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肺移植作为治疗多种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方法,于1983年在临床上首次真正获得成功。过去20余年间,人们在肺保存条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缺乏基础性研究成果。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应该集中在尚不十分清楚的低温代谢、肺保存损伤及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探讨方面,以便寻找更好的肺保护措施,使肺损伤减小到最低限度。肺保存的方法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是单纯肺动脉灌注和低温浸泡相结合。肺灌注和保存的最佳温度现在仍然不很清楚,虽然有实验证明10℃比4℃能获得更多的效果,但大多数实验仍采用4℃进行灌注和保存。常用的灌注液有Euro-collins液(EC)、UW液和低钾右旋糖酐液(LPD)。由于高钾灌注液可引起血管收缩,导致灌注压升高和灌注不均匀,加重了缺血再灌注损伤,因此目前多使用LPD灌注液,其在肺血管内有更好的分布,所含的葡萄糖可以增加能量储备,提高移植肺功能。随着对保存及保存后再灌注所致移植肺损伤机制的认识,目前在实验或临床中已应用多种药物作为肺保存的辅助条件,以此对抗缺血再灌注产生的不良后果。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细胞外Ca2+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内,尤其是再灌注后Ca2+向细胞内流动引起“钙超载”,从而诱发一系列的细胞毒性反应。同时,氧自由基在体内大量形成,自由基可使脂膜过氧化,损伤细胞DNA,还可氧化肺表面活性物质,导致肺功能受损。目前的实验已经证实了钙离子拮抗剂异搏定和氧自由基清除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肺缺损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但联合应用时是否具有更好的作用,以及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无定论。本实验通过建立兔左肺异体移植模型,在改良型低钾右旋糖酐(LPD)肺保护液中联合应用异搏定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灌洗和保存供肺,观察其对离体兔肺的保护作用。实验一兔同种异体左肺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一、目的探讨建立成功率高又可靠的兔肺异体移植模型。二、方法将52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供肺摘除后在4℃的肺保护液中保存4个小时,并用直径约1.5~2.0mm的塑料管制成内支架吻合肺动静脉,支气管内支架则由直径约4~5mm的塑料管制成,采取先吻合支气管后静脉、动脉的序贯式方法建立兔肺异体原位移植模型,吻合完毕后再灌注2小时。三、结果26例移植手术顺利完成吻合,供肺获取及吻合用时(40±5)min,受体肺切除及吻合时间(38±4)min,早期两例因吻合后肺动脉灌注过程中血栓形成致移植肺无灌注而失败。静脉及气管未发现异常。成功率92.3%。四、结论此兔肺移植模型成功率高,操作难度低,值的借鉴和推广。实验二联合应用异搏定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兔供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一、目的1.证实钙离子拮抗剂异博定和氧自由基清除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供肺的保护作用;2.探讨联合用药是否较单独用药拥有更好的保护作用;3.探讨异博定对氧自由基的影响;4.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二、方法健康日本大耳白兔24对,随机分为四组,每组6对。D组用改良型低钾右旋糖苷液(改良LPD液,对照组)行肺灌洗保存,Y组用改良LPD液+异搏定(2mg/kg)行肺灌洗保存,H组用改良LPD液+还原型谷胱甘肽(3mmol/L)行肺灌洗保存。L组用改良LPD液+异搏定(2mg/kg)+还原型谷胱甘肽(3mmol/L)行肺灌洗保存。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干比,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肺通透性,并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测定。三、结果L组的肺组织湿干比、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肺通透性均优于其它三组(P<0.05),Y组、H组也较D组好,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蛋白表达L组也明显好于D组。四、结论1.异搏定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兔供肺有明显的保护作用;2.联合应用异搏定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两药单独应用;3.异搏定对清除氧自由基有一定的作用;4.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减轻细胞内钙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