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规模、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规模、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迅速、空前的城市化过程,导致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村-城镇人口迁移。尽管我国的城市化表现出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但更多的是其自身的特殊性。因为我国的城市化与发达国家数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前城市化的历史条件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其一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农业人口多;其二是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其三是处于信息化时代、对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在这样的约束条件下,我国的城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城市化,以可持续城市化促进我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城市化研究相融合,立足人口、资源与环境,从城市规模、城市体系、城市形态和城市化的实现机制四个方面探讨可持续城市化问题。全文可分为绪言、理论探讨、统计分析、计量研究及结论等五个主要部分。绪言部分,在分析了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思路及创新之处。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及未来几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实现快速、协调、健康的城市化进程必须以可持续思想为指导。因此,本研究将可持续城市化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的理论探讨包括对已有文献的综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理论分析、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模式及其实现机制等方面内容。在文献综述的相关章节中,对国内外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最优城市规模、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等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构成本研究的理论起点。首先,在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国外文献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但更注重微观方面的计量分析;国内文献偏向宏观理论的探讨,微观计量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国内文献各种概念的规范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理论探讨。第二,在最优城市规模研究上,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证的计量研究,大多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投入-产出(成本收益)及综合因素等角度去探讨最优城市规模;不同的学者所使用的方法和模型不同,得到的最优城市规模也各不相同,小到几万人口,多达数百万,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最优城市规模处于动态的增长过程中。第三,在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现有文献从不同的层次,动态地展现了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变化过程:“自上而下”动力机制到“自下而上”动力机制,“一元化”动力机制到“二元化”动力机制再到“多元化”动力机制,还有“内力型”、“外力型”、“产业结构演进型”、“要素推进型”及“制度变迁”等形成的动力机制,而且教育对我国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在进一步提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理论分析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从指导思想的根源分析了两种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盲目扩展型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的可持续城市化,及城市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对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城市化等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模型。在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探求适合我国的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基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总体上看,适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应该是稠密型城市,但在不同的区域应有所分异。我国可持续城市形态的选择原则有:以生态城市理论为指导;以紧凑型城市为发展目标;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主体功能区划,突出区域特色。基于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实现机制研究部分,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认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多层次、动态变化的,教育是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持续动力;除动力机制外,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实现机制还包括:人力资本提升机制、科技保障机制、制度激励机制和城市文化优化机制。本文的统计分析包括:世纪之初我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城市规模体系变化的特点及城市规模体系的区域差异分析。统计分析构成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在我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部分,从全国整体及分区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和人口迁移的现实特征,表现在:1、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较高,但有降低的趋势;2、新增城镇人口和农村-城市净迁入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都趋于递减,且农村-城市净迁入人口的贡献率也在下降。3、城市规模越大,对迁移人口的吸引、迁移人口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就越大;4、东、西部城市的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的贡献率都大于中部城市。进一步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可持续城市化所面临的挑战。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在城市规模体系变化的特点及城市规模体系的区域差异分析部分,对我国世纪之初城市规模体系变化的特点,及城市规模体系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从全国整体上看,1998年以来城市体系结构表现出以下特点:1、超大城市和大城市数量增长迅速,小城市数量在减少,不断向高级规模的城市晋级;城市等级规模体系已进于小城市发展向中等城市发展时期过度的中后期。