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高产优质菌株的复壮技术研究

茯苓高产优质菌株的复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茯苓Wolfiporia cococ(Schw.)Ryv.& Gilbn.是一种高等担子菌,隶属于层菌纲Hymenomycetes,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Wolfiporia,多年生的腐生真菌。其地下生长的菌核(sclerotium)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食用真菌,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茯苓野生资源极为有限,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茯苓的人工栽培虽早已实现,但在贵州尚未形成规模化的栽培基地,菌种退化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之一。本课题通过一系列研究初步建立茯苓菌株的复壮体系,为实现茯苓的GPA基地建设和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本研究对茯苓菌核进行组织分离,对分离菌株进行菌丝形态及荧光核染色显微观察。并分别采用了紫外光照射培养、菌丝尖端转接分离、茯苓菌核分离复壮和单孢分离复壮,结果表明四种复壮方式均可达到一定的复壮效果,将菌丝尖端转接分离与单孢分离复壮法结合是比较理想的复壮方式。对培养基成分、光照条件、培养温度、传代次数等对茯苓菌株在实验室条件下形成子实体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茯苓菌株子实体产生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在马铃薯琼脂糖培养基(PDA)上,培养温度(27±1)℃,光照强度60%(12000LX光照培养箱),传代次数5~7代,空气相对湿度75%左右,培养时间18~30d,形成的子实体形态和数量各不相同,可形成蜂窝状、山状、迷宫状、小菊花状或针状的子实体,单身或群生。采用稀释法分离茯苓单孢子,并进行单孢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在26℃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为45%。担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较为浓密,呈白色短绒状,气生菌丝不明显,生长缓慢。单孢萌发菌丝形成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和气生菌丝浓密程度均有明显差异,且遗传稳定性好。单孢配对实验表明,同一菌株担孢子间配对都出现明显拮抗线,但其中少数配对随着培养时间增加在交接区形成扇形区域,拮抗线随后消失。而不同菌株担孢子间的配对则全部形成稳定的栅栏型菌落,不能和谐生长。栽培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茯苓菌株野外栽培两次采挖菌核重量不等,大部分菌株第二次采挖重量明显多于第一次茯苓的重量,菌核品质因不同菌株而异。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定茯苓菌核的多糖含量。大多数菌株多糖含量在4.0%~6.0%之间,编号为GZAAS1.0612菌株的多糖含量最高,为8.08%。其次是GZAAS1.0611菌株为7.68%.GZAAS1.06047.33%;最低的为GZAAS1.0603菌株为3.32%.通过混杂杂栽培的菌株多糖含量在4.42%~5.91%之间。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1.1 茯苓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茯苓研究进展
  • 1.2.2 茯苓菌种的退化、复壮与选育
  • 1.2.2.1 茯苓菌种的退化
  • 1.2.2.2 菌种复壮
  • 1.2.2.3 菌种选育
  • 1.2.2.4 茯苓研究与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 1.3 茯苓交配型研究概述
  • 1.3.1 担子菌交配型的研究
  • 1.3.2 交配型位点的结构和其生活史研究
  • 1.3.3 茯苓交配型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4 实验试剂
  • 2.1.5 染色液
  • 2.2 试验方法
  • 2.2.1 茯苓菌核组织分离
  • 2.2.2 茯苓菌株复壮
  • 2.2.2.1 紫外光照射培养复壮
  • 2.2.2.2 菌丝尖端转接分离提纯
  • 2.2.2.3 茯苓菌核分离复壮
  • 2.2.3 单孢分离复壮
  • 2.2.4 茯苓菌株子实体诱导培养
  • 2.2.4.1 不同器皿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2.2.4.2 培养基对茯苓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2.2.4.3 培养温度对茯苓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2.2.4.4 光照对茯苓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2.2.4.5 传代次数对茯苓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2.2.5 诱导产孢及孢子收集
  • 2.2.5.1 单孢分离
  • 2.2.5.2 茯苓担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
  • 2.2.6 单孢配对
  • 2.2.6.1 同一菌株单孢菌株间配对
  • 2.2.6.2 不同菌株单孢株间配对
  • 2.2.6.3 单孢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实验
  • 2.2.7 茯苓野外栽培两次采挖菌核质量比较
  • 2.2.8 茯苓菌核多糖成分测定
  • 三、结果与分析
  • 3.1 茯苓菌核组织分离
  • 3.2 菌核分离菌丝形态观察
  • 3.2.1 菌核分离菌丝生长特性培养
  • 3.3 茯苓菌种复壮
  • 3.3.1 紫外光照射培养与菌丝尖端转接分离
  • 3.3.2 茯苓菌核分离复壮
  • 3.3.3 四种复壮方式比较
  • 3.4 茯苓子实体培养
