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食货典》史学研究

《通典·食货典》史学研究

论文摘要

《通典·食货典》是留存至今一部较早的经济制度史著作,开启了史学新体例。前人对《通典》的研究多从整体上对其进行价值界定,鲜有对《食货典》的专题研究。本文在前人对《通典》研究的基础上,从史学史的角度,致力于《食货典》专题研讨,力求从历史观、史学贡献、史学方法三个方面,解读《食货典》的史学价值和杜佑的史学思想。在历史观上,本文从《食货典》梳理了三个层面。首先,突出的表现为朴素的唯物史观。在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上,重视人类社会自身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总结,亦即重视“人事”活动的历史总结,立足于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借鉴史学的思想。其次,杜佑重视社会经济的历史观十分突出。杜佑将《食货典》置于全书之首,并且明确表达了重视“足衣食”的历史观,显示其对于经济基础与国家(即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一种自觉认识,这是进步的历史观,是继承管子、司马迁等政治家、史学家之后,在历史学领域重视经济的朴素唯物史观的表现。再次,体现了重视人口(生产力)和土地(生产资料的主要资源)的经济史观。在史学贡献方面,《食货典》编纂了中国古代经济制度通史,体现了古代史学新贡献。本文重点论述《食货典》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线索。土地,是封建国家最大的资源,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是重要的生产力资源。土地和人口是经济基础领域两项重大的经济成分,《食货典》记载了这方面的重要内容,留下了第一部中国土地制度史和第一部中国人口史。《食货典》同时总结了社会经济领域其它各种重大经济专题,例如税赋、货币、交通、盐铁、榷酤等,为农业、手工业、财政赋税、货币、建置“常平、义仓”等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线索,不仅提供了历史的镜子,也留下了“第一部中国古代赋税史”和“第一部中国钱币史”。清代“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分类中,创“政书”类,首列杜佑《通典》,亦即被视为新的“政书体通史”的著述形式;此外,在史料学上也有重要贡献。在史学方法方面,重点论述了《食货典》史法方面的鲜明特色。述论结合;撰、注兼用;详近略远;以类相从、分卷撰述、纵向贯通等灵活多样的史法,为《通典》及其《食货典》带来了翅膀,得以传世行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通典》研究的历史回顾
  • 1、关于杜佑及其《通典》的研究
  • 2、近现代学者关于《通典》性质的研究
  • 3、关于杜佑历史观和史法的研究
  • 4、关于杜佑《食货典》的研究
  • 二、选题的意义和本文的视角
  • 1、选题的意义
  • 2、本文视角与研究重点
  • 第二章 《食货典》的历史观
  • 一、重视"人事"的历史观
  • 1、"征诸人事"的治史思想
  • 2、"将施有政"的借鉴思想
  • 二、重视社会经济的历史观
  • 1、首撰中国经济史《食货典》
  • 2、《食货典》置于全书之首
  • 三、重视土地和人口的经济史观
  • 1、重视历代土地制度史的总结
  • 2、重视人口发展的历史总结
  • 第三章 《食货典》的史学贡献
  • 一、历代田制的系统总结
  • 1、第一部中国土地制度史
  • 2、总结历代土地制度的得失
  • 3、"水利田"的总结
  • 二、历代人口的系统总结
  • 1、总结历代人口制度的得失
  • 2、促进人口增长的思想
  • 3、"丁中"人口的总结
  • 4、乡党、土断与版籍的总结
  • 三、历代赋税的深刻总结
  • 四、历代货币的历史总结
  • 1、系统总结了历代货币的历史
  • 2、历代货币的得失的总结
  • 3、货币制度与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结
  • 第四章 《食货典》的史学方法
  • 一、开启政书体的经济通史
  • 二、广泛征引史料
  • 三、《食货典》的编纂特色
  • 1、编撰和自注结合
  • 2、详近略远
  • 3、重视总结前辈经济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和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食货》与食货学派研究综述[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10)
    • [2].浅析食货派的史学影响[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4(02)
    • [3].由盛转衰:食货派史学研究探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4].试论食货派的史学地位[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3(05)
    • [5].食货派的崛起原因探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 [6].“食货”学派的基本特征研探[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7].《食货》半月刊的史学述评[J]. 财经政法资讯 2015(03)
    • [8].“食货派”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特点[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 [9].重新估定史学研究的现世价值——读《“食货派”史学研究》[J]. 知识窗(教师版) 2016(01)
    • [10].评“食货学派”的理论基础——以陶希圣的“社会史观”为探讨对象[J]. 学术交流 2016(02)
    • [11].“食货派”的史学理论与方法[J]. 史学史研究 2010(01)
    • [12].《食货》与中国社会形态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8(10)
    • [13].《食货》简析[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3)
    • [14].食货星球:让“吃货”更识货[J]. 金融经济 2018(07)
    • [15].“均平”的学说形成与制度设计[J]. 天中学刊 2017(04)
    • [16].从食货之学到社会经济史——社会史论战对中国经济史学的催生和形塑[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7].从食货之学到经世之学——中国经济史学科的百年历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 [18].从清政府的经济干预谈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独特的“食货”之路》[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01)
    • [19].吕旭萍:去赶一个美食的市集[J]. 新青年(珍情) 2018(06)
    • [20].自然灾害与宋代流民问题——侧重官方灾前预防、灾后救助措施的考察[J]. 宜宾学院学报 2010(09)
    • [21].高三历史复习中材料题的现状、定位、重构[J].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2(02)
    • [22].宋代救荒中的赈济、赈贷与赈粜[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3].管子的食货思想论析[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4(04)
    • [24].浅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与“论”纠结——以陶希圣与《食货》杂志为例[J]. 晋阳学刊 2013(06)
    • [25].《西游记》神魔叙述的“食货”结构形态[J]. 南都学坛 2009(03)
    • [26].美食在御,莫不静好——刁小洲和夜小梦的广州吃货之旅[J]. 明日风尚 2015(13)
    • [27].唯物史观与实验主义——民国学界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探索[J]. 齐鲁学刊 2012(05)
    • [28].试论中国古代食货法的存在及意义[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4)
    • [29].南宋商税违法征收现象初探[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标签:;  ;  ;  ;  ;  ;  

    《通典·食货典》史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