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寮塘乡中心小学343200
摘要:朗读不仅是一种语文学习形式,更是一种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将课本中的内容用标准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实现信息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朗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改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朗读教学对于整体语文教学而言意义是重大的。朗读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很有益处的,学生通过朗读可以启迪自己的心智,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良好的阅读还能够培养学生好的语感,有助于学生对一些字词的记忆,本文主要围绕着朗读教学展开如下几点探究:
一、使用多种方法去朗读
为了提高朗读的效率,首先需要把默读、熟读以及诵读结合起来。例如,在朗读《桂林山水》这一课时,为了突出朗读的效果,可以借助配乐的形式指导朗读。在启发式朗读过程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在讨论式朗读过程中,通过鼓励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独特见解。在探究一些叙事为主的文章时,通过扮演角色的形式,促使学生体验课本的真情实感。朗读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学生主动去想象、联想,把他们的创造力激发出来,进而再收到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效果。在每教学一篇课文时,语文教师都有义务带着充沛的情感指导学生去朗读,为学生做好榜样,便于提高他们朗读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这样的教学也有助于达到提高精神文化以及语文素养的要求。
二、精读中领悟,重在“巧”
有效的朗读重在一个“悟”字上面。悟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通过阅读与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然后再仔细去咀嚼语言文字的味道,用悟去体验语言文字的内涵。其中,学生的这个悟则需要语文教师的巧妙、适时的引导,因为小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需要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点拨、引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细细去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让学生有意识地揣摩文章谋篇布局、立意构思的独特之处,深入探究并且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教师的点拨应该以学生的读作为根本,以学生自己的领悟为主的,教师的“点拨”必须“点”在关键处,要“拨”开学生的疑难之处,这样的指导才能效果百倍。
例如,在分析《小鹿的玫瑰花》这篇文章时,在组织学生初步分析了课文内容后,教师就可以问学生: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们统一回答没有白栽。但是,当笔者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漂亮,这一回答也能够看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如果这时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学生肯定也会理解,但是这种理解则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缺乏自身独有的感受与体会,也很容易被学生忘记。为此,笔者并没有立刻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是指导学生以“读”为主,让学生通过朗读自己去找一找文章中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且鼓励他们展开自己合理的想象,想象着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话呢?还有哪些动物呢?他们又会说些什么话呢?之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教师还可以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通过角色表演的形式去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角色当中,从扮演角色当中,从小动物的角度去体会感受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有助于学生深刻地去体会“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是能够得到快乐的。”这句话的真谛。学生通过朗读得到的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三、多种朗读形式合理运用,提高朗读的效率
语文朗读教学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说齐读、范读、领读;或者是轮读、表演读;也可以是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等等。具体采用哪一种朗读形式进行朗读,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教学需要选择,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的,其中,范读指导则是必不可少的。鉴于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的优势,教师适时的范读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的范读要能够以情感人,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把学生朗读的激情激发出来。
抓好朗读教学,抓好朗读训练,让语文课堂都充满着读书声,在朗读教学中,要坚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在读中整体去感知,在读中也要有所感悟,在读中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在读中也要受到情感的良好熏陶”。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教学中也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有效指导,立足于课文的感情基调等多项具体策略,及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点拨,为学生提供最好的帮助。通过语文教师的耐心有效的指导,再加上小学生自身不懈的努力,认真开始朗读训练,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在朗读中去领悟文章的内涵,笔者相信最终一定也会收到较好的朗读效果的,让语文课堂充满着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