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民问题至关重要。加快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农民素质问题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问题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通过考察调研、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对策。全文共分6个部分,思路是: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相关研究实践综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西部农民素质的现状及其分析、农民素质及其区域间的差异、我国西部农民智力素质及其分析、西部地区农民非智力素质及其分析、西部农民身体素质问题分析、影响西部农民素质问题若干其他因素分析、影响农民素质的家庭因素、影响农民的宗教因素、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的主要问题的思考、西部地区农村教育问题非常突出、农村医疗卫生问题严重、科技知识普及亟待提高、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的政策措施、科学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总体规划、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加大科技知识普及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农民非智力心理素质、加大政府投入,努力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问题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分别就当前农民素质问题研究背景、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民素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通过对影响西部地区农民素质问题若干因素分析、农民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充分论证了提高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的重要性。中央及时地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随西部一系列开发项目的上马,拉开了西部发展的序幕,继而,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然而,如何借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加快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更好地落实中央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客观上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民素质问题。近几年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问题已引人们的重视。但总起来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力度不大、研究成果不很明显,因此,加强我国西部农民素质问题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研究就是找出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以便达到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就是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素质的分析找出改进的措施,为提高农民素质,更好的进行农业推广,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民生活水平而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服务。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搏出农村新天地——四川金堂县掀起返乡下乡人员创业热潮[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7(28)
- [2].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获批复[J]. 新西部 2012(10)
- [3].西部地区农民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4(10)
- [4].西部地区农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3(01)
- [5].西部地区农民增收模式创新初探[J]. 价值工程 2012(24)
- [6].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中的政府责任再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证调查[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7].西部地区农民参与式民主的实践构想[J]. 实事求是 2011(02)
- [8].西部地区农民新农保参与意愿研究[J]. 西北人口 2011(02)
- [9].西部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4(02)
- [10].西部地区农民工可持续就业的困与变——基于贵州样本的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 2013(01)
- [11].西部地区农民养老意愿的实证研究[J]. 社会保障研究 2012(03)
- [12].西部地区农民旅游探析[J]. 网络财富 2010(13)
- [13].应支持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创业[J]. 国际融资 2009(05)
- [14].我国西部地区农民收入状况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 2009(13)
- [15].关于农民创业发展的文献综述——以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为重点[J]. 经济研究参考 2008(66)
- [16].浅析西部地区农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视界 2012(28)
- [17].西部地区农民政治参与的特点、困境及其路径选择——基于四川眉山市的调查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1(06)
- [18].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外部环境互动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 物流科技 2015(04)
- [19].论现代性语境下西部地区农民的生存境况[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 [20].西部地区农民工主动回流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建议[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07)
- [21].西部地区农民工流动路径变迁的内在机理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1)
- [22].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产权界定[J]. 农业经济 2008(01)
- [23].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变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收入构成变化——以云南省为例[J]. 改革与战略 2008(01)
- [24].经济来源对西部地区农民养老需求影响的实证调研——以陕西省白河县双丰镇双全村为例[J]. 生产力研究 2019(09)
- [25].西部地区农民工生存状况及权益保障实证分析——对陕、甘、宁、川四省区397位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8(01)
- [26].社会公平正义与西部地区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J]. 理论视野 2015(03)
- [27].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对云南省曲靖市的调查[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 [28].西部地区农民企业家培养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 2013(10)
- [29].聚焦社会公平: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东、西部地区农民群体的调查比较[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30].宏观政策[J]. 中国科技投资 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