2、城市人口数量也表现出超大城市和大城市增长最快的特点,超大城市人口已占主要地位,小城市人口比重在迅速下降。3、平均城市规模在上升。分东、中、西三区域和行政省域的特点也进行了比较。结合第五章人口素质、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指标(对应的第一主成分得分),对我国三区域和三城市群的不同城市体系的人口素质、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论是:大、中、小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计量研究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文的创新之一。借鉴城市经济学家巴顿的城市规模成本收益曲线,建立了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理论模型。然后,利用1996-2005年期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有关数据,从全国整体和分区域的角度,对我国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素质、资源消耗和环境质量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全国性的及分区域的经验模型。以此为基础,探讨适合我国全国性的及分区域的可持续城市化的适度城市规模。从全国整体上看:1、城市规模-人口素质、城市规模-资源消耗和城市规模-环境质量三模型都是正N形曲线,但城市规模-人口素质模型在实际中演变为正U形曲线,城市规模-环境质量模型演变为单调递增曲线;2、在城市规模小于600万人时,不存在使人口、资源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适度城市规模;3、在城市规模大于600万人时,使人口、资源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适度城市规模为:1000-1200万人。从分区域的角度:1、东部地区城市规模-人口素质模型是正U形曲线,城市规模-资源消耗模型是单调递减直线,城市规模-环境质量模型是倒U形曲线;2、中部地区城市规模-人口素质和城市规模-资源消耗模型是正N形曲线,城市规模-环境质量模型是倒U形曲线;3、西部地区城市规模-人口素质和城市规模-资源消耗模型则是正N形曲线,城市规模-环境质量模型则是倒U形曲线;4、东、中部地区不存在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适度城市规模,西部地区使人口、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适度城市规模为200-300万人。最后是全文结论,概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总结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及可能的创新点
  • 1.2.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2 论文框架
  • 1.2.3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 2.1 国外文献关于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 2.1.1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 2.1.2 中国的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 2.1.3 城市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 2.1.4 城市化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
  • 2.2 国内文献关于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
  • 2.2.1 相关概念的理论探讨
  • 2.2.2 可持续城市化理论模式的探讨
  • 2.2.3 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 2.2.4 可持续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研究
  • 2.2.5 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内容研究
  • 2.2.6 城市化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
  • 2.2.7 实现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 2.2.8 个案研究
  • 2.3 简单评述
  • 第3章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理论分析
  • 3.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 3.1.1 城市化的两种发展模式:盲目扩展型和可持续发展型
  • 3.1.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必要性
  • 3.1.3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的可行性
  • 3.2 可持续城市化的界定
  • 3.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3.2.2 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 3.2.3 可持续城市化的理论模型分析
  • 第4章 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 4.1 世纪之初中国城市化状况及趋势
  • 4.1.1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4.1.2 城市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 4.2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特点分析
  • 4.2.1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大迁移的过程
  • 4.2.2 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4.2.3 人口迁移特点分析
  • 4.3 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农村人口基数巨大,影响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
  • 4.3.2 城市供给不足是我国城市化水平增长速度减慢的直接原因
  • 4.3.3 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是引起人口迁移的经济原因
  • 4.3.4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西部城市的发展
  • 4.4 我国可持续城市化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 4.4.1 人口众多的挑战
  • 4.4.2 资源缺乏的挑战
  • 4.4.3 环境污染的挑战
  • 4.5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 第5章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规模研究
  • 5.1 最优城市规模研究综述
  • 5.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5.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5.1.3 简单评价
  • 5.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模理论模型
  • 5.2.1 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的理论模型
  • 5.2.2 城市规模与资源消耗的理论模型
  • 5.2.3 城市规模与环境质量的理论模型
  • 5.2.4 最优城市规模的确定
  • 5.2.5 从最优城市规模到适度城市规模
  • 5.3 指标及方法的选取
  • 5.3.1 对应指标体系的选取
  • 5.3.2 主要实证方法
  • 5.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4.1 数据来源
  • 5.4.2 数据的处理
