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输血科154600
摘要:目的:评价输血对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凝血功能、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用数字随机表法将70例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分成2组,各35例。分别实施全血输血(对照组)和成分输血(观察组)。对比两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和抢救结局。结果:观察组输血后除了TT,其余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且优于输血前,抢救成功率(94.29%)更高(p值<0.05)。结论:成分输血应用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能够使病人的凝血功能得以改善,效果可靠。
关键词: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输血;凝血功能;治疗效果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属于妇产科危重症,会引发低血压休克、器官功能衰竭、产后大出血等多种风险性极高的病症[1],需要及时补充血量。本文目的在于:评价输血对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凝血功能、治疗效果的影响,内容见正文详细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本院产科医治的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中选出70例,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8月,将患有血液疾病、肿瘤疾病以及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排除。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成35例/组。
观察组--年龄:下限21岁,上限43岁,平均(27.56±2.23)岁;发病时间:剖宫产术中、产程中、术后共29例,6例产前发病。
对照组--年龄:下限20岁,上限42岁,平均(27.34±2.15)岁;发病时间:剖宫产术中、产程中、术后共28例,7例产前发病。
文中两组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基本资料存在微小差别,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发病后,及时采取早期分娩、应用肝素、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对照组结合出血量、血压水平输入新鲜全血(全血输血),观察组按需补充洗涤红细胞、机采血小板、浓缩红细胞等各种血液成分(成分输血),结合止血状况实施子宫动脉灌注栓塞等手术。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输血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和抢救结局。
1.4统计学处理
文中计数资料(抢救成功率与失败率)用“%”的形式表示,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凝血功能指标)用(`x±s)的形式表示,t值检验。将所有数据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处理,对比数据差别明显用p<0.05表示,反之用p>0.05表示。
2结果
2.1凝血功能指标
输血前,对照组Fbg为(1.95±0.48)g/L,aPTT为(29.54±4.15)s,TT为(15.26±9.56)s,PT为(18.23±2.05)s,PLT为(79.54±7.64)×109/L;输血后上述五项指标依次为(3.20±0.54)g/L、aPTT为(28.10±3.35)s、TT为(15.10±9.14)s、PT为(15.26±3.21)s、PLT为(96.56±5.37)×109/L。
观察组输血前Fbg为(1.93±0.41)g/L,aPTT为(29.36±4.24)s,TT为(15.39±9.24)s,PT为(18.10±2.12)s,PLT为(79.10±7.21)×109/L;输血后依次为(7.15±0.41)g/L、aPTT为(22.14±3.24)s、TT为(15.23±9.01)s、PT为(12.11±3.05)s、PLT为(108.22±7.58)×109/L。
对比发现,除了TT外,两组输血后其余四项凝血功能指标都有改善,p值<0.05,输血后,观察组除了TT,Fbg、aPTT、PT以及PLT都优于对照组,p值<0.05。
2.2抢救结局
对照组中抢救失败11例(31.43%),成功24例(68.57%),观察组抢救失败和成功分别为2例(5.71%)、33例(94.29%)。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更高,p值<0.05。
3讨论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发病早期,以凝血系统激活为主要表现,持续增加血液凝固性,打破抗凝平衡系统[2],血小板、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需要及时抢救。
抢救时除了抗凝等综合治疗措施,还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即输血,本次研究得出,成分输血比全血输血的效果更好,究其原因在于,出血是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症状,应该补充浓缩红细胞[3],缓解贫血症状,新鲜冰冻血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结合蛋白和血浆蛋白,能够补充血容量和凝血因子,若Fbg或血小板计数较低,可针对性输入Fbg和血小板。
总之,成分输血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治疗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使病人凝血功能改善,若联合应用肝素,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苏晓珠.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2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4):557-558.
[2]龚征华,艾铁盔.成分输血在产科大出血并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6):1167-1169.
[3]刘永生.肝素联合成分输血对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4):5985-5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