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锦州医学院学报》1995~1999年引文统计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邢殿福,马瑶[1](2020)在《《高师理科学刊》创刊40周年载文计量分析》文中认为以《高师理科学刊》创刊40周年出版的纸质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统计源,运用文献计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979—2019年《高师理科学刊》的载文量、信息密度、出版时滞、基金论文比、载文的学科分布、引文情况,作者的年龄、职称、单位、地域分布、核心作者及期刊影响因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创刊40周年《高师理科学刊》共出版198期,载文5569篇,期刊各项指标呈稳步提升趋势.通过研究,旨在总结期刊的发展历程,提高期刊的办刊质量,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张嘉辰[2](2020)在《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及定位研究 ——以辽宁省锦州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地间竞争加剧,更需要具有独特性的旅游地形象以在目标游客心中占据一席之地,因而对游客形象感知进行分析有助于旅游地进行针对性营销,从而提升旅游地吸引力。文章以游客在实际旅游过程中对旅游地形象感知为研究对象,以辽宁省锦州市为案例地进行研究,利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构建出一个游客旅游形象感知模型,即旅游地形象感知是经过考量后,游客与客体间互动的产物。文章利用此模型对出游目的与游前印象,锦州市旅游吸引物,餐饮及服务,住宿及服务,城市与地域环境,整体认知,情绪感觉、体验感想与想象遐思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定位理论中竞争者这一概念引入近邻旅游地分析,以游记样本中游客同游频次、空间距离与吸引物相似程度作为依据选取与锦州市相邻的葫芦岛、盘锦两市作为近邻旅游地进行该地游客感知分析,将三市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最终提出在现有旅游地形象的基础上引入“小城”、“慢生活”作为可与近邻旅游地共用的整体形象,以“山”、“海”、“城”为属性形象,从“烧烤美食之城”、“祈福文化之城”、“辽代遗迹之城”三角度进行独特形象定位,优化功能形象等建议。
张佳慧[3](2020)在《多功能副词“全”及其相关构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全”的句法环境为突破点,在大量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重新整理“全”的使用条件和句法环境。就此发现“全”不仅是范围副词还是程度副词,同时还兼具语气副词和情态副词的功能。“全”的语义在漫长和高频的使用过程中发生虚化,各个身份之间存在语义关联,有清晰的发展脉络,可整理出一套统一且连续的语义演变机制。本文运用语义学理论、主观化理论、情态理论等,对多功能性的“全”进行细致描写和深入分析,对比“全”和“都”两大范围副词的语义差异、总括过程差异和替换情况,并介绍与“全”相关的构式系统。第一章为导论,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范围、理论价值、实际意义,以及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说明语料来源,行文注释等。第二章简要介绍副词“全”的相关研究,本文所运用的语言学理论。第三章列举了多部工具书对副词“全”的释义,并对副词“全”的所有句法环境(主要考察总括对象和谓语成分)进行分类、分析和总结,将“全”可总括的对象分为十类,可修饰的谓语分为四类。发现在实际使用中,副词“全”有诸多用例与已有研究结论不符,值得深入研究。第四章从历时角度入手,考察“全”程度义的生成机制,提出程度义是由复合认知框架“整体-部分”“物体-性状”转喻而生的派生义,以其主体的物质范围为基础的最大客观值,所代表的程度量为“百分之百”。从程度量级、粘着性、句法位置、替换情况等多个角度验证其程度副词的身份。依据标记理论讨论“全”范围义和程度义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在特定句法环境中,“全”的范围义和程度义相容。区分“全”范围义和程度义的突显环境,确认程度副词“全”与否定词共现的否定强度序列。“全”还是可补副词,可通过重叠充当状语和补语,起到加深程度的作用。归纳“全”在状语/补语位置上的“全”的规约化语义特征。第五章提出将副词“全”细分为范围副词“全1”,程度副词“全2”,语气副词“全3”,情态副词“全4”。“全”的语义发展主要以四个核心要素特征为基础,分别是:完型、(颜色)一致、(质地)统一、全覆盖(隐形要素)。通过强化其中一个核心特征,弱化其它核心特征的机制,不断扩展“全”的句法功能,是物质载体不断弱化和突显特征不断强化共同作用的过程。借助情态理论,依据总括对象/谓语程度和谓语成分所代表的事件的时态两个标准,细分“全3”“全4”的限制条件和句法环境。第六章简述“全”和“都”的对比研究。“全”和“都”的语义发展历程十分相似。在前人的基础上详细区分句法、语义、总括方式等方面的区别。“都”的总括方式是动态的“加合”过程:分配—聚合。“全”的总括方式具有相对静态的“一体化”过程。考察“全”和“都”可替换的情况,根据替换后语义是否相同,大致分为“等同替换”和“允准语义偏差替换”。第七章简述“全”的构式研究现状。介绍待嵌构式“全称量化词+NP+全(+VP/AP)”和“逐指成分+NP+全+(VP/AP)”的构式成分、产生机制和构式义。待嵌构式“连+X+全”“连+X1+带+X2+全”“X1+连+X2+全”“X1+连带+X2+全”“X1+连同+X2+全”。图式构式“一X全Y”,包含三个子式“一NP1全NP2”“一NP全VP”“一VP1全VP2”。构式中“一”和“全”同时标记“量”,是量叠加和强化的过程。最后,介绍与“全”有关的语法构式“全+四字短语”“全+把/被字句”“全+主动/被动句式”。第八章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创新和不足之处,以及余论。
王璞[4](2019)在《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十年来,许多抗抑郁药物被成功研发,然而其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起效慢、副作用强等不足。因此从新的角度研发抗抑郁药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研究组前期研究发现急性禁食9小时对雄性小鼠具有抗抑郁样作用,但其对雌性小鼠的情绪改善作用尚不清楚。抑郁症存在性别差异,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女性易产生情绪障碍,补充雌激素可在临床上改善女性抑郁情绪。雌激素联合其它抗抑郁药物治疗能增强抗抑郁效应,缩短治疗起效时间。然而,目前尚不清楚雌激素能否增强禁食的抗抑郁样作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强迫性游泳实验、旷场实验等行为药理学方法,探讨了禁食及其与雌激素联合对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并利用分子生物学、转录组学等多学科技术手段,进一步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1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1)禁食对雌性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强迫性游泳和旷场实验结果表明,急性9小时禁食能够明显缩短雌性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且对旷场实验中的自发运动量无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禁食对雌性小鼠发挥显着的抗抑郁样效应。(2)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存在叠加效应。行为药理学实验结果表明,单纯急性9小时禁食与单纯一次性给药雌二醇均使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且下降幅度相似。两者联合处理可使不动时间进一步显着减少,且旷场实验中的自发运动量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禁食与雌激素具有叠加的抗抑郁样作用。2禁食与雌激素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探究(1)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可显着上调前额叶皮质和海马部位的CREB-BDNF信号通路。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急性9小时禁食可显着提高前额叶皮质和海马部位的磷酸化CREB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雌二醇给药也可使CREB、磷酸化CREB及BDNF蛋白在两脑区中表达上调。经两者联合处理后,各蛋白表达水平有进一步上升趋势,表明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可激活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的CREB-BDNF信号通路。