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两极格局后的世界处在大调整、大变动时期。由于俄罗斯无法在东亚地区与美国抗衡,权力失衡的东亚暂时处于美国构建的“中心和轮辐”体系下。这一体系是由美国主导日本操纵的。中国在遵行现有秩序的前提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的方式,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实现着国家崛起。同时,中国的崛起又在权力格局分配、制度规则、地区认同三个方面深刻影响着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为推动这一进程,中国必须大力扩展共同利益,继续进行区域机制建设,继续培育东亚认同。当前有关中国崛起和东亚国际秩序转型的研究都已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又各有不足。笔者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以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视角展开分析:首先讨论现实主义等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国际秩序观,随后将东亚国际秩序的历史演进及其现状特征作为本文分析的现实基础,探讨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转型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中国的战略选择。具体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冷战后东亚国际秩序转型的中国因素,并介绍本题的选题背景、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框架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是国际秩序转型的相关理论分析。在对“秩序”和“转型”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讨论现实主义等三大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国际秩序观。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本恶,从这一假设出发,在国际秩序中,国家必然追求权力和利益,而国际秩序得以建立和转型的核心要素也是权力和利益;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国际机制可以培育信任和合作,从而培养行为者的心理预期和合作习惯,通过国际层面的制度约束,使国际社会达到类似自由国家内部的秩序,可以实现国际秩序的改造,并保持和维护其稳定;而建构主义认为共同体可以建构一种集体认同,提高各行为体国际行为的规范性和可预见性,从而造就一种国际秩序。第三部分是东亚国际秩序的历史演进及其现状特征。从分析东亚国际秩序的历程入手,讨论现行东亚国际秩序的特点。以中国为主导的朝贡秩序自鸦片战争以来逐渐被破坏,东亚国际秩序一直处于不断调整中。现行东亚秩序呈现出区域外美国主导和缺乏地区结构两大特点。第四部分是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互动关系。首先分析中国崛起的相关问题,这是本文的现实基础。国家是理性的决策者,权力决定了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中国必须首先扩大自己的国家权力,特别是经济权力。在讨论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转型的互动关系时,可以看到,一方面是中国对现有东亚国际秩序的遵行,如不追求单方权力的增加、不抢占领土、不划分势力范围、不推翻现有的国际秩序、不挑战美国主导下的制度规则等;另一方面中国崛起在权力格局、区域制度建设、东亚认同和东亚价值观等方面对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产生了一系列积极影响。第五部分是东亚国际秩序转型视角下的中国战略选择。为促进东亚国际秩序转型进程,中国必须大力发现和扩展地区层次和次地区层次共同利益,通过参与、创设和主导等形式大力建构区域性机制,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孔子学院、提升国家形象等方式扩大中国的软实力,培育东亚认同,为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奠定心理基础和平台。第六部分是结束语。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中国全面协调崛起本身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东亚国际秩序转型也因美、日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而变的复杂,因此两者相互影响的过程也将长期存在。整体来看,在中国崛起的推动下,东亚国际秩序将朝着以东亚共同认同为基础,以经济实力为重要依据,以东盟为主导,以区域性机制为协调的方向转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单极霸权必然导致国际秩序失序——世界正在又一次吞咽权力失衡的苦果[J]. 世界知识 2019(24)
- [2].从转型到危机:“美国优先”对国际秩序的影响[J]. 国际展望 2020(01)
- [3].“自由国际秩序”、多极化与俄罗斯的“2024议程”[J]. 俄罗斯研究 2020(01)
- [4].国际法在国际秩序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24)
- [5].后西方多元国际秩序的重构:历史路径[J]. 史学集刊 2019(04)
- [6].现代国际秩序的演进与中国的时代责任[J]. 现代国际关系 2016(12)
- [7].朝贡与条约之间:近代东西方国际秩序的并存与兼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06)
- [8].变化的世界,不确定的时代——当前国际秩序演变的趋势[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7)
- [9].国际秩序变革与中国的世界角色[J]. 人民论坛 2017(14)
- [10].地区国际秩序转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以东南亚为研究对象[J].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7)
- [11].传统东亚国际秩序的多重内涵[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2].现有的国际秩序到底来自何处[J]. 世界知识 2015(17)
- [1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看战后国际秩序[J]. 群言 2015(10)
- [14].疫情为网络空间国际秩序带来新变数[J]. 网络传播 2020(08)
- [15].“自由国际秩序”的前路与中国的战略机遇期[J]. 全球秩序 2018(01)
- [16].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秩序变革:国家实力、国际目标与战略设计(1985-2015年)[J]. 中国战略报告 2016(02)
- [17].明代中国国际秩序的新变化[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01)
- [18].从疫情中的博弈看新国际秩序[J]. 决策与信息 2020(11)
- [19].中俄与“自由国际秩序”之兴衰[J]. 俄罗斯研究 2019(01)
- [20].国际秩序中的中国大国地位与角色分析——兼评赫德利·布尔的“中国与国际秩序”观[J]. 宁夏党校学报 2018(01)
- [21].欲正其规,必立其信——美国政府行为冲击国际秩序中信任关系[J]. 世界知识 2018(16)
- [22].文化建构在国际秩序中的困境与启示[J].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7(03)
- [23].反建制主义与国际秩序[J]. 国际政治科学 2017(02)
- [24].国际秩序变革与中国战略:一项研究议程[J]. 中国战略报告 2018(01)
- [25].中国如何应对美“国际秩序定义权”[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16(02)
- [26].中国与国际秩序:国家实力、国际目标与战略设计[J]. 黄海学术论坛 2016(01)
- [27].“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与国际秩序[J]. 中国国际战略评论 2015(00)
- [28].当前东亚国际秩序转型中的日本因素[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 [29].国际秩序的转型与塑造[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09(04)
- [30].编者的话[J]. 当代亚太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