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棚岩体论文-张萌萌,张华锋

麻棚岩体论文-张萌萌,张华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麻棚岩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麻棚岩体,太行山北段,暗色微粒包体,基性岩

麻棚岩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萌萌,张华锋[1](2019)在《太行山北段中生代麻棚岩体不同相带的固结条件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行山北段麻棚岩体发育明显的岩相分带现象,对其成因有岩浆分异和岩浆混合两种不同认识。该岩体由边缘相到中心相岩性分别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它们内部普遍存在暗色微粒包体。本文对该岩体及其中的暗色微粒包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和矿物化学、岩石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寄主岩石((131.8±1.4)Ma)与暗色微粒包体((129.7±1.2)Ma)锆石U-Pb年龄误差范围内一致,而微粒包体(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吴迪,元凯军,门文辉,刘建朝[2](2015)在《石湖金矿区麻棚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区地质概况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山西台背斜太行隆起带东侧的阜平隆起区,出露地层为太古宙阜平群中、高级变质岩系,是华北地台变质结晶基底的一部分,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含矽线石的钾长浅粒岩、大理岩等。其上为元古宇至侏罗系及新生界的盖层。区内构造比较发育,主要为震旦纪阜平造山运动SN方向的挤压应力形成的近EW向展布复向斜、复背斜,一系列与褶(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3)》期刊2015-06-24)

门文辉,刘建朝,张海东,张苏楠,王津津[3](2014)在《石湖金矿区麻棚岩体内暗色闪长岩包体LA-ICP-MS锆石年代学及成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湖金矿区麻棚岩体内发育大量暗色闪长岩包体,本文针对包体的LA-ICP-MS锆石年代学以及包体和寄主岩石的主微量、稀土元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表明(1)包体和麻棚岩体具有相似的微量、稀土元素特征,通过LA-ICP-MS锆石年代学研究得出包体与其寄主岩石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具有相同的年龄,均为136.0±1.3Ma。(2)包体的形成可能为玄武质岩浆与花岗质岩浆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来源于《矿物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刘阳,李程明,郑杰,黄费新,孙赫[4](2010)在《太行山北段麻棚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太行山构造-岩浆-多金属成矿带上沿NNE向发育大量的中-酸性侵入岩,其中太行山北段阜平南部的麻棚岩体与石湖金矿成矿因素关系紧密,因此倍受关注。本文报道了麻棚岩体北部过渡带中花岗闪长岩SHRIMPU-Pb年代学数据(125.0±3.4Ma),该年龄是目前已知太行山北段中生代侵入岩年龄值中最年轻的。同时这一结果表明,直至125Ma,太行山北段的岩浆活动依旧活跃;其次,该年龄对太行山北段NW向断裂系统的活动时间进行了限定。(本文来源于《地质与勘探》期刊2010年04期)

刘小滨[5](2009)在《太行山中段麻棚岩体成因矿物学及其与成矿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麻棚岩体位于太行山中段石湖大型金矿西北部2~3千米处,关于该岩体与成矿关系尚未从成因矿物学角度进行系统研究。岩体与太古宇阜平群变质岩呈侵入接触,是由石英闪长岩(边缘相)、花岗闪长岩(过渡相)及花岗岩(中心相)组成的复式岩体。本文选取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如下研究。造岩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得出:斜长石环带异常,长石含高Fe_2O_3和TiO_2,反映了岩浆的氧化环境及混合特征。角闪石属钙质角闪石亚族,富Mg,在TiO_2-Al2O3图解位于壳幔混合区,反映壳幔混合特点;碱质变化较大;富含Fe3+是氧化环境的标志。黑云母富镁,AlVI含量较低,MF平均值0.56,符合同熔型特征;黑云母MnO偏高,MgO含量介于壳幔黑云母MgO含量之间,在Fe3+- Fe2+- Mg 2+图中黑云母全部落入壳幔混合区,黑云母与角闪石中具石英包体,说明壳幔混合源特点。角闪石-黑云母矿物温压计与前人研究结果显示,温度主要为740℃~760℃,压力主要为2×108~3×108Pa,氧逸度lgfo2主要为-14.60~-10.77。副矿物成因矿物学研究得出:锆石为典型岩浆锆石;其形态研究表明岩体结晶液相线温度约为900℃,岩浆期岩浆富水、富碱质;锆石微量元素表明岩浆具相对氧化的结晶环境,源区以壳源为主,有幔源物质混入。锆石U-Pb测年表明:麻棚岩体形成年龄为130Ma左右;初步推断岩体与脉岩为同源关系;金成矿略晚于130Ma,可能略晚几个Ma。大量磁铁矿和榍石共生组合,且角闪石富镁,说明岩浆氧逸度较高,指示磁铁矿系列。包体中磷灰石为细长针状,有些为短柱状,含MgO0.07%、FeO0.27%、TiO_20.20%,为岩浆混合标志。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体由岩体边缘性→过渡相→中心相, SiO_2及全碱含量逐渐增加,而∑R"O、铝则逐渐减少,总体上贫硅,富含铝、碱及二价元素为钙碱性系列,具高钾特征;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相对富集部分成矿元素,富含碱土金属元素Sr、Ba,而贫岩浆演化晚阶段的碱金属Rb;岩体岩浆源区为下地壳,可能有地幔物质的混入,演化不彻底。综上所述,麻棚岩体与脉岩为同源关系;属I型花岗岩,岩浆源区为下地壳,有幔源物质的混入,形成年代为130Ma左右,具有氧化环境,富含碱质,有利于金的运移富集。(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09-05-01)

张亚雄,胡祥昭[6](1994)在《麻棚岩体特征及其与金矿成因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麻棚岩体出露于土岭-石湖金矿田西北部,与围岩阜平群的变质岩成侵入接触关系。岩体内岩相分带清楚,矿物组成相对较简单,岩石化学特征反映其为铝、碱过饱和的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现出金含量高,浓集系数达12.2,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岩体不同相带为同源分异产物。与岩体有成因联系的石英闪长玢岩及花岗闪长斑岩空间上与金矿脉密切共生,或其本身就是含金脉岩,说明麻棚岩体为岩浆成因——相当于Ⅰ型花岗岩,其成岩物质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它不但为矿田内金矿的形成提供热源,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成矿母岩。(本文来源于《中南矿冶学院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麻棚岩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研究区地质概况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地台山西台背斜太行隆起带东侧的阜平隆起区,出露地层为太古宙阜平群中、高级变质岩系,是华北地台变质结晶基底的一部分,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含矽线石的钾长浅粒岩、大理岩等。其上为元古宇至侏罗系及新生界的盖层。区内构造比较发育,主要为震旦纪阜平造山运动SN方向的挤压应力形成的近EW向展布复向斜、复背斜,一系列与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麻棚岩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萌萌,张华锋.太行山北段中生代麻棚岩体不同相带的固结条件及意义[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吴迪,元凯军,门文辉,刘建朝.石湖金矿区麻棚岩体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3).2015

[3].门文辉,刘建朝,张海东,张苏楠,王津津.石湖金矿区麻棚岩体内暗色闪长岩包体LA-ICP-MS锆石年代学及成因探讨[J].矿物学报.2014

[4].刘阳,李程明,郑杰,黄费新,孙赫.太行山北段麻棚岩体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意义[J].地质与勘探.2010

[5].刘小滨.太行山中段麻棚岩体成因矿物学及其与成矿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6].张亚雄,胡祥昭.麻棚岩体特征及其与金矿成因关系研究[J].中南矿冶学院学报.1994

标签:;  ;  ;  ;  

麻棚岩体论文-张萌萌,张华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