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性纤维素合成高吸油树脂的工艺条件及吸油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刘嘉佩[1](2019)在《纤维素基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海洋石油勘探和海上石油运输业发展越来越快,随之带来的石油及其衍生物的泄露问题也愈发严重。溢油事故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也严重影响着人类健康并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各国也愈发重视溢油问题并积极制定相关的应急措施。根据溢油发生的地点环境以及油污的性质,通常采用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和吸附法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处理。其中吸附法见效快,使用便捷,尤其是纤维素基吸油材料还具有成本低,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简易环保高效的方法制备纤维素基吸油材料:采用机械粉碎对纤维素基原材料进行预处理,使原材料变得蓬松,降低了结晶度提高了空隙率,然后采用涂覆法对纤维进行疏水改性,从而制备出吸附量高,油水选择性好的新型纤维素基吸油材料。本文原材料选用生活中常见的废纸板、灯心草和木屑,采用以上方法成功制备了三种吸油材料,并评价了它们的吸油性能,探究了吸油机理。主要结论如下:废纸板经过机械粉碎后,少量多次涂覆疏水剂,最佳改性剂用量为15%疏水剂I加10%疏水剂II。XRD结果表明机械处理降低了原材料的结晶度,FTIR、SEM和CA测试证实了纤维表面成功涂覆了疏水剂。以废纸板制备的吸油材料对机油的吸附量为28.12g/g,可吸附多种油类和有机溶剂。对水面浮油和水底重油都有很好的油水选择性,在水中振荡12h后保持最大吸附量的97.3%且依然漂浮于水面,经过挤压可回收90%的吸附质,循环使用8次依然保持初始吸油量的70%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逐渐下降,随着pH、盐度和振荡频率的增大,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但整体波动小,说明该吸油材料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制备的改性灯心草,改性木屑吸油材料,对机油的吸附量分别达到37.28g/g,13g/g。随着粒径的减小,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两种吸油材料都有良好的油水选择性,可吸附多种油类和有机溶剂,漂浮性好可循环使用8次。三种吸油材料均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不仅发生了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而且是单分子层吸附。吸附过程时间短吸附量大,而解析过程耗时长且释放量小。三种吸油材料吸附时具有明显的毛细管作用力,实验发现,材料的堆积密度影响着材料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随着堆积密度的增大,吸附量和吸附速率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聚丙烯纤维制成的传统吸油毡相比,所制备的吸油材料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使用便捷,可装入无纺布袋子,做成吸油枕,也可直接抛洒进行吸附,配合围油栏进行回收。最重要的是原材料可自然降解,作为燃料燃烧,主要产生CO2,对环境无二次污染。综上,本文提出的制备方法和制备的吸油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岳新霞[2](2019)在《纤维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吸附方法操作简单、吸附剂易于回收和再利用,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资源最丰富的一种可再生可降解材料,且安全无毒,因此有关纤维素基吸附剂的研发和应用受到重视。本论文分别以棉纤维、甘蔗渣和木棉纤维为基材,利用纤维素中羟基的化学反应性,通过化学改性赋予这些材料特定的功能基团,以吸附方法实现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染料和油类污染物的去除。本文旨在研究多种纤维素基材的化学改性及其对水溶性污染物金属离子与染料,以及非水溶性油类污染物的吸附性能,为纤维素材料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1)棉纤维基吸附剂NC-cotton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以棉纤维为基材,β-环糊精(β-CD)和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PA)为改性剂,制备了吸附剂NC-cotton,对其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β-CD和HPA被成功接枝到棉纤维上。该吸附剂富含能与金属离子产生螯合作用的氨基和羟基,氨基和羟基也能与染料间形成静电或氢键吸附,含有的环糊精空腔能与某些染料分子形成包合作用或与重金属离子螯合。研究了 NC-cotton对重金属离子(Pb2+、Ag+和Cu2+)及化学染料刚果红(CR)和亚甲基蓝(MB)的吸附性能。与原棉纤维相比,吸附剂NC-cotton对Pb2+、Ag+和Cu2+的吸附容量约提高了 8~20倍,对CR和MB的吸附容量约提高了 7-18倍,特别对CR表现出优异的吸附能力。pH值影响吸附剂与吸附质间的相互作用,对吸附容量有显着影响。pH值升高(3~12),吸附剂对CR的吸附容量先增后降,在pH=5时达到最大值247.1mg/g;对MB的吸附容量则持续增加,在pH值为12时达到94.6mg/g。对Pb2+、Ag+与Cu2+的吸附容量随着pH值升高(2~6)而增加,分别达到 88.7mg/g、48.6mg/g 和 38.5mg/g。NC-cotton 对 Pb2+、Ag+、Cu2+的吸附符合 Langmuir等温线模型,对染料CR和MB的吸附符合Frendlich等温线模型。吸附动力学实验表明,NC-cotton对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为既有化学吸附又有物理吸附的复合吸附。(2)改性蔗渣吸附剂HPA-SA-SB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在棉纤维基吸附剂的基础上,以制糖业副产物——蔗渣为基材,以丁二酸酐(SA)和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PA)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在蔗渣基材上引入羧基和氨基,以实现对重金属离子Pb2+、Cu2+和染料CR、MB的有效吸附。