(2)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可明显改善雌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新生。将预注射过BrdU的小鼠进行禁食等处理后,选取海马部位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实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急性9小时禁食使海马齿状回部位BrdU阳性标记的新生细胞个数显着增加,表明禁食可明显改善雌性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新生;而附加雌二醇可使新生细胞数目进一步增多,表明雌激素联合禁食对海马的神经新生有促进作用。(3)禁食条件下,胃饥饿素和雌激素存在交互促进作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血清中胃饥饿素、雌二醇和皮质酮的含量。结果表明,禁食产生的胃饥饿素和雌二醇的分泌存在相互促进作用。禁食对皮质酮分泌无显着影响,注射雌二醇则可使皮质酮含量显着下调,表明HPA轴主要受雌激素调控。3禁食与雌激素对小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内基因表达的影响(1)禁食和雌激素处理均使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有差异性基因表达,并存在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急性9小时禁食和雌二醇处理均可使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有差异性基因表达,且其上、下调基因个数相近。Venn图分析表明,两种处理存在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这些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呈共同上调或下调趋势,表明禁食和雌激素可对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脑区内部分基因造成相似影响。(2)禁食和雌激素处理所筛选出的差异性表达基因均可富集于与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GO功能和生物学通路,且部分共同富集。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禁食和雌二醇均能使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多项与神经功能相关的GO term显着性富集,且呈现部分共同富集。KEGG pathway分析表明,急性9小时禁食和雌二醇处理均使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多项KEGG pathway发生显着性富集。这些共同富集的生物学通路多与神经功能相关,根据文献报道,认为其部分参与了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3)基因为关键基因,多巴胺及其受体功能参与介导了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将KEGG pathway注释到的基因进行了重叠性分析,结果显示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中有共同差异性表达基因。结合以往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与多巴胺神经元功能相关。使用String数据库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Drd2为子网络hub基因,表明Drd2(多巴胺受体D2基因)可作为关键基因与多个基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了与抑郁症发生相关的生物学通路。综上,禁食对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禁食与雌激素联合对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具有一定的叠加效应,本研究从饮食调控的角度为治疗女性抑郁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韦耀阳[5](2017)在《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社会,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是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和提高自我素养的有效手段。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学生个人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存储、学习、利用、创新的管理过程所具备的能力。通过实施个人知识管理,能够提高多种途径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建立与完善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增强个人信息素养,并不断提高知识创新与应用能力,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终身学习者,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对信息的获取、输入、存储、提取和应用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也是个体对知识的获取、存储、应用、分享的过程,根据现代认知理论构建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模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包括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存储的能力、知识分享的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五个方面。依据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理论假设,编制了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运用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确定问卷的主要维度和每个维度的具体项目。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对11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总分和分维度方面,男生在知识存储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得分高于女生;在知识获取和知识分享能力上的得分,女生高于男生。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上,性别差异达到显着水平。(2)大学生在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城市学生均高于农村学生,在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在城乡差异达到显着水平。(3)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除了在知识存储能力上和知识创新能力维度年级差异不显着之外,在知识应用能力维度上年级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在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分享能力以及知识管理能力总分上都达到非常显着水平。(4)不同学业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优秀>良好>中等>较差。优秀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良好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得分最高;中等学生知识存储能力得分最低;较差学生主要是知识存储能力差和知识应用与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弱。(5)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及其各个维度的平均得分,高>中>低。不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大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得分均高于其它维度的得分。中等程度和低水平的大学生在知识存储上得分最低。社会认知理论以个人因素、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三项因子持续交互的影响关联来解释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经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产生,通过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影响,将会使得个人的行为受到情境所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周围环境与本身的情绪和特质。