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秦淮河流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文情势变化,秦淮河流域,引水调度,优化研究
秦淮河流域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秦淮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与引水调度方案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六闸联控"调度模式下秦淮河水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及应急调度的实际需求,综合运用理论分析、现场调水试验、数值模拟仿真等技术,系统开展了秦淮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与引水调度方案优化研究,形成了兼具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创新成果。通过深入分析了秦淮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定量阐明了重点河段水(本文来源于《江苏水利》期刊2019年08期)
代晓颖,许有鹏,林芷欣,王强,徐羽[2](2019)在《长江下游秦淮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以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长江下游秦淮河流域为例,应用累积距平、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其1987—2015年的水文气象变化趋势;基于水热耦合平衡方程,计算了流域年径流变化的气候弹性系数和下垫面弹性系数,对径流变化进行了定量的归因分析。结果显示:(1) 1987—2015年流域年径流呈增加趋势,并在2001年左右发生明显转变,由此将研究期划分为1987—2000年与2001—2015年两个阶段。(2)年降水量多年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年潜在蒸散发总体呈上升趋势。与转变发生前相比,2001—2015年期间年均降水量增加2.42%,年均潜在蒸散发量增加6.24%,二者变化幅度不大,而下垫面参数变化幅度较大。(3)径流对于降水、潜在蒸散发以及下垫面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69,-0.92,-0.64,气候与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9.6%,115.5%,可见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更大,同时也存在其他因素对径流变化产生较小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何孝光,刘锦霞,陈立冬[3](2019)在《秦淮河流域雨洪计算数学模型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流域水利规划水文水利计算大多采用分区独立手工计算,计算精度低,计算繁杂,全局性差。论文将秦淮河流域上游支流和水库概化为计算小区,采用水文学方法计算,干流概化为河网,采用带子结构的河网不稳定流的有限单元法计算,构建了秦淮河流域雨洪计算模型,并介绍了模型的功能和实现过程。(本文来源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期刊2019年05期)
秦孟晟,郝璐,郑箐舟,金楷仑,孙阁[4](2019)在《秦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蒸散量变化的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城市化造成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对流域尺度蒸散量变化的影响,选取长叁角地区秦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和站点气象数据,构建决策树模型,提取2000年和2013年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同时借助SEBAL模型估算研究区四季典型日(春季:2014-05-26、夏季:2013-08-11、秋季:2013-10-14、冬季:2014-01-02)栅格尺度蒸散,探讨2000-2013年秦淮河流域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间转化过程对流域尺度日蒸散量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相较于2000年,2013年秦淮河流域不透水面增加183.8%,而水稻田、旱地、林地和水域分别减少19.1%、10.7%、12.8%和9.5%。2000-2013年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转化方向包括水稻田→不透水面、旱地→不透水面、水稻田→旱地和旱地→水稻田,转化面积分别为208、168、282和232km~2;(2)仅考虑LUCC的影响,对比2000年,2013年研究区流域尺度日蒸散总量在四季典型日分别减少134万、109万、60万和5万m~3。在春、夏、秋叁季典型日,水稻田和旱地向不透水面转化过程造成的贡献率分别为-58.5%、-59.5%、-54.4%和-35.1%、-36.3%、-39.8%,负贡献会抵消旱地向水稻田转化过程造成的正贡献(分别为16.8%、16.3%、5.7%),导致春、夏、秋叁季典型日流域尺度日蒸散量下降;而在冬季典型日,水稻田向不透水面、旱地向不透水面和水稻田向旱地转化过程造成的负贡献(分别为-48.8%、-20.5%和-31.8%)会抵消旱地向水稻田转化过程造成的正贡献(26.1%),导致冬季典型日流域尺度日蒸散量下降。总体而言,2000-2013年秦淮河流域城市化带来土地利用/覆被的显着变化,使蒸散较高的水稻田和旱地向蒸散较低的不透水面大面积转化,导致流域尺度日蒸散量在四季均呈下降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气象》期刊2019年05期)
