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神话故事永远向我们彰显其无穷魅力。的确,从主题学的意义上说,神话,尤其是古代神话,几乎已经包孕了文学艺术的全部基本母题。神灵的谱系伴随着人类历史一起成长,甚至到了二十世纪,当现代科学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侵占传统人文领域的时候,神话主义的回归却成了历史的一个反题。在众多神话故事里,人们尤其钟爱反叛的神灵形象,或许他们是人类光辉理想的化身,或许他们身上承载了人类的隐秘欲望,或许他们根本就是人类自身——一个永恒的矛盾体。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了人类成长历史中的一条鲜明线索:“阉割情结”。本文尝试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的阉割情结理论出发,运用比较文学主题学的方法,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众多叛神形象进行重新解读。通过跨文化阐释的途径,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发现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叛神形象背后隐藏的共同文化因子,及其不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诸多不同内涵。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阐述理论背景。以弗洛伊德和波伏瓦的阉割情结理论为主,并以司格勒斯对于弗洛伊德理论的神话解释为切入点,通过简要概括论文所涉及的神灵形象,归纳出神话故事中反复出现的阉割主题,论证应用阉割情结理论进行文本分析的可行性。第二章通过枚举和比较神话作品中的阉者形象,阐明文学作品中的阉割主题。阉割情结关涉的主体颇多,包括成功的阉割者,失败的被阉割者,以及主动的自我阉割者,这些在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每一主体自身内部又存在着复杂的矛盾性。女性在阉割情结中也占据重要的位置。另外,身体的阉割往往关联着人格的异化,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密切关系。第三章从跨文化阐释的角度对文学中的阉割主题进行分析。关于中西方神话故事的跨文化阐释,一方面存在着文化背景的差异,不能采取同样的尺度;一方面阉割主题在中西方神话作品中普遍出现,可以成为比较的对象。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赫剌克勒斯石”效应——以《伊安篇》为例浅析柏拉图的灵感说[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 [2].论柏拉图《伊安篇》中的“灵感论”[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3)
- [3].古奥运会的起源探寻[J]. 当代体育科技 2014(25)
- [4].《普罗米修斯盗火》老文新教之构想[J]. 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0(09)
- [5].《普罗米修斯盗火》(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J].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3(09)
- [6].三只金苹果[J]. 雪花 2013(03)
- [7].古代奥运会的宗教起源[J]. 体育学刊 2008(11)
- [8].古代奥运会起源与美丽的神话传说[J]. 世界宗教文化 2008(02)
- [9].古希腊人的神秘祭祀略考[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06)
- [10].从神话看古代奥运会的文化内涵[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8)
- [11].众神的盛宴[J]. 红岩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