运用社会认知理论对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个人及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探究。理论分析发现,.大学生认知风格、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人格特质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构成影响其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内部因素。对1148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效能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显着相关,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评价机制、班级结构、学校技术基础设施、学校组织文化是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中的显着因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校组织气氛与大学生个人知识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分析发现,学校组织气氛的三个维度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回归均达到显着水平,教学气氛、人际和谐气氛和学习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预测作用。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变量,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为因变量用全部纳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之间的中介效应显着,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直接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和学校组织气氛对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产生间接影响。运用实验研究法,对大学生的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进行了干预训练。训练前对被试进行前测,随后对实验组进行干预训练。干预训练主要采用信息技术应用指导、主题讲座、课堂讲授、改革评价方式、班级氛围的塑造、咨询谈话、提高自我效能感等方式。三个月后,对大学生进行后测,前后测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提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组织氛围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依据个人学习的先内化(由外而内),后外化(由内而外)的过程,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的如下策略:①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②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③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④主体行为自律,历练自觉管理的习惯;⑤网络信息发掘,纳入大数据知识平台;⑥系统持续更新,推动社会能力的发展。
梁远东[6](2016)在《《太平经》神仙方技研究》文中指出《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重要典籍,也是道教学领域被研究较多,但仍存在诸多问题的早期原始典籍。《太平经》一书包含了丰富的方技内容,这也是其神仙修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多局限在医学、养生等方面,对神仙方技尚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20世纪后半期出土的大量方技类文献,为重新诠释《太平经》中的神仙方技及其思想提供了参考和印证。本文试图以《太平经》一书为中心,结合其他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以及相关考古材料,在汉代思想的大背景下系统分析《太平经》中的神仙方技及其思想,力图“重现”两汉时期神仙方技发展的基本状况。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阐释本文的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其次,回顾学术界关于先秦秦汉时期神仙方技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为本文研究的大的学术背景;再次,从医学、养生学和神学思想三个方面对《太平经》相关成果作一综述;最后,对“神仙方技”这一术语进行解释,并介绍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从政治背景和知识背景两个方面来解读《太平经》产生的时代背景,从而探讨影响《太平经》中的神仙方技的主要因素。第三部分主要是在汉代思想的大背景下,参考《论衡》、《淮南子》、 《抱朴子内篇》、《老子想尔注》等传世文献以及相关出土文献、考古材料,对《太平经》中的神仙方技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包括“守一”术、存思术、入室精思术、食气术、房中术、解除术、符篆术、尸解术、食粪饮小便术、饮药变形术等,并探讨《太平经》中的具体神仙方技的渊源、内涵以及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神仙方技所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是结语,主要论证《太平经》一书中的神仙修炼体系的特征: 《太平经》遵循治身与治国相一致的原则,把长生成仙与致太平的政治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太平经》遵循神仙方技与积善积功并重的原则,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并把积善为善作为长生成仙的先决条件之一; 《太平经》还注重不同神仙方技之间的配合修炼;《太平经》中的一些神仙方技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还有一些方技保留着浓厚的巫术色彩。同时还探讨了神仙方技与医药、巫术的关系:神仙方技作为《太平经》神仙修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直接吸收了当时的医药知识,又部分保留着浓厚的巫术传统。
李海荣[7](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失范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以来,经过六十多年建设、三十余年改革,当今的中国正进入一个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中国正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距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如此之近,距离世界舞台中心也如此之近,中华民族复兴正呈现出美好前景;另一方面,中国的改革也步入深水区,遭遇社会矛盾凸显的挑战。因此,如何抓住机遇、克服发展危机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议题。在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化进程中,党和政府部门作为国家权力的主要承载方,既是国家各项制度与政策的直接设计者,又是主要的推动者、执行者,可以说其角色定位及行为实践对改革的进度与广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并最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探究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公权的运行状况,客观描绘公权的生命进程轨迹,梳理不规范的公权使用类别,考察公权失范的负面影响,科学总结公权失范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便是本文写作的层次。具体地看,公权的规范性问题不仅关涉改革与现代化的进度,而且已成为时下日常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换言之,在当代中国,上至朝堂下至乡野,对公权监管的要求都愈加常态化。公权已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它在世俗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逐步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公权的运行更为透明、规范。