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成都市的乡村旅游,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初期的农家乐到目前相继出现的乡村旅游区,正步入规模化、规范化、高品质化的发展阶段。发展乡村旅游区既符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统筹的大思路,又与时下人们接近自然、返朴归真的旅游需求相契合,因此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推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乡村旅游区毕竟是一个新事物,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都显欠缺。理论上,它是一个新概念,缺乏条理性的理论体系阐述,有待于与相关概念辨析、澄清,界定内涵,更好地为大众所认识。实践上,它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种新模式,景观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科学有效地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体系论述,有待于从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在这样的背景下,致力于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成都市乡村旅游开发急需面对的研究课题。 本文力求融合旅游学和景观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借鉴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乡村景观的若干研究成果,围绕乡村旅游区景观进行较为系统地阐述,界定了乡村旅游区的概念,剖析了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对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现状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选择了几个经过景观建设,已有一定景区特色的重点乡村旅游区进行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调研,归纳总结出成都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为了进一步探讨符合地域特性的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吸取成都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克服存在问题,论文结合作者亲自参与设计的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论述了如何进行理念构思,如何从景观功能布局、景观形象设计、景观生态建设三个方面调动乡村景观资源,增强旅游吸引力,营造出宜居、宜游、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旅游区。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建议,为以后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2 城乡统筹发展1.1.3 乡村旅游的发展1.2 课题的提出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 乡村旅游研究综述1.3.2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综述1.3.3 小结1.4 研究目的和内容1.4.1 研究目的1.4.2 研究内容1.5 研究方法与框架1.5.1 研究方法1.5.2 研究框架第2章 乡村旅游区景观概述2.1 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区2.1.1 乡村旅游2.1.2 乡村旅游区的定义和特征2.1.3 乡村旅游区的主要功能组成2.1.4 乡村旅游区的类型2.1.5 乡村旅游区的景观2.2 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2.2.1 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2.2.2 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内涵第3章 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的总体现状3.1 成都城乡概貌3.1.1 自然地理环境3.1.2 城乡区划及特点3.1.3 成都市郊的乡村3.1.4 成都的城乡发展3.2 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3.3 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现状分析3.3.1 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现状3.3.2 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的成功经验3.3.3 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第4章 案例研究—成都市郫县农科村景观规划设计4.1 农科村的基础资料(基本情况)调查4.1.1 区位及规划范围4.1.2 气候条件4.1.3 地质地貌与水系资源4.1.4 村落布局形态4.1.5 宅院形态4.1.6 基础设施4.2 农科村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4.2.1 资源优势4.2.2 环境优势4.3 农科村旅游开发的景观问题4.3.1 共性问题4.3.2 个性问题4.4 农科村景观规划设计方案4.4.1 规划设计目标4.4.2 理念构思4.4.3 景观功能布局4.4.4 景观形象设计4.4.5 景观生态建设第5章 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及建议5.1 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5.1.1 整体性原则5.1.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5.1.3 发展旅游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统一原则5.1.4 资源共享原则5.1.5 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原则5.1.6 近远期协调开发、弹性规划设计原则5.2 成都市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议5.2.1 景观整体规划层面5.2.2 景观详细设计层面结语致谢参考书目图片来源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乡村景观论文; 乡村旅游区论文; 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乡村旅游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郫县农科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