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今生颗石藻(living coccolithophores或living coccolithophorid)是一类在全球海洋中广泛分布的海洋微型浮游植物,它们在海洋浮游植物功能群落中是一类极其重要的钙化生物类群,也是海洋中生源无机碳的重要来源,并且在海洋的碳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今生颗石藻由于快速增殖而发生水华的过程中能够释放大量的具有挥发性的二甲基硫(DMS)和丙烯酸(acrylic acid),它们是影响气候变化,特别是引起区域性环境效应(温室效应)的关键性物质。因此,对于中国近海的今生颗石藻群落分布和生态学的调查研究将对中国海的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9年对中国黄东海海域夏季(7月20日至9月1日)与冬季(12月23日至2月5日)的两个季度月的今生颗石藻群落与分布进行的调查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今生颗石藻的物种组成、细胞丰度、优势种、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今生颗石藻的水柱积分丰度分布等,力求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我国黄东海海域今生颗石藻的群落特征与地理分布情况。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09年夏季,中国黄东海海域调查区共发现21种今生颗石藻,其优势物种分别为赫氏艾密里藻(Emiliania huxleyi)、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纤细伞球藻(Umbellosphaera tenuis)和深水花球藻(Florisphaera profunda)。在此次调查中,计算出的今生颗石藻细胞丰度在0.23-17.62×103cells/L之间,平均值为2.84×103 cells/L。整个调查区内的大部分站位均是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占有较高的相对细胞丰度,其丰度值分别达到了36.77%和32.90%。这两种藻的分布基本上刻画了整个夏季黄东海海域今生颗石藻群落的分布情况,它们多分布于35m和50 m的水层中,而且集中在调查区的北部和南部。与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的分布不同,深水花球藻(F. profunda)多分布于50 m以深至200 m的水层中,特别是在调查区西北部和东南部海域50~75 m的水层中分布较多。纤细伞球藻(U. tenuis)则多集中在调查区北部海域的25 m水层中。夏季调查区今生颗石藻水柱积分丰度在1.02×104~1.08×106 cells/m2之间,平均值为1.97×105cells/m2,高值区出现在调查区的南部。2009年冬季,中国黄东海海域调查区共发现20种今生颗石藻,其优势物种分别为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深水花球藻(F.profunda)和纤细伞球藻(U. tenuis)。在此次调查中,计算出的今生颗石藻的细胞丰度在0.12-35.35×103cells/L之间,平均值为3.84×103cells/L。同夏季相比,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所占的的相对细胞丰度值更高,为42.97%,而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所占的比例与夏季基本一致,为32.06%,深水花球藻(Fprofunda)的细胞丰度超过纤细伞球藻(U. tenuis)而位列第三。冬季调查区的赫氏艾密里藻(E. huxleyi)和大洋桥石藻(G oceanica)的细胞丰度分布依然占有绝对优势,它们较多的分布于50 m至75 m的水层中。而深水花球藻(F. profunda)则多分布于50 m至以深的水层中。冬季调查区今生颗石藻水柱积分丰度值在7.82×103-19.12×105 cells/m2之间,平均值为2.39×105 cells/m2,高值区出现在调查区的中部和东部。本文分别从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对我国黄东海海域今生颗石藻的群落分布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对调查海域内的上层水体(0~200 m)中今生颗石藻的细胞丰度、优势种、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水柱积分丰度分布及其分布特征等进行了研究,丰富了我国近海海域对于今生颗石藻生态群落分布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中国海的碳循环、碳通量以及相关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4年春季东海现生颗石藻群落分布及环境影响[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2)
- [2].颗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抗捕食特征[J]. 生态学报 2016(02)
- [3].南海北部夏、冬季今生颗石藻分布[J]. 海洋学报 2015(12)
- [4].夏季南海西部今生颗石藻[J]. 海洋与湖沼 2011(02)
- [5].颗石藻室内培养及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4(11)
- [6].海洋中的精灵海灵——颗石藻[J]. 化石 2014(01)
- [7].中国近海今生颗石藻物种多样性初步研究[J]. 生物多样性 2011(06)
- [8].低温和高温下颗石藻(Pleurochrysis sp.)种群生长特征及生化变化[J]. 生态学报 2008(06)
- [9].颗石藻颗石粒形态的原子力显微观测方法:以赫氏艾密里藻为例[J]. 生物多样性 2016(07)
- [10].颗石藻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 2012(02)
- [11].氮限制和海洋酸化对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 NIWA1108生理指标的交互影响[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19(04)
- [12].颗石球缓解紫外辐射对颗石藻光合作用的胁迫[J]. 水生生物学报 2016(05)
- [13].颗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形成休眠体的环境诱因分析[J]. 海洋与湖沼 2010(06)
- [14].颗石藻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的研究现状[J]. 河北渔业 2019(02)
- [15].西菲律宾海26万年来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证据[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03)
- [16].山东半岛沿岸颗石藻化石的长期记录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J]. 渔业科学进展 2019(05)
- [17].2010秋季东海今生颗石藻的空间分布[J]. 生态学报 2013(01)
- [18].一种颗石藻水华种的特征界定[J]. 水生生物学报 2008(06)
- [19].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晚第四纪颗石藻属种变化及对环境演化的响应[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04)
- [20].黄东海夏、冬季颗石藻群落及其分布研究[J]. 海洋科学 2016(02)
- [21].季风影响下北部湾颗粒无机碳浓度时空变化特征[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5(03)
- [22].全球气候变化下的海洋颗石藻生理生态学响应研究进展[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6)
- [23].南海北部晚第四纪颗石藻生产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04)
- [24].南海北部和西菲律宾海颗石藻种群特征及差异[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7(03)
- [25].琼东海域今生颗石藻群落研究[J]. 海洋学报 2015(12)
- [26].末次冰消期以来苏拉威西海颗石藻化石记录与古海洋变化[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04)
- [27].东海陆架区的颗石藻[J]. 渔业科学进展 2013(03)
- [28].长江三角洲DY03孔颗石藻及沉积环境浅析[J].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2(02)
- [29].中全新世以来南冲绳海槽古生产力变化的颗石藻化石证据[J]. 科学通报 2012(26)
- [30].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南部千年尺度的古海洋学[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