基于以上判断,本研究力图将公权运行及其出现的失范现象,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视野中,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实践过程,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系统梳理公权运行的轨迹、规律及主要特征,理清公权失范的主要表征、负面影响,全面呈现当前公权失范的面貌,并尝试给出作者对公权失范问题治理的政策思考。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导论部分依据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提出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失范这一研究主题,着重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来阐述研究意义。在回顾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期望对公权失范问题的内涵、表现、负面影响、成因等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第一章陈述新中国公权运行的基本概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将公权发展置于新中国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分阶段阐释公权运行的状况;二是提炼当前公权的主要特征,把握当前的公权特质;三是概括公权的能力表现,客观呈现公权的功能作用。第二章提炼当前公权失范的基本形态。本章主要分析有违公权运转基本规则的各类失范行为,立足四个维度:一是宏观层面的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对抗,着重阐述公权对私权的挤压、对私权的排斥以及“与民争利”三类行为;二是从社会力量配比层面来分析政治精英群体与其他精英群体不正常的“结盟”行为,表现为公权的“商品化”、“学术化”趋势;三是公权系统内部横向的力量失衡,突出表现为权力的“部门化”倾向;四是公权系统内部纵向的力量失衡,主要表现为公权的极端“个人化”、“家族化”现象。第三章分析公权失范的负面影响:第一,由于在基础层面上“侵权”行为,造成对民众基本权益的损害,加剧了官民冲突,导致官民矛盾激化;其二,由于公权在其他领域的过度扩展,扭曲了资源配置机制,导致社会不公程度加深,阶层固化加剧;第三,由于公权失范裹挟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因而产生了广泛的“示范效应”与不正常的“激励效应”,引发以“权力拜物教”为特征的“权力崇拜”行为;第四,消解了社会自治空间,既不利于社会自主性的发挥及公共领域的成长,也增加了执政成本;第五,增大了体制惯性,造成社会不合作现象等扭曲改革的机制产生,进而不利于改革的深入进行。第四章从三个层面分析公权失范的原因。一是从历史角度考察,重点分析传统政治文化、军事斗争思维、政治动员传统和计划经济传统对公权的“形塑”作用;二是从客观环境的限制,分析社会整合、社会风险、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及社会成员个体意识缺乏对公权失范的诱发作用;三是从公权自身出发,探究利益意识、法治理念以及职能定位等主体性因素的影响。以此实现对公权失范的全方位、立体化透视,解构公权失范的基础性成因。第五章探讨公权失范的治理路径。首先,通过阐述执政风险依然存在、社会矛盾形势依然严峻、国家正反两方面经验等说明了现阶段规范公权的必要性;其次,通过分析中国当代政治精英的能力优势、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以及社会的自组织程度等,说明规范公权仍有较大的回旋空间;第三,梳理国外较有代表性的规范公权的实践;第四则是有针对性地提出规范公权运行的若干政策建议。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了总结,并探讨了可能的研究空间。
方红玲[8](2008)在《《眼科研究》2003~2007年引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眼科研究》2003-2007年引文情况,探讨其文后引文规律。方法采用引文计量分析方法对《眼科研究》2003-2007年间所刊载1458篇论文文后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眼科研究》2003年-2007年全部论文引文率为74.14%,篇均引文数为7.75条。引文类型期刊占95.40%,图书占4.42%,其他占0.18%;引文类型中中文引文2121条,占18.76%,外文引文9185条,占81.24%;普莱斯指数平均为35.09%;作者自引率平均为1.88%,期刊自引率平均为1.98%。结论《眼科研究》近5年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引文语种中外文引文占较大比例,普莱斯指数在同类期刊中尚可。今后该刊编辑引导作者适当增加期刊自引和作者自引及部分论文的引文数量。
杨晓云[9](2007)在《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是个体在经历或目睹了极度的、不可抵抗的创伤性事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紊乱,从而感到强烈的害怕、无助或者恐惧。它主要导致该个体持续重复体验创伤事件经历,逃避回忆及反应麻木,警觉增高。PTSD只用于心理创伤和应激,而不包括躯体创伤和应激。这种见之于紧张性事件结束后较久的反应,在心理学中又被称为迟发性应激反应(delayed stress reactions)。PTSD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功能,特别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应激事件日趋增多,PTSD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对PTSD的研究,可有效降低应激人群PTSD的发生,促进应激人群的心身健康。PTSD所导致的心理反是缘于所发生的事件超出了由既往经历所建立起来的安全感限度,大脑失去了对事件不良后果的控制,因而导致了心理应激反应的发生。关于创伤应激的研究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研究和慢性应激反应研究,巨大灾难事件可以导致急性应激障碍,而随之出现的创伤的后延反应以及其他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创伤则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反应。本研究主要探讨在日常生活中的创伤和压力事件所导致的创伤后应激反应。本研究从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以医科大学生为样本,开展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的研究,采用问卷法、实验法、访谈法、干预法,运用相关、回归分析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完成了对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测量标准、分布特点描述、影响因素,特别是人格因素的研究以及干预实验的研究,系统深入地探讨了医科大学生群体在日常生活背景下,PTSD发生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实验方法。论文主要由5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第四部分为综合讨论;第五部分为研究结论。其中第三部分由以下4个分项研究构成:研究1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自评量表PCL-C的修订。本研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C进行修订。首先,通过中英文回译,对量表进行文字分析,使中译版量表符合中国文化、语言及价值观念。其次,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PCL-C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并对量表的结构进行验证,以确定量表的可靠性、有效性,为研究中国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碍提供有效的测量工具,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奠定基础。研究2关于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及其特点的探讨。