吸附剂HPA-SA-SB对Pb2+、Cu2+、CR和MB的吸附容量受到pH值的显着影响。随着pH值升高(2~13),吸附剂对CR的吸附容量先增加后下降,在pH=6时达到最大值227.6mg/g;对MB的吸附容量则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加,在pH=13时达到208.7mg/g。随着吸附质溶液pH值升高(2~6),吸附剂对Pb2+和Cu2+的吸附容量不断增加,分别达到110.3mg/g和90.6mg/g。Langmuir等温线模型可以更合理地描述蔗渣吸附剂HPA-SA-SB对CR、MB、Pb2+和 Cu2+的吸附,Langmuir 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 233.6mg/g、177.8mg/g、144.3mg/g和106.6mg/g。HPA-SA-SB对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3)改性木棉纤维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研究为了实现对水中油类污染物的去除,采用另一种植物纤维——木棉纤维为基材制备吸油材料。木棉纤维具有良好的浮力性质,对去除水面浮油有优势,进一步用油酸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木棉纤维改性,以提高其对油水体系中油液的吸附能力,实现油水分离。接触角分析表明,硅烷-油酸改性后木棉纤维的水接触角从113.2°增加到162.7°,对柴油的接触角为0°,改性木棉纤维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用改性木棉纤维吸附水面浮油,对柴油的吸油倍率为52.5g/g,是未改性木棉纤维吸油倍率的2.5倍左右。改性木棉吸附柴油后静置120min的保油率为83.4%,比原木棉的保油率稍低。油水体系温度升高,不利于对油品的吸附。经过5次吸附和脱附后,原木棉纤维和改性木棉纤维对柴油的吸油倍率分别从20.3g/g、52.5g/g下降至8.6g/g、38.5g/g,改性木棉重复使用5次后,吸油量仍比原木棉的初次吸油量高。对柴油、大豆油和润滑油的吸附对比表明,粘度越高的油更容易被吸附,吸附量越高。
王悦[3](2019)在《基于球形亚微米纤维素的高吸油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吸油性树脂是一种低交联度的自溶胀型吸油材料,可替代传统吸油材料有效解决石油泄漏问题。本文利用硫酸水解微晶纤维素制备了球形亚微米纤维素(Spherical Cellulose Submicron Crystal,SCMC),并将其与丙烯酸甲酯(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接枝制备了SCMC-g-PMA及SCMC-g-P(MA-co-PMMA)高吸油树脂。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吸油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其结构、晶型、形貌及吸油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单体质量比、引发剂、交联剂、分散、聚合温度和接枝率等对其吸油性能的影响,及其吸油动力学。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SCMC粒子直径在150-330 nm之间,其化学结构与微晶纤维素基本相同,晶型结构仍为纤维素Iα型,但结晶度从71.4%升高至78.1%,热分解温度(Tmax)从237℃下降至227℃。SCMC的合成可用硫酸水解的机理解释:H+首先选择性攻击纤维素无定形区域,主链逐渐裂解成不规则形状的亚微米颗粒。(2)SCMC-g-PMA的晶型结构为纤维素Iα型,但结晶度从78.1%下降至53.9%,Tmax从227℃升高至296℃。SCMC-g-PMA比表面积较大,有利于树脂与油分子的结合。SCMC-g-PMA对四氯化碳的最大吸油率为8.1 g/g,最佳实验反应条件为:MA/SCMC摩尔比为6:1,引发剂用量为1.2 wt%(占单体的质量百分数),交联剂用量为1.6 wt%,分散剂用量为1.6 wt%,聚合温度为80℃,接枝率为0.79。SCMC-g-PMA的吸油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动力学常数为0.0948 min-1,其吸油过程主要由油分子在树脂表面的扩散决定。(3)SCMC-g-P(MA-co-PMMA)的结晶区域基本被破坏,Tmax从227℃升高至305℃,且其较大的比表面积扩大了油与树脂的接触面积。SCMC-g-P(MA-co-PMMA)对四氯化碳的最大吸油率为8.5 g/g,最佳实验反应条件为:MA/MMA摩尔比为1:0.5,引发剂用量为1.2 wt%(占单体的质量百分数),交联剂用量为1.6 wt%,分散剂用量为1.6 wt%,聚合温度为80℃,接枝率为0.78。树脂的吸油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动力学常数为0.0996 min-1,表明与SCMCg-PMA相比,SCMC-g-P(MA-co-PMMA)与四氯化碳的亲和性更好。综上,SCMC形状为球形,且尺寸处于亚微米级,其比表面积较大,是一种可用于吸附领域的可降解材料。与一般吸油树脂(吸油率低于6 g/g)相比,基于SCMC制备的新型树脂SCMC-g-PMA与SCMC-g-P(MA-co-PMMA)具有良好的吸油性能,其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油分子吸附于树脂表面。
胡静璇,杜姗姗,任秀梅,程余波,周爱军[4](2016)在《橡胶基丙烯酸酯系高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文中研究说明以丁苯橡胶(SBR)为基体,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和乙酸乙烯酯(VAc)为聚合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在甲苯溶液中通过溶液聚合两步法得到新型改性高吸油树脂(R-OAR)。分别考察了单体配比、SBR、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作为单一影响因素对油品吸油平衡值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FT-IR表明,SMA、VAc成功接枝到SBR上,共聚形成了R-OAR;TGA表明,R-OAR热稳定性较高吸油树脂(OAR)好,分解温度提高了约50℃;单体配比为1.5∶1,SBR用量为5 g,BPO1和BPO2用量分别为4%和0.6%,交联剂为2%时,吸油平衡值达到最大,对柴油、甲苯、苯、四氯化碳分别为10.1 g/g,19.74 g/g,23.18 g/g,30.49 g/g;SEM表明,树脂中存在有利于提高其吸油能力的类交织状结构和织状间隙。
