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儿科)内蒙01701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护理不良事件中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真实体验,为医院后续开展组织支持项目提供参考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对17名在我院儿科护理单元发生过护理不良事件的在职护士进行访谈,按现象学研究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护士经历着身心不安的负性体验”和“艰难时刻缺乏有效应对策略”2个主题。结论:组织机构对第二受害者应从责备转变为关注,建立支持项目,倡导非惩罚文化,营造健康工作环境,帮助护士尽早走出负性情绪,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对护士的伤害,确保患儿获得最佳结局。
关键词:不良事件;儿科护士;第二受害者;质性研究
引言
儿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患儿不能描述自己身体的不适,需要护士在日常护理中充分地体现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但实际中常常因为患儿的啼哭、不愿配合,造成儿科护理工作繁忙、琐碎、环境吵杂、工作量大。作为儿科护理人员,一定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影响小儿身体康复的各种原因,避免在住院期间由于护理操作及医院环境给患儿带来的身体伤害。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各系统器官均未发育成熟,抵抗力差,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使儿科成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高风险科室。为了降低儿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我院儿科的护理质量,我们对近几年来发生在我院儿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做了归因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现具体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儿科护理单元发生过护理不良事件的在职护士为访谈对象,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在不良事件现场,但不是不良事件的当事人;②抢救突发事件时,目睹患儿产生不良结局或相关损伤,经历身心创伤,但无护理缺陷发生。当访谈进行至第17名护士时,资料出现饱和。研究对象年龄21~43(29.97±4.70)岁;在院工作年限1~25(9.16±5.57)年;男1例,女16例;大专6例,本科11例。本研究已经通过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18伦审字27号)。
1.2经历着身心不安的负性体验
1.2.1带教不严
一是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大多未经过正规的师资教育培训,缺乏具有教师资格、临床经验丰富、综合素质全面的带教护士;二是实习生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差;三是带教老师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让实习生独立对患者实施治疗护理;四是儿科护理工作繁忙,带教护士会因此疏于对实习生的指导监督;五是由于儿科专业操作技术要求高、家长的需求高,大部分家长会排斥实习生对其进行护理治疗,稍有疏忽便可引发家属的不满。
1.2.2后悔
个案4:“去年冬季每家儿科医院的急诊就诊人数都爆满,急诊区到处都是患儿和家属,环境嘈杂,护士人手显得更加紧张,就想着快点把事情做完。那次给患儿做雾化,抓起袋子中的药液就配置,下午做另一次时,同事核对发现有1个雾化药物不对,原来药房发错了,两种雾化液外观真的很相似。当时家属很激动,已经去院部投诉了,后来听护士长说,那孩子住院去了,家属肯定不会罢休的。那天也不知咋回事,我怎么会省掉核对环节?当时我整夜睡不着觉,老想着这件事,这患儿才8个月大,抵抗力低,但愿治疗顺顺利利,千万别出现中途病情反复的情况。现在我都有点神经质了,做一件事情要反复核对3~4遍才放心,生怕再出错。”
1.2.3沟通技巧欠缺
沟通前未评估家属的沟通及理解能力,采用专业术语与患者沟通,导致患者理解偏差;由于环境嘈杂,护理人员说话音量过大;护理工作繁忙,语言生硬,护理操作时过于急躁;不会换位思考,对患者的询问缺乏耐心;对于接收信息相对较慢的人群未做到反复沟通教育,未做健康教育效果评价等,如护士向家属讲解要让孩子远离开水等高危物品,家长仍将患儿带至开水间打开水,不慎将开水溅到患儿足背,导致烫伤。
2对策
2.1第二受害者现象亟待关注
儿科患者有其特殊性,年龄小、不会自我表达或配合护理操作、病情不易察觉且极易反复、抵抗力弱、家属对儿科护士操作和治疗期望太高,无形中增加了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稍有不顺即触发矛盾,儿科护士相对其他科室护士承受着更大的职业压力。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各地儿科医疗服务需求激增,病区走廊内过多的临时加床,导致环境嘈杂,工作流程易被打断,儿科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加显著,有部分护理不良事件的当事人是新护士和其他科室支援护士,他们儿科临床护理经验不够丰富,专业技术不够熟练,对患儿的病情观察及应急能力较差,这样的工作状态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问责的组织文化和缺乏组织支持会加剧医护人员的心理痛苦,将会埋下巨大的医疗风险隐患。本次访谈中,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普遍经历了负性体验,如自责、后悔、郁闷、害怕、失眠等,这种负性体验会持续几个月到几年,有的护士甚至无法完全解脱。认为第二受害者应该拥有如下权利:公正、被尊重、被理解和同情、获得支持、参与。第二受害者现象亟待护理管理者转变理念予以重视。
2.2重视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护理管理者应完善相关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并督促护士严格执行;加强儿科护士素质的培养,增强护士的责任意识,具有慎独精神,在各项护理工作中,做到人人有责,事事有人管,把护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护士长坚持早晚查房制度,对于病区内的每位重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2.3防止液体外渗
静脉输液多巡视、勤观察,注意有无静脉炎、肿胀等表现,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输液。⑦安全防范。科室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立即上报并召开安全质控会议,寻找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处理。加强科室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定期召开安全管理座谈会,讨论安全隐患,培养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学习科室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在工作中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和流程执行各项护理工作,以降低科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儿科护理质量。
2.4倡导非惩罚文化,营造儿科健康工作环境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重点应该是防范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而不是通过对当事人的追责来平息事件。访谈中,有护士在犹豫是否上报,担心影响科室的声誉,有的怕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抹黑。实行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是推动医院安全文化发展的有力环节。建立非惩罚安全文化环境是对涉事护士的支持,同时能降低甚至预防第二受害者发生心理伤害。护理不良事件的讨论如果针对护理行为的质询可能引起涉事护士反感,建议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应重点关注经验教训和改进措施方面。只有在无惩罚的环境中,当事人才愿意上报更多的问题,利于管理层及时获得信息,从系统层面分析可以改善的空间,如优化护理流程、鼓励家属参与药物自我管理、规范新入科护理人员的培训、督促护士规范执行护理核心制度和操作规程、举行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与防范讲座等,通过相互学习,增强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
3讨论
随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认识不断升入,现有很多针对此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从基础护理到优质护理,不断的进步和完善并得到一定的成效。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护理中作中应继续学习和研究相关疾病的护理方法。使我们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更加科学、规范、完善。缓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并得到有效改善防止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文燕.加强不良事件风险防范提高护理质量.当代医学,2010,16(7):37-38.
[2]崔雪,邹萍,张晓楠.儿科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及应对措施的研究现状.天津护理,2018,26(2):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