本研究首先采用开放式问卷,运用质化分析方法,对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源、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一步采用修订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调查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其分布特点,为探讨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其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研究3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其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本研究是在对医科大学生创伤事件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依据PCL-C测查结果,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与人格的关系,从而为开展PTSD阳性学生的干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研究4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人群的干预实验研究。本研究首先依据医科大学生PCL-C测试的结果,确定PCL-C高分人群为干预实验对象。其次,依据干预实验设计的原则以及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设计干预实验因子。最后,以团体干预为主、辅之以个体访谈的形式,采用认知干预和行为训练方法,对PTSD阳性的医科大学生群体进行干预实验研究。从而改善PTSD阳性学生的应激状态,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塑造健康人格。通过对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测试、分布描述、与人格的关系研究以及对阳性学生的干预实验研究,我们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本研究所修订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在中国开展大学生PTSD研究的有效的、可靠的测评工具。PCL-C量表包括4个因素:警觉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创伤经历反复重现反应和社会功能缺失反应。这不仅与PTSD概念中的症状描述一致,而且与国外研究的量表结构一致。以P90为上限,制定临床医学的参考值范围,其临界值为38分。2.医科大学生在其生活中所经历的创伤或压力事件可以成为应激源,从而导致PTSD阳性的发生。以PCL-C总分38分为筛选值,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率为13.3%,其中男性为17.6%,女性为10.6%;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的发生在总体上呈现出性别差异,男性略高于女性,在4~5年级男女之间性别差异显着;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在总体上存在年级差异,1年级与2、3、4年级之间均差异显着,2年级PCL-C总分为最高。3.影响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的因素较多,其中人格因素和社会支持因素可以加重或延缓PTSD的发生。4.在影响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的人口学因素、创伤及压力事件因素以及人格因素的研究中,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其主要因素依次为:神经质(N)、精神质(P)、环境适应、内外向(E)、虐待及暴力经历等。医科大学生PTSD的发生与其人格因素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其中神经质、精神质对PTSD阳性发生起重要作用。5.实施认知和行为训练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症状。6.将测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干预训练、访谈等方法结合起来,对医科大学生PTSD的测量、发生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干预实验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研究者全面深刻地认识普通人群,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平日状态下PTSD发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李可建[10](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二、《锦州医学院学报》1995~1999年引文统计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锦州医学院学报》1995~1999年引文统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及定位研究 ——以辽宁省锦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1.旅游地形象研究 |
2.旅游地定位研究 |
3.旅游地形象与定位关系研究 |
4.旅游地空间竞合关系研究 |
5.现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标与意义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3.技术路线 |
(五)创新之处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旅游地形象 |
2.旅游地形象定位 |
3.旅游地形象感知 |
4.近邻竞合旅游地 |
(二)理论基础 |
1.旅游地形象框架 |
2.旅游感知理论 |
3.“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理论 |
三、案例地选取与研究设计 |
(一)案例地情况 |
(二)样本收集与分析流程 |
1.数据来源 |
2.样本处理与分析流程 |
(三)高频词语统计 |
(四)旅游地形象感知框架 |
1.一级编码(开放式登陆) |
2.二级编码(关联式登陆) |
3.三级编码(核心式登陆) |
四、案例地形象感知分析 |
(一)游客基本特征统计 |
1.游客客源地统计 |
2.出游月份统计 |
3.在锦停留时间统计 |
4.交通方式统计 |
(二)锦州市形象感知分析 |
1.出行目的与游前印象 |
2.旅游吸引物 |
3.餐饮及服务 |
4.住宿与服务 |
5.城市与地域环境 |
6.情绪感觉、体验感想与想象遐思 |
7.旅游地整体认知 |
五、近邻旅游地形象感知及比较分析 |
(一)锦州市近邻旅游地选择 |
(二)葫芦岛市形象感知分析 |
1.旅游吸引物 |
2.餐饮与服务 |
3.住宿与服务 |
4.城市与地域环境 |
5.旅游地整体认知 |
(三)盘锦市形象感知分析 |
1.旅游吸引物 |
2.餐饮与服务 |
3.住宿与服务 |
4.城市与地域环境 |
(四)锦州与近邻旅游地感知形象比较分析 |
1.出行预期 |
2.出行成本 |
3.感知客体 |
4.感知评价 |
六、案例地旅游形象定位建议 |
(一)整合“属性—整体”形象 |
(二)强化“共有—独特”形象 |
(三)优化“功能—心理”形象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1.旅游地形象感知框架 |
2.锦州市旅游形象定位建议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多功能副词“全”及其相关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 |
1.3 理论价值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二章 “全”的研究综述 |
2.1 “全”的研究综述 |
2.2 理论背景 |
2.3 副词“全”的研究总结和展望 |
第三章 “全”的句法环境 |
3.1 副词“全”的限定范围 |
3.2 副词“全”所在句的主语情况 |
3.3 从语义角度考察总括对象 |
3.4 副词“全”所在句对谓语部分的要求 |
3.5 小结 |
第四章 程度副词“全”及规约化语义特征 |
4.1 “全”程度义的生成机制和程度量化 |
4.2 副词“全”的语义指向 |
4.3 “全”所在句的情态及否定结构 |
4.4 可补副词“全” |
4.5 “全”的规约化语义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全”的情态表达和主观化 |
5.1 “全”主观化的生成机制 |
5.2 “全_4”主观化的句法环境 |
5.3 情态副词“全_4”的语用动机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全”和“都”的对比研究 |
6.1 “全”和“都”的对比分析 |
6.2 “全”和“都”的替换情况考察 |
6.3 小结 |
第七章 与“全”有关的构式研究 |
7.1 与“全”有关的构式研究反思 |
7.2 与“全”有关的构式 |
7.3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本文的基本结论 |
8.2 本文的主要发现和创新 |
8.3 本文不足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概述 |
1 引言 |
2 抑郁症概述 |
2.1 抑郁症发展史 |
2.2 抑郁症的定义及分类 |
3 抑郁症发病机制假说 |
3.1 抑郁症发生的相关脑区 |
3.2 抑郁症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受体假说 |
3.3 神经内分泌假说 |