  • 3.4.1 不同器皿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3.4.2 培养基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3.4.3 温度对于实体形成的影响
  • 3.4.4 光照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3.4.5 传代次数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3.4.6 茯苓子实体最适培养条件研究小结
  • 3.5 茯苓孢子
  • 3.5.1 茯苓孢子的形态
  • 3.5.2 茯苓担孢子萌发的条件
  • 3.6 茯苓单孢株配对试验
  • 3.6.1 同一菌株单孢株间配对
  • 3.6.2 不同菌株单孢株间配对
  • 3.6.3 单孢菌株与原菌株比较实验
  • 3.7 茯苓野外栽培试验的产量与质量
  • 3.8 茯苓多糖含量
  • 四、讨论
  • 4.1 茯苓菌株复壮及复壮系统模型的建立
  • 4.2 建立茯苓优质菌株的筛选模型
  • 4.3 实验室条件下茯苓子实体形成的最适培养条件
  • 4.4 单孢株间的配对结果
  • 4.5 茯苓单孢株配对与杂交栽培在育种上的新思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和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产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与培养条件优化[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32)
    • [2].番茄早疫病菌抗啶酰菌胺菌株细胞膜透性变化[J]. 植物保护学报 2017(02)
    • [3].玫烟色棒束孢菌株间的rDNA多态性[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7(01)
    • [4].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以及酶学性质的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7(02)
    • [5].黄曲霉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毒能力分析[J]. 中国粮油学报 2012(06)
    • [6].不同环境因素对昆明本地灰葡萄孢、黄曲霉菌株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7)
    • [7].一株高产糖化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J]. 酿酒科技 2013(08)
    • [8].5个蝙蝠蛾拟青霉菌株的对比筛选[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0(01)
    • [9].产脂肪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J]. 中国酿造 2016(11)
    • [10].东北黑木耳栽培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J]. 黑龙江科学 2011(06)
    • [11].茯苓栽培菌株的RAPD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0)
    • [12].不同蜜环菌菌株的鉴定及胞外酶活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4)
    • [13].新疆盐穗木根际耐盐碱菌株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05)
    • [14].甘肃甘南高海拔地区侧耳属菌株生产性能评价Ⅱ[J]. 北方园艺 2015(18)
    • [15].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筛选与鉴定[J]. 现代食品科技 2013(04)
    • [16].超声波诱变筛选虾青素高产菌株[J]. 北京农业 2013(27)
    • [17].秋冬季栽培平菇菌株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12(02)
    • [18].铜矿区土壤中耐铜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现代矿业 2017(02)
    • [19].降解石榴皮单宁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12)
    • [20].石油烃降解菌株的复配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9(06)
    • [21].我国双孢菇菌株与国外引进菌株间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 北方园艺 2014(11)
    • [22].发酵豆制品菌株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9(04)
    • [23].1株高产甘油酸菌株的筛选与鉴定[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4)
    • [24].北京地区耐低温平菇菌株比较试验[J]. 北方园艺 2016(01)
    • [25].新型结核病疫苗融合菌株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的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6(01)
    • [26].具有典型甲基萘醌结构成分微生物参比菌株的筛选[J]. 生物技术 2016(04)
    • [27].黑曲霉细胞诱变产菊粉酶菌株选育的研究[J]. 粮油加工 2010(10)
    • [28].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的RAPD扩增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08(06)
    • [29].茯苓菌株营养特性比较研究[J]. 重庆中草药研究 2019(02)
    • [30].医院菌株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 2018(02)

    标签:;  ;  ;  ;  ;  

    茯苓高产优质菌株的复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