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民办高校取得了较大发展,并在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按照市场机制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要在高教领域站稳脚跟,占有一席之地,办学质量是关键。而要保证办学质量,学校内部治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校董事会。董事会作为民办高校的决策机构,是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核心。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是改变传统办学体制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尝试,不但有利于学校发展和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且能促进学校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制度仍处于初建阶段,董事会组织形式各异,具体运作过程也不尽相同,严重影响了董事会治理职能的发挥,也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董事会治理结构和完善的董事会治理机制,不但能确保董事会决策权、校长行政权和党委监督权相互沟通,合理制约,而且能实现董事会的有效治理,促进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董事会治理结构包括董事会、校长和党委(督导);完善的董事会治理机制包括制衡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和监督机制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绪论0.1 研究背景0.1.1 民办(私立)教育历史悠久,发展迅速0.1.2 董事会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意义重大0.1.2 民办高校的发展对董事会提出更高要求0.2 研究现状0.3 研究意义、方法和研究内容0.3.1 研究意义0.3.2 研究方法0.3.3 研究内容第1章 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的结构描述及比较分析1.1 相关概念的界定1.1.1 民办高校1.1.2 董事会1.1.3 董事会治理1.2 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的组成——董事会治理的基础1.2.1 决策中心:校董事会1.2.2 行政中心:校长1.2.3 政治核心:党委(督导)1.3 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治理的前提1.4 与公司治理相比较,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更注重公益性1.5 与公立高校党委领导相比较,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精简高效1.6 与美国私立高校董事会治理相比较,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有待完善第2章 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现状及治理问题分析2.1 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现状2.2 董事会治理的影响因素2.3 董事会治理存在的问题2.3.1 董事会内部成员组成不合理,校董权力划分不清问题2.3.2 董事会与校长间存在委托代理和职责模糊问题2.3.3 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明,党建工作不到位问题2.4 董事会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2.4.1 外部原因2.4.2 内部原因第3章 完善我国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的建议3.1 建立中国特色的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结构——"三心模式"3.2 董事会治理中应遵循的原则3.2.1 办学目标公益性原则3.2.2 治理过程"阳光化"原则3.2.3 董事成员多样化原则3.2.4 行政队伍专业化原则3.3 完善董事会治理的具体对策3.3.1 建立制衡、激励、评估机制,为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提供制度保障3.3.2 建章立制,完善立法,为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提供法制保障3.3.3 明晰产权,为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提供效率保障3.3.4 开展定期培训,为民办高校董事会治理提供智力支持结语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民办高校论文; 董事会论文; 董事会治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