柴文波[5](2016)在《纤维基复合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生产和消费量逐年递增,而各类溢油事故造成了大量的水体污染,因此开展高效吸油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种理想的吸油材料应具有以下性能,具有较高的吸油倍数高,保油性能好,油水选择性强,浮力好,成本低,能够多次重复循环利用并且可生物降解。基于此,本文首先选取商用的聚丙烯纤维,通过接枝改性,制备了一种高效的吸油材料。然后,以天然材料木棉纤维为基体,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改性方法,制备了不同的木棉纤维吸油材料。同时,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CA)等表征手段对材料改性前后的官能团、微观形貌以及表面润湿性的变化进行了考察,并结合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初步探讨了木棉纤维的吸油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悬浮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纤维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P-g-PBMA)吸油材料,该材料对柴油、大豆油和润滑油的吸油倍率分别为25.74、33.56和38.90 g/g,而原聚丙烯纤维对柴油、大豆油和润滑油的吸油倍率仅为11.43、15.93和22.32 g/g。PP-g-PBMA具有较高的吸油速率,30s内可吸附最大吸油倍率80%的油量,且在5 min时可达到吸附平衡。(2)天然木棉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分别为66.75%、15.09%、8.10%。FT-IR结果显示天然木棉纤维中含有大量的羟基,SEM结果显示出天然木棉纤维表面光滑且具有独特的中空管状结构。它与去离子水及柴油的接触角分别为114.7°及0°。木棉纤维对柴油、大豆油和润滑油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7.55 g/g、38.28 g/g和43.57 g/g,在5 min左右就可以达到吸附饱和,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3)采用浸涂和化学改性方法成功制备了具有高粗糙度和低表面能的FTS(1H,1H,2H,2H-全氟辛基三氯硅烷)改性石墨烯浸涂木棉纤维吸油材料(FGRKF),并探讨了最佳的制备条件。FT-IR显示其含有Si–O–Si和C–F官能团,XPS分析结果在FGRKF表面检测到了C、O、Si和F元素,证明了石墨烯和FTS都成功负载在木棉纤维的表面。该材料对柴油、大豆油和润滑油的吸油倍率分别为50.74 g/g、61.08 g/g和68.26 g/g。经过8次重复利用后,FGRKF对柴油、大豆油和润滑油的吸附量均保持在原来的85%以上。(4)采用化学改性方法制备了超疏水二氧化铈改性木棉纤维(SCMKF)吸油材料,该材料对柴油、大豆油和润滑油的吸油倍率分别为48.65 g/g、58.17g/g和62.57 g/g。SCMKF对柴油、大豆油和润滑油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适用于Freundlich等温式,在3 min左右达到吸附饱和。SCMKF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能力。(5)利用生物改性的方法制备了纤维素酶改性木棉纤维(ANCMKF)吸油材料,并用响应曲面设计方法探讨了最佳的制备条件。最佳制备条件如下:酶投加量为0.04 g、反应温度为45.6 oC、反应时间为5.41 h,此时ANCMKF对柴油、大豆油和润滑油的吸油倍率分别为41.10 g/g、54.11 g/g和60.45 g/g,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6)石墨烯浸涂木棉纤维、二氧化铈改性木棉纤维和纤维素酶改性木棉纤维的生产成本分别为11065、9495和8825元/t,综合考虑三种木棉纤维的吸油效果、回用性能以及成本,纤维素酶改性木棉纤维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环保材料。
杜莹莹,黄显南,朱红祥,卫威[6](2015)在《纤维素基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将改性好的蔗渣纤维素基吸油树脂与软质聚氨酯泡沫共混,对所共混的纤维素基软质聚氨酯泡沫性能进行研究。研究性能包括吸油率、吸油速率、保油率、泡沫密度、油水选择性及反复使用性。由于纤维素吸油树脂本身具有一定的吸油率,加入到聚氨酯泡沫中,细小的纤维会将聚氨酯泡沫孔洞旁边的缝隙填满,这样不仅会增加其强度,而且在增加其重量的同时会增加混合材料的吸油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泡沫的吸油速率。聚氨酯吸油材料性能测试证明,加改性纤维素聚氨酯泡沫有较高的吸油率、吸油速率;保油率低,间接说明其反复使用性能较好,且泡沫开孔均匀,有一定的油水选择性。
杜莹莹,卫威,朱红祥,黄显南[7](2015)在《蔗渣纤维素基改性吸油材料的合成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综述蔗渣纤维素改性制备纤维素基聚氨酯吸油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讨论纤维素基的改性条件,如单体和引发剂等的选择,以及论述纤维素基聚氨酯吸油材料在工业中的运用。纤维素作为增强材料和加固剂加入聚氨酯材料中,能使聚氨酯吸油材料具有更高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强度,更适于实际应用。
毛盼盼[8](2012)在《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采用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丁酯(BMA)和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共聚制备出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并通过在共聚物结构中引入弱配位离子制备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采用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最后测定树脂的吸油率。首先采用悬浮聚合法,以St、BMA和SMA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研究了单体的种类及投料比、体系水油比、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以及聚合温度对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结构和吸油性能的影响。