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观念论文-丁为祥,刘峰存

阴阳观念论文-丁为祥,刘峰存

导读:本文包含了阴阳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阴阳,五行,自然属性,动力之源

阴阳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丁为祥,刘峰存[1](2019)在《自然·动力·信仰——阴阳、五行观念的发生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极重要的两个范畴,其起源、发展与演变的每一个环节都很复杂。二者在原发阶段分属两个系统,却都体现了事物的性质及其自然属性。"阴阳"从起初表征事物的"方位"属性转变为实体自身的"自有"属性,就成为其与"五行"合流的内在依据。"五行"则经过顺序的变化,使其生克结构趋于完备,至于"阴阳"的五行化和"五行"的阴阳化及其互映结构又促使二者成为宇宙生成的动力之源,也为董仲舒整合"阴阳五行说"提供了理论可能。董仲舒将"阴阳五行"遍在化于限皇权、施仁政,尊天道、匡人君的实践过程中,并赋予"阴阳"以善恶的属性,终于使"阴阳五行"成为儒家仁德政治的规训律则、人世伦常的价值信仰。(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黎小龙[2](2019)在《阴阳五行与两汉华夷和边疆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阴阳五行观与华夷观念发源于先秦,二者的结合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并在汉昭、宣帝时得以深化和拓展,至东汉班固《汉书》呈现系统性和体系化。两种思想观念的结合中,渐进形成以天人感应思想为核心的阴阳灾异说和以"天行有常"为核心的"阴阳之运"说。西汉武帝以降的两汉时期,两说并存,为历代汉帝朝臣和文人笃信及运用,各持一说,为其现实的政治服务,对两汉社会和国家治理,以及边疆与民族关系的处理产生极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傅锡洪[3](2018)在《宋代理学鬼神论的形成——以朱子“阴阳之灵”的观念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子《中庸章句》里的"阴阳之灵",集中体现了理学家解释"鬼神"的思路。一方面:"阴阳"构成了限定,意味着不存在阴阳之气以外的鬼神,由此理学家否定了佛教和世俗所谓能够轮回转世的鬼神。另一方面,"阴阳"又构成指点,即理学家借由事物运动变化的现象,指点使其所以如此的力量。"灵"既指凡是阴阳之气都具有的能动性,又指唯有固定形质以外的气才具有的能动性。"灵"指属性的同时,也指具此属性的气或具体物。作为祭祀对象的鬼神,包含在上述"灵"的含义当中。理学家以"灵"的观念说明祭祀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党圣元[4](2017)在《先秦阴阳五行文化中的“和合”美学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阴阳五行文化,系上古先民建构的一种关于宇宙万物普遍性法则的系统结构理论,并且逐渐成为阐发宇宙叁才之道、建构整体意义世界的解释框架。当古人以阴阳五行解释框架来认知审美实践活动时,便形成了先秦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文化底蕴的"和合"美学观念。先秦时期的阴阳五行文化及其"和合"美学观念,对于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文学理论、艺术创作,尤其是音乐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文艺思想对于美与善、文与质、乐与悲、物与欲、音与心、礼与乐等关系的认识,都集中体现了先秦阴阳五行文化中的"和合"美学观念。(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李震[5](2017)在《先秦阴阳五行观念的政治展开:以稷下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阴阳五行观念深刻地形塑了中国古代政治的气质取向。在先秦,阴阳和五行原本彼此独立,各自经历了长期的意义演变进程,从自然话语一步步转为人事政治的法则,政治意涵不断丰富、增强并固定化,最终在稷下学中实现了融合。五行观念的一支与阴阳观念合流,形成了《管子》四时教令的体系,在哲学上实现了对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恰当安顿;另一支则催生出邹衍的五德终始理论。阴阳五行影响下的稷下政治学说,构成了先秦政治哲学的重要形态。(本文来源于《管子学刊》期刊2017年03期)

