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突触结合蛋白I表达的影响,探讨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康复训练组(简称康复组)、电针治疗组(简称电针组)和综合治疗组(简称综合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第三天开始,分别采用康复训练、电针治疗、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6天。各组大鼠在术后1天、3天、9天分别以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来评估神经功能、以平衡木行走评分、网屏试验测评来评估运动功能,并于治疗前后观察肌张力变化。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大鼠脑干、脊髓颈膨大和腰膨大中突触结合蛋白I(Syt I)的表达情况。结果:1. 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行走评分、网屏试验测评:术后1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评分分值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模型组和治疗组评分分值均有降低的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天,与模型组比较,康复组、电针组、综合组评分分值均显著降低(P<0.05),以综合组最为明显(P<0.05)。2.肌张力评定: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治疗组肌张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康复组、电针组、综合组的肌张力均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综合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P<0.05)。3.SytI的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干、脊髓颈膨大、腰膨大中Syt I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康复组、电针组、综合组大鼠脑干、脊髓颈膨大、腰膨大中Syt I的表达均显著增多(P<0.05),以综合组增多最为明显(P<0.05)。结论:1.康复训练、电针治疗、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均可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而以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更优。2.康复训练、电针治疗、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均可降低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的肌张力,而以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更优。3.康复训练、电针治疗、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均可上调SytⅠ的表达,而以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的上调效果更为明显。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能更多地促进SytⅠ的表达,这可能是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缓解脑卒中肢体痉挛的内在机制之一。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引言实验研究1 实验材料1.1 实验动物1.2 实验药品1.3 实验器材2 实验方法2.1 动物分组2.2 动物造模2.3 模型评价2.3.1 神经功能评分2.3.2 肌张力评定2.3.3 模型成功入组标准2.4 分组处理3 观察指标3.1 行为学3.1.1 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3.1.2 平衡木行走评分3.1.3 网屏试验测评3.2 肌张力3.2.1 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3.2.2 电生理描记3.3 Syt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3.1 材料3.3.2 检测方法3.3.3 操作步骤3.3.4 图像分析4 统计学方法5 结果分析5.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5.2 各组大鼠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比较5.3 各组大鼠平衡木行走评分比较5.4 各组大鼠网屏试验测评比较5.5 各组大鼠改良Ashworth分级评定比较5.6 各组大鼠电生理描记结果比较5.7 各组大鼠SytⅠ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比较5.7.1 各组大鼠脑干SytⅠ表达比较5.7.2 各组大鼠脊髓颈膨大SytⅠ表达比较5.7.3 各组大鼠脊髓腰膨大SytⅠ表达比较讨论1 中医学对脑卒中肢体痉挛的认识1.1 脑卒中肢体痉挛的中医病证名1.2 病因病机1.2.1 古代医家认识1.2.2 现代医家认识2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概况2.1 脑卒中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2.1.1 现代康复2.1.2 针灸治疗2.1.3 综合疗法2.2 脑卒中肢体痉挛的基础研究2.2.1 针灸治疗2.2.2 现代康复3 脑卒中肢体痉挛动物模型的制作与评估3.1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制作3.1.1 大鼠品种选择3.1.2 大鼠重量3.1.3 手术部位选择3.1.4 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3.1.5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评价3.2 脑卒中肢体痉挛模型评价4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和治疗时机4.1 康复训练方法的选择依据4.2 电针治疗的选择依据4.2.1 穴位的选择依据4.2.2 电针参数的选择依据4.3 治疗时机5 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行为学的影响6 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肌张力的影响7 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SytⅠ表达的影响8 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的作用机制探讨8.1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产生机制8.2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与γ-氨基丁酸的关系8.3 γ-氨基丁酸8.4 突触与突触传递8.5 突触结合蛋白Ⅰ8.6 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的作用机制探讨结论问题与展望致谢参考文献附件1 综述参考文献附件2 图片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康复训练论文; 电针论文; 脑卒中论文; 肢体痉挛论文; 突触结合蛋白论文;
康复训练结合电针治疗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突触结合蛋白Ⅰ表达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