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St占单体总质量的50%,BMA占软单体质量的60%,体系水油比为3:1,交联剂ω(DVB)=1.0%,引发剂ω(BPO)=1.5%,采用羟乙基纤维素(HEC)、明胶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复合分散剂,且ω(HEC)=0.07%,ω(明胶)=0.14%,ω(SDBS)=0.02%,聚合温度为85℃,在此条件下聚合成的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对二氯甲烷的吸油率达到最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得的1g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对二氯甲烷的吸油率达到23.00g/g。接着利用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三维分子网中的聚苯乙烯结构单元,通过对其进行氯甲基化、季胺化和阴离子交换反应,将四烷基铵阳离子和四苯基硼酸阴离子引入到了三维分子结构中,制备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树脂的表面形貌,最后测定了其对不同溶剂的吸收率。结果表明,树脂的吸油率与引入离子团的程度有关,离子团的引入量太大,会引起离子团聚集,使吸油率急剧下降。在离子化程度为8.27wt%时,树脂对二氯甲烷的吸油率达到最大,为35.78g/g。
朱超飞,赵雅兰,郑刘春,党志[9](2012)在《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粉末状玉米秸秆(Raw corn stalks,RCS)为基体,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高吸油复合材料(Butylmethacrylate and styrene grafted corn stalks,BMS-CS).实验确定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在50℃,引发剂硝酸铈铵为2.0mmol·L-1,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浓度分别为0.6mol·L-1、0.012mol·L-1,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为0.1%(相对于RCS的质量)的前提下反应25h.同时,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保油时间等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改性前后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BMS-CS表面变得粗糙且呈毛刺状,具有较多不规则的褶皱;结晶度的下降也印证了粗糙度的增加;红外图谱中新出现的酯基和苯乙烯基的吸收峰说明亲油单体被接枝到RCS表面;两种原因共同促进了改性材料吸油性能的增加.吸油数据显示,常温下RCS和BMS-CS的吸油量分别为5.23g·g-1和20.12g·g-1,后者是前者的3.85倍,即改性后的材料吸油性能明显增加.
朱超飞[10](2012)在《玉米秸秆的化学改性、表征及吸油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增加,世界面临着来自石油及其衍生物所带来的各种危害之中。在原油的抽取、冶炼、转换、储存,尤其是运输过程中,会造成泄漏等问题,由此产生的水质污染,土壤污染,严重侵害着生态环境,也损害着人类的健康发展。面对由石油带来污染问题,首要任务是防止大量污染物的扩散,后续过程则是应用各种方法综合治理,将生态危机降低最低,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小油类污染对社会、环境和经济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常规处理溢油的方法有生物修复、原位燃烧和机械抽取。其中又以机械抽取中吸附剂的使用最为经济有效。吸油材料不仅能使油类污染物由液态转化为固体或者半固体,便于后续常规方法的处理;而且能尽可能多地回收溢油,在减少环境危害的同时回收资源。本文即因地制宜,选取天然玉米秸秆材料作为吸油材料,它有低密度、低成本、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鉴于玉米秸秆本身吸油量不多,本文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以实现高效吸油。本文分别以苯乙烯、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混合物作为接枝单体,通过悬浮聚合法进行复合吸附剂的制备,由此获得了两种高效的吸油材料SCS和BMS-CS。为了评价改性后材料的吸油性能,分别在纯油体系和油水体系中研究其吸油特征。并且各种影响因素,如吸附剂粒径大小、接触时间、吸附温度、保油性能和重复利用率等均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同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改性前后材料的微观形态、官能团变化和晶型结构进行表征。由此得出如下结论:1)对于SCS来说,其最佳的制备条件为:60℃下,在玉米秸秆3.00g、引发剂BPO为0.30g、单体苯乙烯12.0mL、交联剂MBA为0.02g的条件下反应6h。BMS-CS的最优制备参数为:在50℃,引发剂硝酸铈铵2.0mmol/L、单体甲基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浓度分别为0.6mol/L和0.012mol/L、交联剂MBA质量百分数0.1%(相对于RCS)的前提下反应25h。2)SEM图显示出改性后的材料表面变得粗糙且呈毛刺状,具有较多不规则的褶皱,并伴有小孔出现。XRD图中结晶度的下降也印证粗糙度的增加。FT-IR红外图谱中新出现的酯基官能团和苯乙烯基官能团的吸收峰说明亲油单体被接枝到玉米秸秆原材料RCS的表面。各种材料表征手段(SEM、XRD和FT-IR)表明了材料结构及官能团的变化,从理论上说明为何改性后的材料具有高效的吸油性能。此外,改性后的材料仍保留着纤维素本身的特性,这为后续进一步处理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纤维素本身的可降解性也使得材料吸油后便于处理和生物分解。3)实验结果显示常温下RCS、SCS和BMS-CS的吸油量分别为5.23g/g、16.73g/g和20.12g/g,此数据显示改性后的材料吸油性能得到增加。吸附动力学以及不同温度下的吸油性能表明:SCS和BMS-CS具有快速的吸油平衡时间,吸油量受温度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油的粘度增大,使更多的油可以附着在材料表面,从而增大吸油量。此外吸附的油可以通过简单的挤压方法排出材料之外,使吸附剂可以多次重复利用。相对于原材料RCS,改性后的SCS和BMS-CS展示出了良好的吸油特性,快速的吸附平衡时间,出色的油水选择性,高效保油性能和重复利用能力。总之,从总体上说,改性后的材料SCS和BMS-CS是一种具有高吸油量、低密度、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的天然吸油材料,可以部分取代商业化的高吸油树脂产品。
