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确哲学思想研究

陈确哲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系统地论述了陈确的理学思想:从本体论上论述陈确是以“心即理”为第一原理的,心不仅是本体、是良知,而且是认知和觉解之心。在人性论上,陈确是一位善性论者,但是他认为人的先天之性是不完全的,人必须扩充才能达到性全境界,所谓继善成性。从性一元论出发,他论述了理欲一元,认为“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他反对灭欲的说法,以为人欲不可遏绝,但他并不是一个以欲为首出的理学家,他仍旧是主张以理制欲的道学家。从理欲一元论出发,陈确对义利观有新的见解,他肯定了人的“私”的合理性,认为人人有私,圣人亦不例外,私是人的创造动力,正因为有私,圣人才能有所成就。他不反对学者对利的追求,认为人因有父母妻子需要供养,而不能待养于人,所以学者应该以治生为本,对于学者来说,治生尤切于读书。在知行观上陈确强调行比知重要,反对程朱“知先行后”的观点,提倡“知行合一”。不过他的理解和王阳明的理解不同:王阳明有以良知摄行的意味,所谓良知发动处即行,就是良知的直觉指导人的现实行动;而陈确正相反,他要销知入行,以行摄知,知行并进。尤其是他驳斥了《大学》中的“知止”说和“止于至善”说,认为知止说会导致学者重知而不重行,停留在知的层面上;至于“止于至善说”,他认为人为善是无止境的,今日有今日之善,明日有明日之善,因而善无止境,行亦无止境。在学理之争中,他辩证《大学》非圣经,是对程朱学派学者依据的文献作釜底抽薪式的排击,从而理学内部的争论,上升为文献之争、经典之争,这样,回归经典便日益提上了日程,所以陈确的《大学辨》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陈确依然是一位理学家,他的学术思想的目的是培养“完人”,因而他也有严格的修养方法,他笃信慎独宗旨,认为慎独即是“去私”,而“去私”即是“知过改过”,他的理论前提仍然是强调心的灵觉,所谓“心所不安者,必勿为”。可以说陈确的思想仍旧是心学余绪。当然他有些思想如人性论、义利观与传统理学有些不同,具有一定的时代创新和思想启蒙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陈确的生平和著述
  • 二 陈确的学术渊源
  • 三 研究现状
  • 第1章 陈确的本体论与人性论思想
  • 1.1 陈确的本体论思想
  • 1.2 陈确的人性论
  • 1.2.1 “气、情、才即是性”
  • 1.2.2 “善恶之分,习使然也,于性何有”
  • 1.2.3 “人性无不善,于扩充尽才后见之”
  • 第2章 陈确的理欲观和义利观
  • 2.1 陈确的理欲观
  • 2.1.1 “生机之自然不容己者,欲也”
  • 2.1.2 “人欲正当处,即是理”
  • 2.2 陈确的义利观
  • 2.2.1 “有私所以为君子”
  • 2.2.2 “治生尤切于读书”
  • 第3章 陈确的知行观
  • 3.1 “《大学》言知不言行”
  • 3.2 先行后知说
  • 3.3 知与行必并进说
  • 3.4 驳斥“知止”说
  • 第4章 陈确的工夫论
  • 4.1 本体与工夫
  • 4.2 慎独论与诚身论
  • 4.3 知过改过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陈确结社考述[J]. 文艺评论 2013(02)
    • [2].陈确的程朱陆王之辩及其学术趋向论析[J]. 朱子学刊 2015(01)
    • [3].论陈确的终身学习观[J].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 [4].陈确论理欲关系[J]. 船山学刊 2013(03)
    • [5].陈确的“素位之学”与其君子人格[J]. 朱子学刊 2016(02)
    • [6].陈确《性解》对宋儒人性论的批判[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7].简论陈确的经济伦理思想[J]. 理论观察 2010(01)
    • [8].陈确对刘宗周的孺慕及其对蕺山学的弘扬[J]. 齐鲁学刊 2014(01)
    • [9].黄宗羲与陈确论争之新探——从“物”之思想谈起[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0].陈确的农学思想[J]. 农业考古 2014(03)
    • [11].陈确的性善论[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 [12].论黄宗羲“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思想的形成[J]. 人文杂志 2013(07)
    • [13].陈确与张履祥《大学》真伪论辩之辨析[J]. 浙江学刊 2010(02)

    标签:;  ;  ;  ;  ;  

    陈确哲学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