王硕[6](2017)在《生活儒学视域下的佛教阴阳观念与判教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各位学者,大家好!我写的这篇文章,开个玩笑说,具有"战略突破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黄老师"生活儒学"的叁级架构,借鉴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与老子道家哲学(海德格尔自己也借鉴了老子道家),黄老师又提出了"中国正义论"。但是,如果我们的研究总是在"儒学""海德格尔""老子""中国正义(本文来源于《当代儒学》期刊2017年01期)

石双华[7](2017)在《《周易》中的女性观念——从阴阳、乾坤论两性观念的形而上学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易》一书中的阴阳观念多被讨论,与万物相关涉,但是其对于两性的分析却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周易》对女性的定位。《周易》中的阴阳观念是如何与现实中的两性定位和差异相关联的,乾坤两卦如何与男女之意相关,《周易》的编纂者其性别定位是什么,以及《周易》中的女性形象的特点是如何展现的,这些内容都值得我们审视探究,以古代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来分析现实中的两性问题。(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马振[8](2017)在《基于阴阳五行观念下,枢机藏象经脉理论的实质及其探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内经》枢机理论的研究,结合先秦至两汉藏象经脉体系发展与完善这一时代主线,以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背景下,梳理清楚枢机理论的源流演变脉络,从而对《伤寒论》丰富的枢机理论提供原典支撑,对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运用文献学、历史学、哲学和发生学等方法,对枢机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阶段性解读和规范化定位,系统的诠释藏象经脉理论的发展趋势与历史沿革。结果:枢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藏象经脉理论历史演变的一个缩影;藏象经脉理论框架的建构是以体察天地、顺应四时的人文情怀和严密的数理体系为主要因素;藏象经脉理论的衰落反映出医学经典思维的丢失。结论:对枢机理论的研究能够揭示藏象经脉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揭示阴阳五行哲学观与天人合一医学理念内在的逻辑与联系;《伤寒论》“方”思想与《内经》四时五行观具有内在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29)

黄帅[9](2017)在《“阴阳”观念与结构主义之“结构”比较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阴"和"阳"的观念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对核心概念,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思潮,并随即贯穿于各个学科领域,两者产生于不同的文化体系,都可以说是内容宽泛,体系繁杂,但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有整体性、转换性、调节性叁种共通的特性。(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7年03期)

张倩云[10](2016)在《西汉阴阳灾异“节”观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武帝以降,以董仲舒天人感应、阴阳刑德说为基础的灾异论不断完善,灾异思想自宣元之际开始大行其道。值得注意的是,遵循四时节律的阴阳灾异论与为政不节制的谴告思想,汉初文景时代已有之,这一点从汉简及百家学说中均可得明证。(本文来源于《平顶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阴阳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阴阳五行观与华夷观念发源于先秦,二者的结合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并在汉昭、宣帝时得以深化和拓展,至东汉班固《汉书》呈现系统性和体系化。两种思想观念的结合中,渐进形成以天人感应思想为核心的阴阳灾异说和以"天行有常"为核心的"阴阳之运"说。西汉武帝以降的两汉时期,两说并存,为历代汉帝朝臣和文人笃信及运用,各持一说,为其现实的政治服务,对两汉社会和国家治理,以及边疆与民族关系的处理产生极大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阴阳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丁为祥,刘峰存.自然·动力·信仰——阴阳、五行观念的发生学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黎小龙.阴阳五行与两汉华夷和边疆观念[J].民族研究.2019

[3].傅锡洪.宋代理学鬼神论的形成——以朱子“阴阳之灵”的观念为中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党圣元.先秦阴阳五行文化中的“和合”美学观念[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5].李震.先秦阴阳五行观念的政治展开:以稷下为中心[J].管子学刊.2017

[6].王硕.生活儒学视域下的佛教阴阳观念与判教问题[J].当代儒学.2017

[7].石双华.《周易》中的女性观念——从阴阳、乾坤论两性观念的形而上学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

[8].马振.基于阴阳五行观念下,枢机藏象经脉理论的实质及其探源[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

[9].黄帅.“阴阳”观念与结构主义之“结构”比较初探[J].山西青年.2017

[10].张倩云.西汉阴阳灾异“节”观念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

标签:;  ;  ;  ;  

阴阳观念论文-丁为祥,刘峰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