二、改性纤维素合成高吸油树脂的工艺条件及吸油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性纤维素合成高吸油树脂的工艺条件及吸油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纤维素基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溢油的污染现状及危害 |
1.1.1. 溢油的污染现状 |
1.1.2. 溢油的危害 |
1.2. 溢油的处理方法 |
1.2.1. 化学法 |
1.2.2. 物理法 |
1.2.3. 生物法 |
1.2.4. 吸附法 |
1.3. 吸油材料的分类 |
1.3.1. 无机类吸油材料 |
1.3.2. 有机合成类吸油材料 |
1.3.3. 天然有机类吸油材料 |
1.4. 纤维素纤维应用现状 |
1.5. 纤维素基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
1.5.1. 物理法 |
1.5.2. 化学法 |
1.5.3. 生物法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改性废纸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2.2. 改性废纸吸油材料的制备 |
2.2.3. 测试和表征 |
2.2.4. 吸油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最佳改性条件的确定 |
2.3.2. 测试和表征分析 |
2.3.3. 吸油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改性灯心草和改性木屑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材料粒径对吸附量的影响 |
3.2.3. 吸油材料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对不同种类油及化学试剂的吸收特性 |
3.3.2. 油水选择性测试 |
3.3.3. 保油性能测试 |
3.3.4. 沉降性能测试 |
3.3.5. 使用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性纤维素基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吸附动力学实验 |
4.2.3. 解析过程实验 |
4.2.4. 吸附等温线实验 |
4.2.5. 毛细管力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3.2. 解析过程研究 |
4.3.3. 吸附等温线拟合 |
4.3.4. 材料的毛细管力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2)纤维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 |
1.1.1 重金属废水的特性和治理方法 |
1.1.2 染料废水的危害和治理方法 |
1.1.3 水体中石油产品的危害和治理方法 |
1.1.4 吸附法的优势和吸附剂类型 |
1.2 纤维素基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纤维素的化学结构 |
1.2.2 纤维素的化学改性 |
1.2.3 纤维素基吸附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棉纤维基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棉纤维基吸附剂NC-cotton的制备 |
2.3.2 NC-cotton的结构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NC-cotton中的氨基含量 |
2.4.2 NC-cotton中β-CD的含量 |
2.4.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2.4.5 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 |
2.4.6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棉纤维基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静态吸附实验 |
3.3.2 吸附效果对比 |
3.3.3 NC-cotton的循环利用性能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R和MB的标准曲线 |
3.4.2 吸附效果对比 |
3.4.3 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
3.4.4 吸附动力学 |
3.4.5 吸附等温线 |
3.4.6 吸附剂循环利用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亲型蔗渣基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两亲型蔗渣基吸附剂的制备 |
4.3.2 HPA-SA-SB的结构表征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HPA-SA-SB的制备流程及对污染物吸附的对比 |
4.4.2 红外光谱结构分析(FT-IR) |
4.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4.4.4 SEM形貌分析 |
4.4.5 XRD分析 |
4.4.6 HPA-SA-SB中的羧基含量 |
4.4.7 HPA-SA-SB中的氨基(亚氨基)含量 |
4.4.8 HPA-SA-SB的Zeta电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蔗渣基吸附剂的吸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吸附实验 |
5.3.1 静态吸附实验 |
5.3.2 重金属离子和染料浓度的测定 |
5.3.3 吸附参数对HPA-SA-SB吸附性能的影响 |
5.3.4 HPA-SA-SB的循环利用性能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溶液pH值对HPA-SA-SB吸附性能的影响 |
5.4.2 吸附动力学分析 |
5.4.3 吸附等温线分析 |
5.4.4 不同天然基材吸附剂吸附性能对比 |
5.4.5 吸附剂循环利用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木棉改性吸油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木棉吸油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6.3.1 木棉吸油材料的制备 |
6.3.2 改性木棉纤维的表征测试 |
6.3.3 改性木棉纤维的特征分析 |
6.4 改性木棉纤维的吸油性能 |
6.4.1 测试方法 |
6.4.2 影响吸油性能的因素 |
6.4.3 改性前后木棉纤维保油性对比 |
6.4.4 改性木棉纤维的回用性 |