3.4 神经营养因子假说 |
3.5 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发生假说 |
3.6 炎症反应假说 |
3.7 其它 |
4 抑郁症药物研究 |
4.1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发展现状 |
4.2 抗抑郁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崛起 |
4.3 联合治疗 |
5 抑郁症的性别差异 |
5.1 外部因素 |
5.2 内部因素 |
6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所需药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小鼠强迫性游泳实验 |
2.3小鼠旷场实验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各处理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3.2 小鼠强迫性游泳实验不动时间的测定 |
3.3 小鼠旷场实验自发运动量的测定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禁食对小鼠抑郁样行为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4.2 禁食与雌激素的抗抑郁样作用存在叠加效应 |
第三章 禁食与雌激素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2.2 小鼠脑组织的提取 |
2.3 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 |
2.4 免疫组织荧光 |
2.5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小鼠脑内BDNF蛋白表达量的变化 |
3.2 小鼠脑内CREB总量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
3.3 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新生的变化 |
3.4 小鼠血清中ghrelin、雌二醇和皮质酮含量的测定 |
4 分析与讨论 |
4.1 CREB/BDNF通路 |
4.2 海马神经元新生 |
4.3 神经内分泌机制 |
第四章 禁食与雌激素对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1.2 关键试剂及仪器 |
1.3 相关软件及数据库 |
2 实验方法 |
2.1 Total RNA提取 |
2.2 cDNA文库构建及测序 |
2.3 数据评估和质量控制 |
2.4 基因注释及表达量统计 |
2.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6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生物学通路富集 |
2.7 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2.8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原始数据质量评估及mapping分析 |
3.2 样品表达量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3.3 禁食与雌激素处理对小鼠前额叶皮质及海马内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3.5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3.6 差异表达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
4 讨论 |
4.1 差异基因的表达 |
4.2 GO基因功能分析 |
4.3 KEGG功能分析 |
4.4 关键基因的注释和分析 |
4.5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1 结论 |
1.1 禁食及其与雌激素联合对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
1.2 禁食与雌激素抗抑郁样作用的机制研究 |
1.3 禁食与雌激素对前额叶皮质和海马基因表达的影响 |
2 本论文创新点 |
3 本论文不足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大数据时代个体生存发展的重要因子 |
1.1.2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发展是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知识整合的迫切要求 |
1.1.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提升是打造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基础研究情况 |
1.3.2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的一般研究情况 |
1.3.3 关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专题研究情况 |
1.3.4 国内外研究评论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的重点 |
1.6.2 研究的难点 |
1.6.3 研究的创新点 |
2 个人知识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 |
2.1.1 知识管理 |
2.1.2 个人知识管理 |
2.2 知识管理能力与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2.1 知识管理能力 |
2.2.2 SECI知识管理能力 |
2.2.3 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认知理论 |
2.4.1 信息加工理论 |
2.4.2 社会认知理论 |
2.4.3 对两种理论的再认识与拓展 |
3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要素 |
3.1.1 知识获取能力 |
3.1.2 知识储存能力 |
3.1.3 知识分享能力 |
3.1.4 知识应用能力 |
3.1.5 知识创新能力 |
3.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模型建构 |
3.2.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形成 |
3.2.2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结构模型 |
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的编制及现状调查 |
4.1 问卷编制 |
4.1.1 问卷编制方案与过程 |
4.1.2 问卷维度与条目的确定 |
4.1.3 问卷的试测与修正 |
4.1.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4.1.5 问卷的适用性讨论 |
4.2 现状调查 |
4.2.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4.2.2 调查结果 |
4.2.4 调查结果讨论 |
5 影响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因素分析 |
5.1 个人因素分析 |
5.1.1 个人因素理论分析 |
5.1.2 个人因素访谈分析 |
5.1.3 关于个人因素查证 |
5.2 行为因素分析 |
5.2.1 行为因素理论分析 |
5.2.2 行为因素访谈分析 |
5.2.3 关于行为因素的查证 |
5.3 环境因素分析 |
5.3.1 环境因素理论分析 |
5.3.2 环境因素访谈分析 |
5.3.3 环境因素查证 |
5.4 核心因素综合分析 |
5.4.1 调查方法与过程 |
5.4.2 调查结果 |
5.4.3 中介变量讨论 |
6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干预训练 |
6.1 干预训练方案 |
6.1.1 被试选择 |
6.1.2 研究工具 |
6.2 干预训练程序 |
6.2.1 第一阶段:干预训练前测验 |
6.2.2 第二阶段:干预训练过程 |
6.2.3 第三阶段:干预训练后测 |
6.3 干预训练结果 |
6.3.1 干预训练前后自我效能感和学校组织气氛的平均得分差异比较 |
6.3.2 干预训练前后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得分比较 |
6.4 干预训练结果讨论 |
7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教育管理建议 |
7.1 社会环境熏陶:彰显榜样引领的价值 |
7.1.1 强化硬件,营造氛围 |
7.1.2 普及常识,塑造榜样 |
7.2 数据平台创建:提升个人知识管理效度 |
7.2.1 共同协商,建立保障机制 |
7.2.2 多方合作,创建大数据中心 |
7.3 学校课程辅导:利用专业扶持的优势 |
7.3.1 教师引导,增强效能 |
7.3.2 课程整合,提升能力 |
7.3.3 学生主导,分类培养 |
7.4 自我认知提升:谋求能力结构的生成 |
7.4.1 以目标定位为中心,快速获取知识 |
7.4.2 以信息编码为核心,准确存储知识 |
7.4.3 以人际交流为手段,专注分享知识 |
7.4.4 以问题解决为关键,全面应用知识 |