缪星海[5](2019)在《跨界水污染协作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在生态环境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其中以水污染最为典型。由于水的流动性和流域水体的空间布局等原因,很多水污染现象是跨区域的。因此,跨界水污染成为了国家和全社会群众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对跨界水污染治理进行的相关研究是国内外的共同话题,既有研究从体制机制、经济利益、博弈关系、法规支撑等角度展开。跨界水污染事件的不断发生充分说明了目前我国现行的水污染治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以秦淮河流域为例,选择了其跨区域治理过程中的对策完善为问题构建,以共享资源理论、行为博弈理论等为理论工具,结合秦淮河水污染的现状和现行管理体制,分析秦淮河流域治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试图更深入了解跨界水污染治理中协作治理模式的优缺点,并尝试提出完善性的对策建议。从研究框架上看,本文首先确立了研究问题,即跨界水污染协作治理研究,随后提出体制机制、政策导向、管理模式等叁个分析维度,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以秦淮河流域为考察主体,从回溯性视角和前瞻性视角考察其在跨界水污染治理方面的有关情况,进行个案研究。从内容结构看,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在跨界水污染治理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概述,介绍了论文的主体框架、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视角和方法。第二部分是跨界水污染协作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是结合实际,对本文中涉及到的跨界水污染、协作治理、机制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明确,并梳理了行为博弈、共享资源等基本理论。第叁部分是秦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现状,主要介绍了该流域的污染现状、现行法定管理职责与行政管理体系、水污染整治历程和在协作治理方面的探索。第四部分中对秦淮河水污染治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主管部门设置不合理、治理主体缺位或失位、缺乏协作治理意识、外部约束力度不足、缺乏政府间补偿和协调机制、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方面。第五部分是分析借鉴国外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经验,在机构设置、法规保障、信息交互等方面以政策复制、政策模拟等方式进行政策转移。在前面几个部分的基础上,第六部分主要对完善秦淮河跨界水污染协作治理进行思考探索,提出在秦淮河跨界水污染治理过程中,要坚持效率与公平、惩恶扬善和个性化等原则,科学设置流域管理机构、强化立法保障、搭建信息交换平台、完善动力激励与约束监督机制、构建利益协调与补偿机制、探索市场化和社会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秦淮河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中协作机制。第七部分是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以后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18)
徐晓晔[6](2019)在《基于流域蓄滞洪区补偿机制创新的排水权空间配置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一直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新时代水利工作的创新发展,但水资源管理仍面临着排水空间日益稀缺与排水需求持续增长的矛盾,在此背景下,蓄滞洪区在流域防洪中运用所造成的损失也亟待更加合理的补偿。故需要创新排水权机制,提高排水空间效率,通过构建可用于对蓄滞洪区进行补偿的流域排水权交易制度,全面引导人水和谐发展。在我国流域防洪体系中,蓄滞洪区将长期存在,蓄滞洪区运用补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帮助区内居民恢复生产生活的目的,但仍存在补偿标准制定缺乏科学依据、执行成本过高、资金拨付缺乏预见性等现实问题。在现行蓄滞洪区补偿措施中引入排水权交易制度作为补充,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可以较好地弥补现行补偿措施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因防洪排涝和对蓄滞洪区造成损失的补偿。且排水权的合理配置作为总量控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对于城市建设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一定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与实施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理论研究薄弱、法律法规欠缺、交易体制待完善、实践案例不充分等现实问题。因此,探索并构筑排水权新机制,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生态河湖新空间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通过对排水权配置和蓄滞洪区补偿的理论及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并以秦淮河流域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尝试构建应用于流域洪涝排水的排水权交易制度,以此作为流域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机制优化完善的有效手段。主要结论如下:(1)日益宽松和开放的社会经济环境、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和频繁的水事纠纷使得排水权交易制度的设立非常必要;水资源特殊的战略意义以及其对国家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也对排水权的合理配置提出了现实要求。(2)系统性提出排水权概念,通过内涵及特征分析,并与现有其他水权进行对比后,将其定义为:既包括将积存于地表或地下的可循环利用的水人为排泄的权利,也包含由于暴雨洪水所产生的涝水排放权利。(3)模拟出2016年秦淮河流域夏季暴雨洪水期间淹没面积685.87km2,其中耕地及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被淹没面积约占全流域总受灾面积的63%和25%;下游南京地区被淹没面积527.65km2,占全流域受灾面积的76.93%,损失不容小觑。(4)模拟出秦淮河流域句容地区的耕地、水域及城乡、工矿和居民用地在2016年暴雨洪涝灾害中遭受的经济损失分别为2.58亿元、0.59亿元和1.66亿元,对应单位水量经济损失为4.49元、6.72元和18.43元,平均单位水量经济损失6.42元。南京可通过向上游句容赤山湖地区购买排水权以减轻下游主城区的防洪压力和洪涝损失,可以此作为排水权交易的定价依据。同时,赤山湖蓄滞洪区因蓄洪造成的破坏可依据单位水量损失进行补偿。