6.4.5 改性前后木棉纤维吸油能力对比 |
6.4.6 不同吸附剂吸油性能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球形亚微米纤维素的高吸油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 |
1.2.1 吸油机理 |
1.2.2 吸油动力学原理 |
1.2.3 吸油热力学原理 |
1.3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方法 |
1.3.1 悬浮聚合 |
1.3.2 乳液聚合 |
1.3.3 悬浮乳液聚合 |
1.4 纤维素基高吸油树脂 |
1.4.1 纤维素概述 |
1.4.2 纤维素基高吸油树脂的合成方法 |
1.4.3 亚微米纤维素基高吸油树脂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球形亚微米纤维素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原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2 X射线衍射分析 |
2.3.3 热失重分析 |
2.3.4 形貌分析 |
2.3.5 酸水解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SCMC-g-PMA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 |
3.3.3 热失重曲线分析 |
3.3.4 形貌分析 |
3.3.5 吸油性能影响因素 |
3.3.6 最佳吸油性能 |
3.3.7 吸油动力学 |
3.4 本章小结 |
4 SCMC-g-P(MA-co-MMA)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2 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热失重曲线分析 |
4.3.4 形貌分析 |
4.3.5 吸油性能影响因素 |
4.3.6 最佳吸油性能 |
4.3.7 吸油动力学 |
4.4 本章小结 |
5 结束语 |
5.1 全文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橡胶基丙烯酸酯系高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材料 |
1.2 OAR和R-OAR的制备 |
1.2.1 OAR的制备: |
1.2.2 R-OAR的制备: |
1.3 测试与表征 |
1.3.1 FT-IR表征: |
1.3.2 TGA分析: |
1.3.3 吸油平衡值测试: |
1.3.4微观结构 |
2 结果与讨论 |
2.1 FT-IR分析 |
2.2 R-OAR与OAR热重分析的比较 |
2.3 R-OAR和OAR吸油性能的比较 |
2.4 SBR用量对R-OAR吸油性能的影响 |
2.5 引发剂用量对R-OAR吸油平衡值的影响 |
2.6 交联剂用量对R-OAR吸油平衡值的影响 |
2.7 R-OAR对不同油品的吸油能力比较 |
2.8 微观形貌分析 |
3 结论 |
(5)纤维基复合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前言 |
1.1 水体石油污染的危害 |
1.2 吸油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分类 |
1.2.1 无机吸油材料 |
1.2.2 天然吸油材料 |
1.2.3 有机合成材料 |
1.3 吸附动力学模型 |
1.4 吸油材料的性能评价指标 |
1.5 材料的改性方法 |
1.5.1 接枝改性方法 |
1.5.2 表面浸涂方法 |
1.5.3 静电纺丝方法 |
1.5.4 生物改性方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2 研究目标 |
1.6.3 研究内容 |
1.6.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聚丙烯纤维接枝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的制备及吸油性能 |
2.1 实验方法与表征 |
2.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1.3 PP-g-PBMA吸油材料的表征 |
2.1.4 吸油性能 |
2.1.5 不同环境条件对PP-g-PBMA吸油性能影响 |
2.1.6 PP-g-PBMA回用性能 |
2.2 PP-g-PBMA制备的正交实验 |
2.3 PP-g-PBMA制备的条件优化 |
2.3.1 单体浓度 |
2.3.2 引发剂浓度 |
2.3.3 交联剂浓度 |
2.4 PP-g-PBMA的表征 |
2.4.1 FT-IR |
2.4.2 SEM |
2.4.3 BET |
2.4.4 CA |
2.4.5 DTG |
2.5 PP-g-PBMA的吸油性能 |
2.6 环境条件对PP-g-PBMA吸油性能的影响 |
2.6.1 搅拌速度 |
2.6.2 温度 |
2.6.3 盐度 |
2.7 PP-g-PBMA的回用性能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然木棉纤维及其吸油性能 |
3.1 实验方法与表征 |
3.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1.2 天然木棉纤维的处理方法 |
3.1.3 天然木棉纤维组成成分的测定方法 |
3.1.4 天然木棉纤维的表征 |
3.1.5 天然木棉纤维吸油性能的测定方法 |
3.1.6 天然木棉纤维吸油性能影响因素的测定方法 |
3.1.7 天然木棉纤维的保油性和回用性测试方法 |
3.2 天然木棉纤维的表征 |
3.2.1 天然木棉纤维的组成 |
3.2.2 FT-IR |
3.2.3 SEM |
3.2.4 BET和CA |
3.2.5 XRD |
3.2.6 XPS |
3.3 天然木棉纤维吸油性能 |
3.3.1 吸油动力学 |
3.3.2 动力学方程拟合 |
3.4 天然木棉纤维吸油性能的影响因素 |
3.4.1 搅拌速度 |
3.4.2 盐度 |
3.4.3 温度 |
3.4.4 油水比 |
3.5 天然木棉纤维的保油性和回用性 |
3.5.1 保油性分析 |
3.5.2 回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TS改性石墨烯浸涂木棉纤维的制备及吸油性能 |
4.1 实验方法与表征 |
4.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1.2 FTS改性石墨烯浸涂木棉纤维的制备方法 |
4.1.3 FGRKF的表征方法 |
4.1.4 FGRKF的吸油性能和回用性能测定方法 |
4.2 FGRKF粗糙表面的形成过程和吸油机理 |
4.3 FGRKF制备条件的优化分析 |
4.3.1 不同负载次数对FGRKF吸油性能的影响 |
4.3.2 不同还原剂对FGRKF吸油性能的影响 |
4.3.3 不同FTS浓度对FGRKF吸油性能的影响 |
4.4 FGRKF的表征 |
4.4.1 SEM |
4.4.2 FT-IR |
4.4.3 XPS |
4.4.4 CA |
4.5 FGRKF的吸油性能 |
4.5.1 FGRKF在三种不同油品中的吸附量 |
4.5.2 吸油动力学 |