7.4.5 以想象能力为抓手,灵活创新知识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是其知识认知内化与外化的能力集群 |
8.1.2 反映知识认知过程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问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 |
8.1.3 现实中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结构合理,存在诸多缺陷,有待发展 |
8.1.4 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受自我效能感、学校组织气氛等因素的影响 |
8.1.5 干预训练对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具有显着效果 |
8.1.6 提升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可通过内化和外化相结合的路径来实现 |
8.2 研究展望 |
9 参考文献 |
9.1 着作类 |
9.2 期刊论文类 |
9.3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类 |
9.4 外文文献类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问卷 |
附录四:自我效能感问卷 |
附录五:学校组织气氛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太平经》神仙方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及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先秦秦汉时期神仙方技研究综述 |
(二)《太平经》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释义及分类 |
四、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太平经》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太平经》产生的政治背景 |
二、《太平经》产生的知识背景 |
第二章 《太平经》中的神仙方技类型分析(一) |
一、《太平经》中的“守一”术 |
(一) “守一”术的理论来源 |
(二) 《太平经》中的“守一”术 |
(三) 《抱朴子内篇》中的“守一”术 |
二、《太平经》中的存思术 |
(一) 《太平经》中的存思术研究 |
(二) 《抱朴子内篇》中的存思术研究 |
三、《太平经》中的入室精思术 |
(一) 《太平经》中的入室精思术研究 |
(二) 早期道教的静室法 |
第三章 《太平经》中的神仙方技类型分析(二) |
一、《太平经》中的食气术 |
(一) 先秦两汉食气术概况 |
(二) 《太平经》中的食气术 |
二、《太平经》中的其他方技 |
(一) 《太平经》中的房中术 |
(二) 《太平经》中的解除术 |
(三) 《太平经》中的符箓术 |
(四) 《太平经》中的尸解术 |
(五) 《太平经》中的食粪饮小便术 |
(六) 《太平经》中的饮药变形术 |
第四章 《太平经》中的神仙修炼体系的特征——兼论神仙方技与医药、巫术的关系 |
一、《太平经》中的神仙修炼体系 |
(一) 《太平经》中的神仙等级系统 |
(二) 《太平经》中的神仙修炼体系的特征 |
二、神仙方技与医药、巫术的关系 |
(一) 《太平经》对医药与巫术的态度 |
(二) 神仙方技与医药、巫术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失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界定 |
(一)公权 |
(二)私权 |
(三)失范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风险社会理论 |
(三)利益集团理论 |
(四)社会公正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公权演变的基本概况 |
第一节 新中国公权变革的历史脉络 |
一、统制支配期(1949-1978年) |
二、流动分化期(1979-1992年) |
三、变形固化期(1993-2012年) |
四、规范治理期(2013年至今) |
第二节 新中国公权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
一、新中国公权的基本特征 |
二、新中国公权的基本功能 |
第二章 公权失范的形态 |
第一节 公权的“私化”趋势 |
一、权界的“扩展” |
二、权位的“固化” |
三、权力的“利化” |
第二节 反常的公权结盟行为 |
一、公权的“商品化” |
二、公权的“学术化” |
第三节 公权的“部门化”现象 |
第四节 公权的“个体化”倾向 |
第三章 公权失范的负面效应 |
第一节 侵犯民众利益,引发官民矛盾 |
一、“官民矛盾”的基本类型 |
二、“官民矛盾”的多重属性 |
第二节 加剧社会不公,固化阶层结构 |
一、扭曲资源分配 |
二、强化阶层壁垒 |
第三节 形成示范效应,损害社会团结 |
一、“上行下效”的复制效应 |
二、“权力崇拜”的模仿效应 |
第四节 消解自治空间,增加执政成本 |
一、行政化控制网络的延展 |
二、偏管理行政理念的激扬 |
三、公共领域的发育迟缓 |
第五节 增大体制惯性,阻碍改革进行 |
一、体制惯性与制度依赖的“成型” |
二、扭曲改革机制的“定型” |
第四章 公权失范的原因 |
第一节 历史因素的延展 |
一、传统封建政治文化的负面遗产 |
二、军事斗争思维的延续 |
三、政治动员传统的习惯性沿用 |
四、计划经济传统的路径依赖 |
第二节 客观环境的限制 |
一、社会整合的制约 |
二、社会风险的诱发 |
三、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 |
四、社会成员对政府高度依赖性的激发 |
第三节 公权主体层面的因素 |
一、公权本能的利益扩张 |
二、缺乏法治理念与精神 |
三、政府职能定位不清晰 |
第五章 公权失范的治理 |
第一节 规范公权的必要性分析 |
一、执政风险始终存在 |
二、改革形势依旧严峻 |
三、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
第二节 规范公权的可能性分析 |
一、中国政治精英具备能力优势 |
二、社会动荡的可能性依然不大 |
三、社会自组织的程度渐次提高 |
第三节 国外规范公权的代表性实践 |
一、欧美实践 |
二、亚洲实践 |
第四节 公权失范的治理之策 |
一、强化政府基本职能 |
二、明晰公权运行边界 |
三、构建多重监督体系 |
四、促进公民有序参与 |
结语 |
一、基本结论 |
(一)公权失范是当前权力运行的一个既有状态 |
(二)公权失范是社会力量对比失衡的一个体现 |
(三)公权失范的治理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完成 |
二、研究展望 |
(一)公权系统内部各要素的配置问题 |
(二)规范公权与中国民主化的道路问题 |
(三)权威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关系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1. 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的回顾 |
1.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起源 |
1.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研究 |
1.3 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的形成 |
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理论研究 |
2.1 关于应激反应的生物学理论研究 |
2.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学理论研究 |
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与特点 |
3.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
3.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 |
3.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共病情况 |
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
4.1 创伤性事件 |
4.2 人口学因素 |
4.3 生物学因素 |
4.4 心理因素 |
4.5 社会支持 |
4.6 社会历史文化因素 |
4.7 其他因素 |
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估 |
5.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 |
5.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估工具 |
6.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与干预 |
6.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
6.2 急性创伤事件的危机干预 |
7.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7.1 关于应激源的界定问题 |
7.2 国内外对普通人群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的缺失 |
