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部门DSLAM自动配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电信部门DSLAM自动配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随着电信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电信市场竞争的逐步规范,电信运营商面对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推出独具特色的、更具吸引力的业务吸引客户。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模式相应地从原来的“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提供新的业务和及时、迅速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以保持应有的竞争力。随着电信数据宽带业务的迅猛发展,数据用户的不断增长,数据设备的不断增多,给管理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为了更准确、高效完成业务,自动化管理已成为必然。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系统以实现对ADSL宽带接入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本文以作者的项目实践为基础,首先简要介绍了ADSL工单管理和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理论;然后分析了DSLAM自动配置管理的业务及业务流程,特别是对DSLAM自动配置系统中的工单管理和资源管理子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UML建模工具建立了系统的业务模型、功能模型、领域对象模型和数据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其它需求。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对系统进行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包括网络体系结构、过程体系结构和开发体系结构设计。论文深入探讨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运用MVC模式较好地解决了表示层与业务逻辑层的耦合关系;运用观察者模式解决计算分析数据的多种显示形式;运用基于.NET的ORM工具较好地解决了数据层与业务逻辑层的耦合关系;运用Microsoft.NET Remoting技术解决了DSLAM自动配置系统与BIMS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通过上述系统架构设计和技术解决方案,使设计的系统能够满足用户的功能要求和非功能要求,在实现技术上具有先进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 论文题目来源及研究内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系统建模
  • 2.1 系统目标
  • 2.2 DSLAM设备功能
  • 2.3 功能子系统规划
  • 2.4 业务分析与建模
  • 2.4.1 工单管理及其它子系统关系
  • 2.4.2 工单管理
  • 2.4.3 资源管理
  • 2.5 系统功能建模
  • 2.5.1 装机管理功能模型
  • 2.5.2 改带宽管理功能模型
  • 2.5.3 核对工单管理功能模型
  • 2.5.4 工单数据监控管理功能模型
  • 2.5.5 资源管理功能模型
  • 2.6 领域模型
  • 2.6.1 工单管理领域模型
  • 2.6.2 资源管理领域模型
  • 2.7 非功能需求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 3.1 系统运行模式
  • 3.1.1 C/S模式与B/S模式比较
  • 3.1.2 DDCS运行模式选择
  • 3.2 系统接口设计
  • 3.2.1 DDCS与BIMS接口设计
  • 3.2.2 DDCS与DSLAM设备接口设计
  • 3.3 系统分层体系结构
  • 3.4 系统网络建设方案
  • 3.4.1 适应性
  • 3.4.2 稳定性
  • 3.4.3 安全性
  • 3.5 数据模型设计
  • 3.5.1 ER模型设计
  • 3.5.2 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实现与关键技术
  • 4.1 表示层与业务层接口实现
  • 4.1.1 MVC模式
  • 4.1.2 表示层实现
  • 4.1.3 观察者模式
  • 4.2 业务层与持久层接口实现
  • 4.2.1 解决方案
  • 4.2.2 关系映射
  • 4.2.3 数据访问设计
  • 4.3 系统与其它系统接口实现
  • 4.3.1.NET Remoting简介
  • 4.3.2 接口实现
  • 4.4 系统的安全性
  • 4.4.1 权限访问控制
  • 4.4.2 信息的加密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总结
  • 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利用链路聚合技术提升DSLAM接入能力[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07)
    • [2].DSLAM传输网技术[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29)
    • [3].关于解决DSLAM上行带宽高利用率的讨论方案[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36)
    • [4].利用DSLAM下移技术进行偏远小区网络改造的方案[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33)
    • [5].DSLAM技术模式的监听网关设计分析[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14)
    • [6].ZTE DSLAM Improves Operators' Carbon Footprint and Slashes Power Costs[J]. ZTE Communications 2008(02)
    • [7].DSLAM传输网技术[J]. 广西通信技术 2008(04)
    • [8].DSLAM端口汇聚器技术及应用[J]. 电信科学 2009(05)
    • [9].浅谈ADSL-DSLAM的维护经验[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15)
    • [10].基于网络处理器的IP-DSLAM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20)
    • [11].IP-DSLAM/ADSL下行传输线路的设计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17)
    • [12].DSLAM端口速率达标率分析[J]. 电信科学 2008(01)
    • [13].思博伦通信的DSLAM测试系统[J]. 电信网技术 2008(06)
    • [14].DSLAM在MDF标识方法的改进[J]. 商 2013(07)
    • [15].厂商[J]. 通信企业管理 2008(02)
    • [16].ADSL接入模式下DSLAM端口速率达标率对策分析[J]. 信息技术 2011(11)
    • [17].ATM技术在计算机通信网中的应用[J]. 品牌(理论月刊) 2010(11)
    • [18].运用SNMP技术统计分析DSLAM端口占用率[J]. 企业技术开发 2013(16)
    • [19].ADSL2+接入技术实现IPTV业务分析[J]. 电子技术 2008(01)
    • [20].技术方案选择对投资建设成本影响,DSLAM与PON(LAN)比较分析[J]. 科技风 2010(24)
    • [21].DSLAM限制ARP报文转发引起的网络故障分析和排除[J]. 数字通信世界 2011(10)
    • [22].浅析DSLAM端口资源挖潜[J]. 电信技术 2010(07)
    • [23].企业网接入技术应用研究[J]. 计算机与网络 2008(07)
    • [24].厂商动态[J]. 移动通信 2008(12)
    • [25].淮安农村IPTV网络的改造建设[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9(01)
    • [26].迎向融合:DSL在EPON中的应用探讨[J]. 通信世界 2008(19)
    • [27].宽带接入网的建设策略探讨[J]. 科技资讯 2013(17)
    • [28].宽带设备MA5100小区VLAN的特殊应用[J]. 硅谷 2010(09)
    • [29].开发灵活的高性价比宽带接入设备线路卡[J]. 今日电子 2009(01)
    • [30].DSLAM设备的网管脱管故障原因分析[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9(08)

    标签:;  ;  ;  

    电信部门DSLAM自动配置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