  • 5.5 中国城市规模—人口素质的经验模型
  • 5.5.1 指标的选择及处理
  • 5.5.2 人口素质指标的计算
  • 5.5.3 基于面板数据的城市规模-人口素质经验模型
  • 5.6 中国城市规模-资源消耗的经验模型
  • 5.6.1 指标的选择及处理
  • 5.6.2 资源消耗指标的计算
  • 5.6.3 基于面板数据的城市规模—资源消耗经验模型
  • 5.7 中国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的经验模型
  • 5.7.1 指标的选择及处理
  • 5.7.2 环境质量指标的计算
  • 5.7.3 基于面板数据的城市规模-环境质量的经验模型
  • 5.8 中国分区域的三经验模型
  • 5.8.1 模型的选择
  • 5.8.2 分区域的三经验模型
  • 5.8.3 分区域不同模型的比较
  • 5.9 我国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 5.9.1 不同区域的最优城市规模和适度城市规模的比较
  • 5.9.2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适度城市规模的确定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体系优化研究
  • 6.1 世纪之初我国城市体系变化的特点
  • 6.1.1 城市体系总体变化的特点
  • 6.1.2 城市等级规模体系的区域差异
  • 6.2 城市体系及其对资源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城市体系的类型
  • 6.2.2 城市体系对人口素质、资源消耗与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
  • 6.3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体系探讨
  • 6.4 基于功能区划的城市体系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适宜城市形态探讨
  • 7.1 城市形态与适宜城市形态
  • 7.1.1 城市形态的界定
  • 7.1.2 适宜城市形态的可持续特征
  • 7.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适宜形态
  • 7.2.1 生态城市
  • 7.2.2 山水城市
  • 7.2.3 紧凑型(或稠密型)城市
  • 7.2.4 其它形态的城市
  • 7.3 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适宜形态的选择
  • 7.3.1 我国城市形态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 7.3.2 城市可持续发展适宜形态的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实现机制研究
  • 8.1 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进展
  • 8.1.1 国外文献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 8.1.2 国内文献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 8.1.3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演进的研究
  • 8.1.4 简单评价
  • 8.2 可持续城市化的人力资本提升机制
  • 8.2.1 教育投资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8.2.2 人力资本提高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 8.3 可持续城市化的科技促进机制
  • 8.4 可持续城市化的制度激励机制
  • 8.4.1 建立发展教育的长效机制
  • 8.4.2 建立有利于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激励机制
  • 8.4.3 建立区域城市体系科学规划的保障机制
  • 8.5 可持续城市化的文化优化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目录
  • 附录B 本文实证研究所使用的相关数据及检验结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略论我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城市化发展[J]. 商业经济 2014(21)
    • [2].城市范式变迁与可持续城市化[J]. 上海教育 2008(Z1)
    • [3].对商业界的一项呼吁[J]. 人类居住 2009(01)
    • [4].为亚太地区人民解决居住问题(四)[J]. 人类居住 2009(01)
    • [5].我国与联合国人居署将在可持续城市化方面开展合作[J]. 建筑技术开发 2017(12)
    • [6].中国可持续城市化面临八大挑战[J]. 红旗文稿 2011(02)
    • [7].文明城市:一种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新模式[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1(03)
    • [8].向可持续城市化的最佳实践学习[J]. 城市规划学刊 2018(05)
    • [9].可持续城市化评估——安徽5座城市实证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0].读书[J]. 城市交通 2013(02)
    • [11].基于AHP的延边州城市化发展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0(01)
    • [12].以低碳创新推进可持续城市化[J]. 中国科技投资 2011(11)
    • [13].上海可持续城市化发展——以城市最佳实践区为例[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1(01)
    • [14].喀麦隆将主办第二届中加非可持续城市化国际会议[J]. 人类居住 2017(02)
    • [15].科学发展观背景下城市公共治理的挑战与对策[J]. 城市发展研究 2008(03)
    • [16].走上联合国讲坛的中国农民——记河南省人大代表、奈安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永富[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50)
    • [17].试论我国城市未来发展方向[J]. 中国城市经济 2011(05)
    • [18].可持续城市化发展对环境法庭建设的需求分析[J]. 生态学报 2020(17)
    • [19].当代中国“文明论”研究的新视域[J]. 学术月刊 2011(05)
    • [20].非洲的可持续城市化:挑战与因应之策[J]. 区域与全球发展 2018(02)
    • [21].性别包容是可持续城市化的关键[J]. 人类居住 2016(02)
    • [22].走上联合国讲坛的中国农民——记河南省人大代表、奈安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党永富[J]. 农村工作通讯 2014(24)
    • [23].中欧城镇化:不同的过去,相同的未来[J]. 社会与公益 2013(03)
    • [24].弹性可持续城市——一种未来[J].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3)
    • [25].国外大城市发展模式的嬗变与可持续城市化的实践[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0(08)
    • [26].破解“土地财政”悖论的制度安排[J]. 开放导报 2011(02)
    • [27].全球化与中国可持续城市化[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 [28].利用植物技术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J]. 世界科学 2019(05)
    • [29].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水平研究[J]. 中国市场 2017(02)
    • [30].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路径选择[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09(01)

    标签:;  ;  ;  ;  ;  

    基于可持续城市化的我国城市规模、体系及实现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