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决策是个体在有限的多个备择项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不同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复杂多样的决策情境,都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决策行为。决策研究从理性、有限理性到生态理性经历了多个阶段,建立了多种不同的决策模型。传统的决策过程研究一直忽视决策者主体特征,如认知特征、人格特征、群体因素和文化背景等对决策的影响。本研究试图通过眼动技术来探索决策者在决策过程的认知加工机制,旨在通过对决策者内部及外部表征方式差异对风险决策行为结果的影响研究,探讨决策过程中由于任务外部表征方式的改变对决策者内部表征的认知加工方式的影响,并尝试建立一个关于风险决策的理论模型。在研究一中,随机抽取180名被试做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自信心水平及个体倾向性对不同的决策者作出决策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决策任务表征对决策行为结果的变化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对决策者加工过程的内部表征进行研究,采用了眼动实验的方法对其探讨。实验一使用经典的实验材料“亚洲疾病”来研究决策任务框架表征方式对人们内部表征的影响作用。实验过程中,随机抽取40名大学生,进行决策任务框架表征的眼动实验,采用组间实验请被试对正性或负性的决策任务进行选择。试验的结果表明:问题的外部表征形式确实影响了决策者的内部表征方式,在不同的框架表征下,决策者的内部表征方式以及决策行为存在差异。实验二随机抽取80名大学生,对任务内容表征方面差异进行眼动实验研究,实验材料选取为存在风险的决策任务,决策者对电脑中所呈现的一对决策方案进行选择,眼动仪记录其认知加工过程中的眼动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决策任务的外部表征对决策者内部表征方式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决策任务的内容表征对决策者的眼动指标存在显著影响。内容表征的改变对决策者的内部表征方式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最后,对决策过程眼动轨迹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SVM法构建模型获得了较高的精度,效果明显,说明SVM模型能够根据眼动轨迹将被试对象区分开来,有力的说明了决策者的内部表征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系列实验得出如下结论: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内部表征发生变化是基于决策任务外部表征方式的影响,最终导致决策行为的改变。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决策研究的背景1.2 决策理论的发展1.3 个性特征与决策研究1.3.1 风险态度1.3.2 个性倾向程度与风险决策1.3.3 自信心水平与风险决策1.4 表征的理论研究1.4.1 内部表征1.4.2 外部表征1.5 外部表征对决策的影响研究1.5.1 框架表征的相关研究1.5.2 内容表征的相关研究1.6 决策的眼动研究1.6.1 眼动研究进展1.6.2 权变关注模型第2章 研究思路2.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2.2 研究假设2.3 研究内容及框架2.4 研究工具2.4.1 自信心量表与个性倾向量表2.4.2 眼动记录仪2.4.3 ε—支持向量回归机(ε—SVM)第3章 个体倾向与自信水平对风险决策的影响3.1 研究目的3.2 研究假设3.3 研究方法3.3.1 被试3.3.2 研究材料3.3.2 研究设计3.4 研究结果与分析3.4.1 外部表征表达框架不同的决策差异3.4.2 外部表征表达内容不同时的决策差异3.5 讨论3.6 结论第4章 框架表征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实验4.1 实验目的4.2 实验假设4.3 研究方法4.3.1 被试4.3.2 实验仪器4.3.3 实验材料4.3.4 实验程序4.4 数据选择和分析指标4.4.1 决策过程中的眼动指标4.4.2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4.5 眼动结果与分析4.5.1 兴趣区域注视时间数据结果4.5.2 瞳孔直径分析4.5.3 凝视次数分析4.6 讨论4.7 结论第5章 内容表征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实验5.1 实验目的5.2 实验假设5.3 研究方法5.3.1 被试5.3.2 实验仪器(同第四章)5.3.3 实验材料5.3.4 实验程序5.4 数据选择和分析指标5.4.1 决策过程中的眼动指标(同第四章)5.4.2 分析指标(同第四章)5.5 结果与分析5.5.1 数据处理5.5.2 眼动指标的方差分析5.5.3 平均注视时间的简单效应比较5.5.4 凝视时间的简单效应比较5.5.5 凝视时间的简单效应比较5.6 讨论5.7 结论第6章 基于 SVM的眼动轨迹规律初步研究6.1 研究目的6.2 研究方法6.3 数据分析6.4 结果分析6.5 讨论6.6 结论第7章 讨论7.1 内外倾向对决策的影响作用7.2 自信水平及其他个体特征对决策的影响作用7.3 外部表征对内部表征的影响7.4 内部表征过程的规律性7.5 外部表征对决策的影响作用第8章 结论8.1 研究结论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攻读学位期间的参与课题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决策论文; 表征论文; 眼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