(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陈璇,杨根林,杨红卫[7](2019)在《基于MIKE11模型的秦淮河流域洪水调度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秦淮河流域河网复杂、水工建筑物密集、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多的特点,采用MIKE11软件通过水文计算单元划分、河网拓扑结构搭建、水工建筑物设置等工作构建秦淮河流域一维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利用实测洪水资料进行了模型参数的率定检验,并通过模型复核了秦淮河现状防洪能力,针对秦淮河流域现状防洪能力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外秦淮河、秦淮新河等河道清淤、秦淮东河工程实施、新增调蓄湖泊、圩区限排等工程及非工程措施的防洪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多种措施并举可有效降低秦淮河设计洪水位,提升流域防洪能力,为秦淮河流域防洪治理工作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郝璐,李素云,孙磊,方荻,秦孟晟[8](2019)在《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秦淮河流域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流可以反映流域地下水的变化过程,是研究流域水量平衡、地下水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响应及预测的关键因子,因此选择合适的基流分离方法对研究流域内地下水变化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秦淮河流域武定门闸实测逐日流量数据,选用数字滤波法、基流指数法(BFI)和HYSEP法3类6种基流分割法对流量的基流部分进行了分离.结果表明:6种方法均可以实现对基流的自动分割,方法较为简便,可以克服人工法的主观性,但是得到的基流过程线却有一定差异.HYSEP法中固定步长法和滑动步长法分割出的基流过程基本没有反映出汛期径流随地下水流动过程消退的现象,与径流曲线的变化情况对应较差;BFI法虽能够实现对地下径流的自动分割,但是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的产汇流规律;而数字滤波法和局部最小值法得到的基流过程线更为平滑,更加符合水文气象学中降雨-径流在流域汇流时的阻尼和迟滞效应.总之,从极值比、变幅和基流过程变化而言,数字滤波法标准差较小,分割结果较为稳定,且其基流分割过程线更加合理,是6种方法中较为可靠的分割方法,更适用于秦淮河流域的基流分割.运用数字滤波法对秦淮河流域近十年基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的年基流指数均大于0.35且呈现增长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陈璇,杨红卫,宋轩[9](2018)在《秦淮河流域防洪情势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雨洪峰现时差、洪水位变化趋势、河道过流能力变化等方面,对秦淮河流域近几年来的水情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流域洪峰流量逐渐增大,河道水位逐渐抬高。还分析了流域现有防洪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防洪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8年10期)
许琴[10](2018)在《省人大代表调研秦淮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许琴) 7月30日,省人大代表省直南京、淮安组来到南京,对秦淮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腊军陪同调研,副市长华静向省人大代表介绍秦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情况。当天上午,省人大代表实地调研了江宁区科学园污染处理(本文来源于《南京日报》期刊2018-07-31)
秦淮河流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以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长江下游秦淮河流域为例,应用累积距平、线性趋势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其1987—2015年的水文气象变化趋势;基于水热耦合平衡方程,计算了流域年径流变化的气候弹性系数和下垫面弹性系数,对径流变化进行了定量的归因分析。结果显示:(1) 1987—2015年流域年径流呈增加趋势,并在2001年左右发生明显转变,由此将研究期划分为1987—2000年与2001—2015年两个阶段。(2)年降水量多年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年潜在蒸散发总体呈上升趋势。与转变发生前相比,2001—2015年期间年均降水量增加2.42%,年均潜在蒸散发量增加6.24%,二者变化幅度不大,而下垫面参数变化幅度较大。(3)径流对于降水、潜在蒸散发以及下垫面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69,-0.92,-0.64,气候与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9.6%,115.5%,可见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更大,同时也存在其他因素对径流变化产生较小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秦淮河流域论文参考文献
[1]..秦淮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与引水调度方案优化研究[J].江苏水利.2019
[2].代晓颖,许有鹏,林芷欣,王强,徐羽.长江下游秦淮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9
[3].何孝光,刘锦霞,陈立冬.秦淮河流域雨洪计算数学模型的研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
[4].秦孟晟,郝璐,郑箐舟,金楷仑,孙阁.秦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蒸散量变化的贡献[J].中国农业气象.2019
[5].缪星海.跨界水污染协作治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9
[6].徐晓晔.基于流域蓄滞洪区补偿机制创新的排水权空间配置初探[D].南京大学.2019
[7].陈璇,杨根林,杨红卫.基于MIKE11模型的秦淮河流域洪水调度方案[J].水电能源科学.2019
[8].郝璐,李素云,孙磊,方荻,秦孟晟.不同基流分割方法在秦淮河流域的应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陈璇,杨红卫,宋轩.秦淮河流域防洪情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
[10].许琴.省人大代表调研秦淮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N].南京日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