4.5.3 动力学方程拟合 |
4.6 FGRKF的回用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疏水二氧化铈改性木棉纤维的制备及吸油性能 |
5.1 实验方法与表征 |
5.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5.1.2 超疏水二氧化铈改性木棉纤维的制备方法 |
5.1.3 SCMKF的表征方法 |
5.1.4 SCMKF的吸油性能与回用性能测定方法 |
5.1.5 吸附等温线的拟合方法 |
5.2 SCMKF超疏水表面的形成过程 |
5.3 SCMKF的表征 |
5.3.1 SEM |
5.3.2 XRD |
5.3.3 FT-IR |
5.3.4 XPS |
5.3.5 CA |
5.4 SCMKF的吸油性能 |
5.4.1 SCMKF在三种不同油品中的吸附量 |
5.4.2 吸油动力学 |
5.4.3 动力学方程拟合 |
5.4.4 吸附等温线拟合 |
5.5 SCMKF的回用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纤维素酶改性木棉纤维的制备及吸油性能 |
6.1 实验方法与表征 |
6.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6.1.2 纤维素酶改性木棉纤维的制备方法 |
6.1.3 ANCMKF的表征方法 |
6.1.4 ANCMKF吸油性能与回用性能的测定方法 |
6.2 ANCMKF制备的单因素实验 |
6.2.1 酶投加量 |
6.2.2 反应时间 |
6.2.3 反应温度 |
6.3 ANCMKF制备的响应曲面实验 |
6.3.1 实验设计及响应值的确定 |
6.3.2 模型的回归方程 |
6.3.3 统计学分析 |
6.3.4 三维响应曲面 |
6.4 ANCMKF的表征 |
6.4.1 ANCMKF的组成 |
6.4.2 FT-IR |
6.4.3 SEM |
6.4.4 XRD |
6.4.5 CA |
6.5 ANCMKF的吸油性能 |
6.5.1 吸油动力学 |
6.5.2 动力学方程拟合 |
6.6 ANCMKF的回用性能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材料吸油性能及经济性分析 |
7.1 吸油材料经济可行性分析概况 |
7.2 吸油性能对比 |
7.3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性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授权的专利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纤维素基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实验部分 |
1. 1实验原料 |
1. 2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合成 |
1. 3纤维素基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 |
1. 4软质聚氨酯泡沫的性能测试 |
2结果与讨论 |
2. 1纤维素基质量对软质聚氨酯泡沫性能的影响 |
2. 2纤维素基聚氨酯泡沫的吸油率 |
2. 3纤维素基聚氨酯泡沫的吸油速率 |
2. 4纤维素基聚氨酯泡沫的保油率 |
2. 5纤维素基聚氨酯泡沫的泡沫密度 |
2. 6纤维素基聚氨酯泡沫的油水选择性 |
2. 7纤维素基聚氨酯泡沫的反复使用性能测试 |
5结论 |
(7)蔗渣纤维素基改性吸油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蔗渣纤维素及其改性 |
1.1纤维素化学结构及其性质 |
1.2纤维素预处理 |
1.3纤维素的改性 |
2纤维素基的改性条件 |
2.1单体及其用量的选择 |
2.2引发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
2.3乳化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
2.4交联剂及其用量的选择 |
2.5接枝聚合反应时间的选择 |
2.6接枝聚合反应温度的选择 |
3传统吸油材料 |
4纤维素基聚氨酯高吸油材料 |
4.1聚氨酯高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
4.2聚氨酯高吸油材料的特点 |
4.3纤维素基聚氨酯高吸油材料的应用 |
5结论与展望 |
(8)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专利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工业废水的危害及处理 |
1.3 吸油材料的简介 |
1.4 国内外高吸油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4.1 非离子型吸油树脂的研究进展 |
1.4.2 高吸油性聚电解质树脂的研究进展 |
1.5 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 |
1.5.1 传统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 |
1.5.2 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机理 |
1.6 高吸油性聚电解质树脂的吸油特点及其吸油性能的影响因素 |
1.6.1 高吸油性聚电解质树脂的吸油特点 |
1.6.2 高吸油性聚电解质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因素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聚合反应路线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的制备 |
2.2.5 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的性能测试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的FTIR分析 |
2.3.2 三元非离子型聚丙烯酸酯吸油树脂的形貌分析 |
2.3.3 非离子型吸油树脂的吸油动力学 |
2.3.4 聚合条件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 |
2.3.5 三元非离子型吸油树脂和二元非离子型吸油树脂的性能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反应路线 |
3.2.2 实验原料 |
3.2.3 实验仪器 |
3.2.4 实验过程 |
3.2.5 表征及性能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氯甲基化试剂的氢谱 |
3.3.2 氯甲基化程度的测定 |
3.3.3 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的FTIR测试 |
3.3.4 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的表面形貌SEM图像 |
