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寻找针刺促进脊髓损伤修复发生的相关蛋白,比较部分背根节切除并针刺7天后大鼠脊髓蛋白质组与损伤组、假手术对照组的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探讨针刺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6只;损伤组大鼠切除双侧L1—L4和L6背根节,保留L5背根节作为备用背根;针刺组大鼠在损伤组的基础上加针刺L5背神经分布范围内的“足三里”和“悬钟”、“伏兔”和“三阴交”两组穴位,连续针刺7天,每天1次。动物存活7天后,分别提取三组动物脊髓总蛋白,测定浓度。采用双向电泳技术纯化分离出大鼠脊髓内的蛋白质;应用2-DE图谱分析软件PDquest分析出三组间双向电泳图谱中表达差异蛋白质;采用质谱技术检测出筛选的重点差异蛋白质的肽指纹图;应用生物信息学进一步鉴定这些蛋白质。[结果]:1)获得重复性较好的双向电泳图谱,经PDquest及质谱分析鉴定,初步筛选出十二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这些差异蛋白点从一到十二号依次为钙调蛋白、S期激酶相关蛋白、β-突触核蛋白、β-突触核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多肽线粒体前体)、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2、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1、磷酸甘油酸变位酶、肌动蛋白解聚因子1、肽基脯氨酸异构酶A蛋白、腺苷A2a受体。2)这些蛋白质在三组间双向电泳图谱中有明显的表达差异:a)其中3、4号蛋白质为同一个物质——β-突触核蛋白。b)另有4种特异差异点,即三组间有部分缺失,只在某组出现的特异蛋白:S期激酶相关蛋白只在损伤组出现;肌动蛋白解聚因子1在假手术组无分布,损伤组新出现,针刺组下调;腺苷A2a受体在假手术组无表达,损伤组新出现,针刺组上调;而在损伤组消失的一种蛋白质——肽基脯氨酸异构酶A,在假手术组出现,并且针刺组较假手术组上调。c)另外6种蛋白质与β-突触核蛋白都是脊髓损伤后,损伤组均较假手术组下调,而针刺组较损伤组明显上调。这些蛋白分别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多肽(线粒体前体)、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2、超氧化物歧化酶1、磷酸甘油酸变位酶、β-突触核蛋白。[结论]:1)三组间2-DE图谱有一定的重复性,有部分蛋白质明显差异表达,说明针刺可以影响脊髓蛋白质的表达变化,提示表达变化的蛋白质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修复过程。2)应用双向电泳与质谱结合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可以初步了解不同干预措施后大鼠脊髓蛋白的差异表达。3)经PDquest、质谱、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推测了这12个差异蛋白的生物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