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1886年,世界上首个内燃机汽车制造专利由德国人卡尔本茨获得,自此人类进入了现代汽车的时代。如今,汽车产业发达与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带动着石油、钢铁、橡胶、玻璃、机械、化工、电子等多行业的发展。汽车产业综合性强、复杂性高、产业链长,基本上涉及所有的服务业以及加工业。汽车工业具有较大的带动效应,对其相关产业带来的波及效应高达2.5倍以上。汽车产业的发展能对一国经济增长起到带头作用,能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1:2.9的辐射效应,给劳动就业带来1:7的带动效应。可见,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能够起到巨大作用。因此,发展汽车产业,是强国必经之路。国家通过税收来组织财政收入,并调控国民经济,使其有序地运行。税收还能引导产业发展,调节消费结构。一个国家的税率高低、税式支出规模、税收优惠程度等,都是宏观调控的信号。当然,税收也不可能超越市场经济规律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税收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引导产业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汽车产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一个国家对产业的宏观调控通常通过税收政策来体现,在汽车产业更是如此。因此当前汽车产业的税收政策将直接影响其产业发展,乃至影响到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系列、多品种的各类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和配套体系,产业规模化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明显提升:已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大国。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800万辆,不但稳居世界第一,还打破了美国在2000年创造的1740万辆的记录。然而,我国汽车产业仍存在技术水平有限、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开发能力欠缺、消费政策不完善等问题,环保、能源、城市交通等制约因素也日益突出。我们应该看到,结构调整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汽车产业已经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期,势必需要进行一次大的调整,来解决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积累的问题。目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由于城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汽车市场还是处在增长期。为了保持汽车产业平稳较快的发展,我国必须加快汽车产业的调整。2010年8月,工信部完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至2020年)》征求意见,内容包括产业化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指导原则、保障措施、产业布局等,明确了对新能源与节能汽车的财政支持,高达上千亿元。此规划明确了电动汽车将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我国将最终实现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并且将推动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同时,实施过渡和转型战略,对大城市的各种服务领域车型进行试点,从新能源客车、小型混动轿车,以及微混合轿车等,最终发展到纯电动车。中国汽车经济的发展,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和政策转变是与中国汽车税费发展紧密相连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的汽车税费也从种类、数量、税率等方面不断改善,为了宏观调控汽车产业的合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节能减排,缓解汽车工业对环境、能源带来的压力。不但使汽车产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并且调节了汽车产业对能源环境的影响,保证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当前,我国不含增值税的汽车税收收入大约占到税收总收入的2.8%。例如2008年,全年税收总收入为54,203亿元,其中汽车税收收入为1,502亿元,包括368亿元的汽车消费税,990亿元的车辆购置税和144亿元的车船税。2010年,中国财政共完成了73,202亿元人民币的税收总收入,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23%,达到同比增收13,681亿元。在中国财政部发布的2010年全年税收收入增长的构成分析中,汽车相关税收以及进口环节税收均发生了快速增长,两者完成的税收增收额超过了全年税收增收额的百分之三十。其中,进口货物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增幅达到了35.7%;关税增长幅度为36.6%;车辆购置税和汽车消费税增幅最大,分别为54%和55.8%。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汽车税费改革来发挥税费的消费导向功能,推进汽车产业的环保、节能发展。当然,发展新能源汽车,并不能以牺牲汽车产业的发展为代价,而是要稳步转型,使我国汽车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全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前言。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范围、研究思路、方法及意义。第二部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主要阐述我国汽车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作出的税收贡献。同时,结合当前国家的产业政策,以产业政策为导向,来分析税收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对策。第三部分:汽车产业涉及的主要税收政策。总结了中国汽车税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变化过程,概括了中国汽车发展从初期到成熟及后来的新改革阶段中税费种类、负担和改革方向等方面进步改善的过程。分别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涉及到的6个环节,包括生产销售、进口销售、经销商销售、购置、保有和使用环节,并对每个环节设计的税种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第四部分:汽车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及税收政策。通过对汽车租赁、汽车维修、汽车零部件产销以及汽车美容等相关行业的分析,探讨其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分别涉及到的税收政策。第五部分:发达国家汽车产业税收政策借鉴。主要总结了美国、德国、日本的汽车税收政策,找出我国可以借鉴的部分。第六部分:我国汽车产业税收政策优化。提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优化原则,并从改进的方向及具体措施两方面着手,提出我国汽车产业涉及的税收政策完善的方法。第七部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其他配套政策。税收是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却不是唯一的手段。为了实现我国汽车产业更好的发展,我国需要搭配非税收手段来配合产业发展,本部分主要探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非税政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文不仅从理论上对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关税种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同时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进行了优化分析。当然,本文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表现在实证方法的运用不足。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对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不足,没有使用计量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处理,仅采用了描述性统计方法展示了汽车产业的税收现状,因此在实证方面略显单薄。其次,所研究内容不够深入。本文尝试探讨在汽车产业稳健发展的基础上,优化产业、消费结构,推进汽车产业的环保、节能发展。但是由于相关专业知识有限,在对政策的优化建议上,还不够深入,并未能产生一套完整的政策改良方案。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推进重庆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建议[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01)
- [2].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 特区经济 2008(12)
- [3].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 大众科技 2009(04)
- [4].浅析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J]. 企业导报 2015(07)
- [5].内燃机可持续发展及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5(02)
- [6].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转换与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 2013(05)
- [7].我国汽车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措施探讨[J]. 价值工程 2012(22)
- [8].扩大中国汽车出口的策略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4(08)
- [9].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问题及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7)
- [10].我国汽车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1)
- [11].对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8(06)
- [12].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14)
- [13].基于全球价值链——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升级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7)
- [14].自由贸易导致双方双赢研究——以中国汽车产业为例[J]. 电子世界 2013(02)
- [15].中国汽车产业与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研究[J]. 汽车工业研究 2013(07)
- [16].河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11)
- [17].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制约因素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3(08)
- [18].汽车产业拉动“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以安徽省为主要研究区域[J]. 科技创业月刊 2011(04)
- [19].汽车产业与产业国际化[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 [20].柳州市汽车产业商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11)
- [21].汽车进气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价值[J]. 科技展望 2015(36)
- [22].我国汽车产业兼并重组探讨[J]. 汽车工业研究 2013(03)
- [23].自主品牌汽车发展战略分析[J]. 汽车工程学报 2013(05)
- [24].国内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和自主危机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6)
- [25].西安汽车产业集群的模式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1(10)
- [26].我国汽车产业良性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商场现代化 2010(03)
- [27].提升安徽省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策研究[J]. 市场论坛 2008(12)
- [28].适应产业发展的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0)
- [29].在汽车产业中偏振技术的应用[J]. 内燃机与配件 2016(09)
- [30].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经济视角(上旬刊)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