3.3.5 氯甲基化程度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 |
3.3.6 不同离子化程度改性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 |
3.3.7 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对不同油品的吸收率 |
3.3.8 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的吸油速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Introduction) |
2 材料与方法 (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 实验材料 |
2.2 改性步骤 |
2.3 改性条件的优化 |
2.4 吸油性能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3.1 最优改性条件的分析 |
3.1.1 单体的影响 |
3.1.2 引发剂和交联剂的影响 |
3.1.3 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
3.2 材料表征分析 |
3.2.1 扫描电镜的分析 |
3.2.2 FT-IR的分析 |
3.2.3 X-射线衍射的分析 |
3.3 吸油性能的分析 |
3.3.1 时间对吸油效果的影响 |
3.3.2 温度对吸油效果的影响 |
3.3.3 保油性能的研究 |
4 结论 (Conclusions) |
(10)玉米秸秆的化学改性、表征及吸油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油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
1.1.1 石油污染的现状 |
1.1.2 石油污染的危害 |
1.2 石油污染的治理措施 |
1.3 吸油材料的发展历程 |
1.4 吸油材料的分类 |
1.4.1 无机吸油材料 |
1.4.2 有机吸油材料 |
1.4.3 复合吸油材料 |
1.4.4 吸油材料的吸附机理 |
1.5 秸秆吸油材料的改性方法 |
1.5.1 天然纤维材料改性基础 |
1.5.2 化学改性 |
1.5.3 表面改性 |
1.5.4 接枝共聚 |
1.5.5 高温热解 |
1.5.6 生物改性 |
1.6 吸油材料的评价要求 |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步骤 |
2.1 实验的研究背景 |
2.2 实验目的及方案 |
2.3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
2.3.1 化学试剂及相关溶液 |
2.3.2 主要化学设备及仪器 |
2.4 接枝共聚反应机理 |
2.4.1 产生自由基的方法 |
2.4.2 自由基链式反应 |
2.5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6 玉米秸秆组分分析 |
2.7 材料的改性 |
2.8 材料表征 |
2.9 吸油实验的测定 |
2.9.1 吸油倍率的测定 |
2.9.2 吸油动力学的测定 |
2.9.3 颗粒度对吸附剂吸油性能的影响 |
2.9.4 温度对吸附剂吸油性能的影响 |
2.9.5 吸附剂保油性能的测定 |
2.9.6 吸附剂的重复利用率的测定 |
第三章 苯乙烯接枝玉米秸秆吸油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及材料制备 |
3.2.1 改性的机理 |
3.2.2 改性的步骤 |
3.2.3 最佳改性条件的优化 |
3.2.4 优化参数 |
3.3 材料表征 |
3.3.1 玉米结果组分的数据分析 |
3.3.2 扫描电镜分析 |
3.3.3 FT-IR 的分析 |
3.3.4 X-射线衍射的分析 |
3.4 吸油实验的测定 |
3.4.1 不同粒径对材料吸油性能的影响 |
3.4.2 时间对吸油效果的影响 |
3.4.3 温度对吸油效果的影响 |
3.4.4 保油性能的测定 |
3.4.5 吸油材料的循环利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复合接枝改性玉米秸秆吸油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材料改性的步骤 |
4.2.2 改性条件的优化 |
4.2.3 最优改性条件的分析 |
4.3 改性材料的表征 |
4.3.1 扫描电镜的分析 |
4.3.2 FT-IR 的分析 |
4.3.3 X-射线衍射的分析 |
4.4 吸油实验的测定 |
4.4.1 时间对吸油效果的影响 |
4.4.2 温度对吸油效果的影响 |
4.4.4 保油性能的研究 |
4.5 农业秸秆材料吸油量的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改性纤维素合成高吸油树脂的工艺条件及吸油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纤维素基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刘嘉佩.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纤维素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岳新霞. 苏州大学, 2019(04)
- [3]基于球形亚微米纤维素的高吸油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王悦.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4]橡胶基丙烯酸酯系高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J]. 胡静璇,杜姗姗,任秀梅,程余波,周爱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6(10)
- [5]纤维基复合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机理研究[D]. 柴文波. 上海大学, 2016(02)
- [6]纤维素基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杜莹莹,黄显南,朱红祥,卫威.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5(04)
- [7]蔗渣纤维素基改性吸油材料的合成及应用[J]. 杜莹莹,卫威,朱红祥,黄显南. 纸和造纸, 2015(07)
- [8]三元高吸油性聚电解质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毛盼盼. 天津大学, 2012(08)
- [9]改性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吸油性能的研究[J]. 朱超飞,赵雅兰,郑刘春,党志. 环境科学学报, 2012(10)
- [10]玉米秸秆的化学改性、表征及吸油性能的研究[D]. 朱超飞.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