7.3 国内外对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的缺失 |
7.4 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研究不足 |
7.5 国内外对创伤后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不足 |
第二部分 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2. 研究的基本问题与假设 |
2.1 研究的基本问题 |
2.2 研究假设 |
3. 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的意义 |
3.1 理论意义 |
3.2 实践意义 |
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三部分 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 |
研究一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自评量表PCL-C的修订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 |
2.2 研究工具 |
2.3 研究程序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PCL-C量表的文字修订 |
3.2 预测结果与分析 |
3.3 正试测试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4.1 PCL-C量表的信度 |
4.2 PCL-C量表的效度 |
5. 结论 |
研究二 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阳性发生及特点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 |
2.2 研究工具 |
2.3 施测程序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医科大学生PTSD的应激源及其影响 |
3.2 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情况 |
3.3 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性别差异检验 |
3.4 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年级差异检验 |
4. 讨论 |
4.1 医科大学生PTSD的应激源及其影响 |
4.2 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
4.3 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特点 |
5. 结论 |
研究三 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其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 |
2.2 研究工具 |
2.3 施测程序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人格特征与PTSD的关系 |
3.2 以PCL-C总分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
4. 讨论 |
4.1 影响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发生的因素分析 |
4.2 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与其人格的关系 |
5. 结论 |
研究四 医科大学生PTSD阳性人群的干预实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 |
2.2 干预实验的依据 |
2.3 干预实验的设计 |
3. 干预实验的程序 |
3.1 选取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差异检验 |
3.2 实验步骤 |
4. 干预实验结果 |
4.1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检验 |
4.2 干预实验组前、中、后期结果比较 |
4.3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人格特征比较 |
5. 讨论 |
5.1 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可行性分析 |
5.2 心理危机干预实验后被干预者心理危机程度下降的原因分析 |
5.3 心理危机干预实验评估手段有效性的分析 |
5.4 辅以个别访谈方式进行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1. 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应激源研究 |
2. 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修订 |
3. 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及其特点 |
4. 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 |
5. 认知和行为训练改善个体心理应激状态的机制 |
6. 本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7. 关于研究方法的思考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范围 |
1.1.2 检索策略 |
1.2 检索结果合并 |
1.2.1 合并策略 |
1.2.2 关键类 |
2 文献选择 |
2.1 文献选择标准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文献选择方法 |
2.2.1 初筛 |
2.2.2 二次筛选 |
2.2.3 三次筛选 |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
3.1 文献分组 |
3.2 文献分类 |
3.3 文献编号 |
3.4 文献登记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文献信息收集 |
6 统计分析方法 |
6.1 Q统计量检验法 |
6.2 固定效应模型 |
6.3 随机效应模型 |
6.4 漏斗图分析 |
6.5 敏感性分析 |
6.6 失效安全数 |
7 效应指标 |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
7.2 需治疗病人数 |
结果 |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
讨论 |
1 临床疗效分析 |
1.1 有效治法筛选 |
1.2 有效方药筛选 |
1.2.1 扶正方药筛选 |
1.2.2 祛邪方药筛选 |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
2 安全性分析 |
2.1 不良反应分析 |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
6.1 纳入研究质量 |
6.2 发表性偏倚 |
6.3 临床异质性 |
6.4 待评价研究 |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
7 后续研究 |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查新报告 |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
详细摘要 |
四、《锦州医学院学报》1995~1999年引文统计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师理科学刊》创刊40周年载文计量分析[J]. 王鑫,邢殿福,马瑶. 高师理科学刊, 2020(11)
- [2]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及定位研究 ——以辽宁省锦州市为例[D]. 张嘉辰. 渤海大学, 2020(12)
- [3]多功能副词“全”及其相关构式研究[D]. 张佳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20
- [4]禁食与雌激素对雌性小鼠的抗抑郁样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王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基于认知理论的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研究[D]. 韦耀阳. 武汉大学, 2017(06)
- [6]《太平经》神仙方技研究[D]. 梁远东. 山东大学, 2016(02)
- [7]改革开放以来的公权失范问题研究[D]. 李海荣.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8]《眼科研究》2003~2007年引文分析[J]. 方红玲. 医学信息, 2008(09)
- [9]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D]. 杨晓云. 辽宁师范大学, 2007(03)
- [10]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