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南京青奥会筹备报道分析

《扬子晚报》南京青奥会筹备报道分析

论文摘要

2014年8月中旬,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召开。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又一奥林匹克运动会择址中国。本文以《扬子晚报》2009年2月3日至2013年2月28日期间对南京青奥会筹办的新闻报道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法、抽样调查法,对报道的议题、图片、体裁、特刊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和纵向对比,并用图表的方式展示《扬子晚报》青奥会筹备报道的总体概况及特征。研究分析表明,随着南京青奥会的临近,《扬子晚报》对青奥会的筹备报道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新闻报道的议题逐渐增多,主题日渐丰富;充分利用特刊在信息量以及数量上的优势,增强了新闻的厚重感和可读性;活动策划丰富,注重读者参与,报纸的互动性增强;报纸版面编排得体,导向明晰;运用多种体裁和手段,报道受众关注的“新闻点”。总体来说,《扬子晚报》为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召开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但同时,研究发现,该报在报道方式的选择上较为单一,以消息类报道为主;调查报道、评论类报道等深度报道不足,新闻精品意识不足,舆论引导能力有待加强。青奥会不仅是一项专为青少年设立,展示青少年运动竞技水平的体育赛事,而且还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为各国政治、经济提供交流的平台。《扬子晚报》作为江苏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做好青奥会宣传报道,应当注重记者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化水平;开拓报道视野,加强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报道;丰富报道内容,开辟专栏,增加对青奥会的解读;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扩宽报道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青奥会筹备报道分析研究综述
  • (一) 北京奥运会报道相关研究
  • 1、纸质媒体:深度报道,突出人文关怀
  • 2、电视媒体:机遇和挑战并存
  • 3、网络媒体:全面系统,方便快捷
  • (二) 青奥会媒体报道相关研究
  •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1、时间界定
  • 2、分析单位的界定——则
  • 3、样本选取原则
  • (二) 研究方法
  • 1、个案研究法
  • 2、统计分析法
  • 3、内容分析法
  • 第二章 《扬子晚报》青奥筹备报道的概况与分析
  • 一、整体概况:内容充实,报道丰富
  • 二、议题设置:运用新闻价值规律,精心选题
  • (一) 议题分类
  • (二) 议题集中,本地活动成报道首选
  • (三) 议题由少到多,逐渐细化
  • 三、特刊报道:精心策划,重点突出
  • (一) 内容充实,可读性强
  • (二) 编排得体,风格新颖
  • (三) 触角深,视野广
  • 四、新闻写作:利用多种手法,突出新闻重点
  • (一) 标题制作实题化
  • (二) 利用特写还原新闻现场,增强传播效果
  • (三) 叙事方式多样
  • 五、体裁:运用多种体裁和手段,报道受众关注的“新闻点”
  • (一) 以消息类报道为主
  • (二) 图片激发受众阅读兴趣,增强了版面美感
  • (三) 努力贴近受众,提升新闻价值
  • 第三章 《扬子晚报》青奥筹备报道的得失及其建议
  • 一、《扬子晚报》青奥会筹备报道的成功之处
  • (一) 设置核心议题,积极引领受众
  • (二) 活动策划丰富,内容详实厚重
  • (三) 全民参与青奥,互动性增强
  • (四) 版面编排得体,导读功能明显
  • (五) 善于挖掘体育背后的故事,增强新闻可读性
  • 二、《扬子晚报》青奥会筹备报道不足之处
  • (一) 报道方式单一化,缺乏深度报道
  • (二) 举办青奥会对南京城市影响的分析不足
  • (三) 舆论引导能力有待加强
  • (四) 新闻精品意识不够
  • 三、城市奥运赛前筹备报道及今后赛事报道的建议
  • (一) 城市奥运赛前筹备报道的建议
  • 1、强化新闻报道的服务功能
  • 2、开辟专栏,聘请专家解读奥运
  • 3、回顾历届奥运,唤起受众回忆
  • (二) 城市奥运赛事报道的建议
  • 1、拥有受众意识,做好采访准备工作
  • 2、加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趣味性
  • 3、提高体育新闻报道的专业化水平
  • 4、拓宽宏观视野,注重新闻策划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扬子晚报》南京青奥会筹备报道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