aβ4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他汀类药物对前述指标及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健康对照者及脑梗死常规治疗组,他汀治疗组。脑梗死患者符合入组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病程在2周以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他汀治疗组(静脉均连续用药15 d,口服均连续用药3个月)。常规组治疗方案为血小板抑制剂,脑保护剂及改善脑循环药物;他汀组治疗方案为:常规组治疗方案加他汀类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片20 mg/d,睡前口服)。脑梗死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3月分别采清晨空腹12小时后静脉血检测以下指标,正常对照组下述指标仅检查1次。采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Aβ40、血清Aβ42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进行如下检测:酶法检测血清TC及TG水平,终点法检测血清LDL水平。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Barthel指数(BⅠ)记分法对入选患者在入院时(NIHSSI,BⅡ)及3个月时(NIHSS2,B12)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应用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的显著性水准为P<0.05。结果:1、常规治疗组与他汀治疗组入院时及入院一周后的血清Aβ4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β4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以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Aβ40(42)水平为因变量,年龄、Aβ42(40)水平及NIHSS,BⅠ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为患者的年龄、病程、血清Aβ42(40)水平及NIHSS,BⅠ均对血Aβ40(42)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P<0.0 1)。血清Aβ40水平与年龄、血清Aβ42水平、BⅠ呈负相关(P<0.05-P<0.01),与NIHSS呈正相关(P<0.05-P<0.01)。2、他汀组治疗后各组较治疗组均有TC及LDL-C水平显著下降(P<0.01),他汀组还有TG水平的显著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他汀组的TC,LDL-C下降显著(P<0.01)。两组患者3个月后血Aβ40、Aβ42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别。他汀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例数少且表现轻微。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β40水平升高,血清Aβ42水平降低。血清Aβ40水平与血清Aβ42水平及患者的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血清Aβ42水平与患者的年龄呈显著正相关。血清Aβ40水平患者的病程呈显著正相关,血清Aβ42水平与患者的病程呈显著负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Aβ40水平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性及预后,血清Aβ40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2.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脂作用以外,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血清Aβ40,增加Aβ42水平,但未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目前关于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增加研究病例数,探讨不同给药剂量及不同疗程的疗效都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论文目录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中英文缩写词对照
  • 四、论文主体
  • 1.前言
  • 2.对象与方法
  • 3.结果
  • 4.附图
  • 5.讨论
  • 6.结论
  • 7.参考文献
  • 8.文献综述
  • 五、致谢
  • 六、在学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他汀类药物使用:地域性很强[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9(34)
    • [2].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现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3)
    • [3].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人的疗效和安全性[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02)
    • [4].他汀类药物用于动脉粥样硬化一级预防的讨论[J].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01)
    • [5].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肝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05)
    • [6].他汀类药物临床使用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04)
    • [7].他汀类药物对70例肺栓塞患者预后的影响[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11)
    • [8].他汀类药物肝脏安全性的研究进展[J]. 肝脏 2019(02)
    • [9].他汀类药物抵抗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9(04)
    • [10].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 2019(07)
    • [11].某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的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18)
    • [12].不要害怕他汀类药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9(31)
    • [13].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J]. 双足与保健 2017(22)
    • [14].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 2018(18)
    • [15].胆固醇水平正常,有必要服用他汀类药物吗?[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1(01)
    • [16].他汀类药物新策略:你是否应该服用一种?[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4(07)
    • [17].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4(19)
    • [18].关于他汀类药物的4大误解[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5(05)
    • [19].他汀类药物引起的肌肉疼痛问题:基因检测能否反映风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6(09)
    • [20].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会吃下更多的热量和脂肪[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6(07)
    • [21].他汀类药物的新看法[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6(11)
    • [22].积极应对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6(17)
    • [23].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逆转吗?[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7(03)
    • [24].与他汀类药物相互作用:常常可预防[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7(07)
    • [25].他汀类药物的新进展[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7(09)
    • [26].替代他汀类药物的补充剂引发安全性问题[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7(11)
    • [27].他汀类药物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吗?[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7(15)
    • [28].他汀类药物会影响肾功吗?[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09)
    • [29].他汀类药物不会增加癌症风险[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9(01)
    • [30].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近况[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0(04)

    标签:;  ;  

    脑梗死患者血清Aβ水平及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