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的研究

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的研究

论文题目: 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森林培育学

作者: 米方秋

导师: 徐锡增

关键词: 杨粮间作,产量和质量,胁地效应,杨草间作,生长量,经济效益

文献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杨粮间作林内主要生态因子的观测,探讨了林内生态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小麦、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了解杨粮间作系统的生产潜力。对密度较高停止间作的中龄林分,选择耐荫性牧草进行林下间作,以期达到促进林分生长的目的。通过本研究以期为苏北地区的林农间作规范化, 科学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 杨粮间作由于林木的存在,林冠层下农作物面上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都不同于单衣经营。由于各配置模式在树高、行距的差异, 日照时数在林内的空间分布不尽相同。杨麦间作,由于林木的存在的对小麦茎叶生物量和麦穗生物量都有不同程度影响,表现在离树行越近,林木的胁地作用越明显。在不同配置模式下,小麦千粒重、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林内要高于林外,尢其在大行距林分, 这种表现更为明显。在小麦产量上,模式II(3 x 5 x 3Om)和模式V(4x5 )(5Om)的小麦产量略低于对照农田,模式IV(3 x15m)小麦产量比对照农田下降了27.8%. 运用关联分析,林内日照时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导因素。杨稻间作,四年生以下的林分对于水稻的茎叶生物量和稻穗生物量没有显著的胁地效应。大行距(5Om)间作模式水稻的千粒重及淀粉含量明显高于中小行距。各模式水稻产量距树行越近,产量越低,随着林龄的增加,产量下降趋势显著。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树高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导因素。决定杨粮间作模式经济效益主要因素是木材和农作物产值.五种模式的经济效益均较高, 其效益成本比都大于1,从净收益看,模式II(30x(3x5)m) 和模式V(50×(4×5)m)全年间作两季的复合人工林的经济效益最高。通过在4×8m 六年生林分内间作牧草实验,结果表明林地土壤的理化性状得到改善,林分的生长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效益分析其效益成本比大于1.

论文目录:

1 国内外农林间作研究历史与现状

1.1 林农复合经营的概念和特征

1.2 林农复合经营的兴起和发展

1.2.1 中国林农复合经营发展历史及现状

1.2.2 国外林农复合经营的历史

1.3 杨树人工林间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苏北杨树人工林概况

1.3.2 杨树与农作物间作模式

1.3.2.1 杨-粮间作

1.3.2.2 杨草间作模式

1.3.2.3 其它间作模式

1.3.3 小气候效益研究

1.3.3.1 光照

1.3.3.2 温湿度

1.3.3.3 其它气候效应

1.3.4 胁地效应

1.3.5 生物生产力

1.3.6 杨农间作的经济效益

1.4 林农间作发展前景与问题

1.4.1 发展前景

1.4.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杨粮间作模式

2.1.2 杨草间作模式

2.2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2.1 杨粮间作模式

2.2.2 杨草间作模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杨粮间作模式

3.1.1 杨麦间作模式

3.1.1.1 不同模式的小气候效应

3.1.1.2 杨树不同配置模式对小麦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

3.1.1.3 杨树不同配置模式对小麦结实性状的影响

3.1.1.4 杨树不同配置模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3.1.1.5 杨树不同配置模式下小麦产量的空间分布

3.1.1.6 影响小麦产量的胁地因素

3.1.2 杨稻间作模式

3.1.2.1 小气候效应

3.1.2.2 光合作用

3.1.2.3 杨树各配置模式下水稻生物量

3.1.2.4 杨树不同配置模式对水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3.1.2.5 影响水稻产量的胁地因素

3.1.2.6 不同年份(03 年~04 年)小麦、水稻产量品质差异性分析

3.1.3 杨粮间作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3.2 杨-麦-稻间作生产力及经济效益评价

3.2.1 杨-麦-稻间作模式的生产力

3.2.2 杨-麦-稻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评价

3.3 杨草间作模式

3.3.1 林分生长情况

3.3.2 牧草种子发芽率

3.3.3 小气候效应

3.3.4 光合速率

3.3.5 土壤含水率

3.3.6 土壤养分的变化

3.3.7 杨草根系分布及其生物量

3.3.8 影响牧草胁地的因素

3.3.9 杨草间作成本分析

4. 结论和讨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发布时间: 2005-12-30

相关论文

  • [1].苏北杨树林下复合经营最优模式选择与优化研究[D]. 陈婷婷.南京林业大学2013
  • [2].杨树速生丰产林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D]. 高岩.山东农业大学2009
  • [3].桉树人工林混农复合生态系统效益评估[D]. 张燕.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
  • [4].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研究[D]. 冯慧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
  • [5].桉树林农条带间作模式效应研究[D]. 朱智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
  • [6].夏津县黄泛沙地复合经营型杨树人工林生态经济效益研究[D]. 吕爱霞.山东农业大学2006
  • [7].杨树营养贮藏蛋白质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D]. 郭彦青.南京林业大学2005
  • [8].湖北省不同密度南方型杨树林分的生长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D]. 柯裕州.华中农业大学2005
  • [9].苏北地区主要林粮间作模式的土壤性状及林木对农作物影响状况的研究[D]. 谢莉.南京林业大学2005
  • [10].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及其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D]. 罗诚彬.南京林业大学2004

标签:;  ;  ;  ;  ;  ;  

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及效益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