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离·交叉·相融 ——中国现代作家与早期电影

疏离·交叉·相融 ——中国现代作家与早期电影

论文摘要

“中国现代作家与早期电影”是作家研究、电影研究,也是一种传媒研究、文化研究和历史研究。本文的撰写将涉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影学、文化学、历史学及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采取综合的、实证的研究策略,运用史料整理、归纳、比较等方法,以时间上的电影发展历程为纵轴,以不同时期作家的电影活动为研究主体,对现代作家与早期电影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分析和论述,指出:现代作家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在早期电影理论、电影品格、电影剧本创作、电影导演、电影批评等诸多方面对电影的文化品位进行了有力提升;在电影的艺术手法方面,带入了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手法及文学成果的吸收、借鉴,现代作家的使命感和传统文人的济世精神也在由纸质书写向影像书写的转换中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中国早期电影重社会功能、强于叙事以及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的特征的形成,与现代作家的参与不无关系。本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作家‘触电’及其它”,就作家与电影的关系的历史、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做了介绍,对论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阐明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和总论点。第二章:“疏离:现代作家与创始期中国电影”。通过对电影发展初期概貌的勾勒,将“通俗文学作家进入电影”放在社会文化和电影发展的总体架构中,考察以鸳鸯蝴蝶派文人为主的通俗文学作家与早期电影的关联,认为在新文学作家与电影疏离的总体态势下,通俗文学作家在长片拍摄、电影类型开拓、重视电影娱乐功能和商业特性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其介入使创始期电影在内容上呈现出鲜明的“影戏观”和民族化特征。第三章:“交叉:作家关注与影响下的三十年代电影”。以左翼作家的电影活动为主,对重要作家的电影活动和影响较大的“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论争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左翼文艺运动对作家进入电影领域所起的作用。作为世界电影史上的一种特殊现象,现代作家在三十年代大规模地进入电影,在电影功能界定、电影反映主题方面对电影的发展有所匡正,强化了早期电影现实主义的主流创作倾向。第四章:“相融:作家在四十年代电影发展中的作用”。说明作家在小说、戏剧的电影改编方面所做的努力,由知识分子忧患意识而产生的“家”、“国”诉说,使创作中体现出人文电影的突出特征,“影戏”传统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五章是结语,分析现代作家在早期电影三个阶段中态度发生变化的根源,指出:作家与电影的关系之所以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疏离”、“交叉”、“相融”这样一种关系特征,是因为作家在传统“士”文化心理的影响下产生的使命意识与忧患情怀,使作家的电影观念、对电影功能的认识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电影从“杂耍”到“艺术”的发展演变中所体现出的艺术魅力,电影在社会生活中所体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都强烈地吸引着作家的视线。研究现代作家与早期电影的关系,可以为当代作家参与电影创作、为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作家“触电”及其它
  • 第一节 从“作家与电影的关系”说起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开拓性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范围和思路
  • 第二章 疏离:现代作家与创始期中国电影
  • 第一节 创始期中国影坛概述
  • 一、主流文化边缘的娱乐空间
  • 二、欢笑背后的危机
  • 第二节 介入电影:作家身份的扩展
  • 一、作家电影观念的形成及转变
  • 二、作家的电影主张和表现
  • 三、通俗文学作家与二十年代电影的关系及贡献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交叉:作家关注与影响下的三十年代电影
  • 第一节 三十年代作家进入电影领域概况
  • 一、阵地之争
  • 二、跨越疆界
  • 三、形式变革
  • 第二节 “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
  • 一、思想的交锋
  • 二、时代的选择
  • 三、左翼作家的努力
  • 四、“沙发椅”与“冰淇淋”
  • 第三节 电影理论话语的出现与完善
  • 一、“一剧之本”的剧本
  • 二、团体及刊物的作用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相融:作家在四十年代电影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作家的电影活动概况
  • 一、纪录性与通俗化的追求
  • 二、源自现实的多维空间
  • 第二节 当电影与戏剧相遇
  • 一、讽刺中的笑与泪
  • 二、从舞台到银幕
  • 第三节 作家在四十年代人文电影形成中的作用
  • 一、以“家”喻“国”的山河残梦
  • 二、浓妆淡抹总相宜
  • 第四节 “电影宫”里的影像书写
  • 一、小儿女的喜与悲
  • 二、开麦拉是一支笔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现代作家的电影情结
  • 第一节 从“文人”到“作家”
  • 一、现代作家的地位和角色
  • 二、现代作家的电影表达
  • 第二节 从文学到电影
  • 第三节 “现代作家与早期电影”的当代意义
  • 附录一 中国现代作家编剧或导演的影片以及创作的主要电影剧本目录
  • 附录二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目录
  • 参考文献
  • 中国早期电影资料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东北现代作家的“文化恋母”情结[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10)
    • [2].略论江南佛学对浙籍现代作家审美追求的影响[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 [3].现代作家肖像之废名[J]. 西部 2017(02)
    • [4].吆喝再现民俗景 叫卖绘就人味情[J]. 读写月报 2017(Z2)
    • [5].《国王与抒情诗》读谈活动在北京蓬蒿剧场举行[J]. 青年文学 2017(07)
    • [6].感悟分享[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7(06)
    • [7].四川现代作家资源开发刍议[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08(00)
    • [8].北京的六月与热情——杨骚与几位现代作家关系速写[J]. 炎黄纵横 2020(02)
    • [9].“恶之花”的异同——中西现代作家批判资本文化比较研究[J]. 江汉论坛 2019(12)
    • [10].现代作家日记研究综述[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11].难以实现的“教写相长”——现代作家学院化生存的困境[J]. 文学与文化 2019(01)
    • [12].访求、鉴别及管理——现代作家的古籍措理[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8(04)
    • [13].现代作家的“援洋命名”现象[J]. 阅读与写作 2009(04)
    • [14].论现代作家自传叙事的戏剧性[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15].现代作家的文化类型对比——以茅盾、巴金和老舍为例[J]. 科技资讯 2020(01)
    • [16].浙江现代作家故居保护和利用的对策研究[J]. 名作欣赏 2015(14)
    • [17].最具有艺术气息的散文——读朱自清的《歌声》[J]. 少年月刊 2009(11)
    • [18].从“逆子”形象浅析现代作家的家园情怀[J]. 作家 2011(22)
    • [19].论现代作家日记的文学史价值[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 [20].1920年代:现代作家笔下的“父性”书写[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1].不该泯灭的文学遗珠——现代作家佚文档案[J]. 档案春秋 2013(01)
    • [22].浅析现代作家的“小城意识”[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02)
    • [23].论现代作家日记的价值多重性[J]. 前沿 2010(04)
    • [24].略论许地山与基督教[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03)
    • [25].约瑟夫·海勒和中国后现代作家语言狂欢化之比较研究[J]. 作家 2011(20)
    • [26].论现代作家“通”又“好”的作文评价标准观[J]. 写作 2013(Z1)
    • [27].现代作家全集(文集)整理编纂学术研讨会于9月5日、6日在北京大学举行[J]. 鲁迅研究月刊 2009(09)
    • [28].主持人语[J].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1)
    • [29].现代作家故居琐谈[J]. 博览群书 2018(04)
    • [30].春天的启示[J]. 团结 2009(01)

    标签:;  ;  ;  ;  ;  

    疏离·交叉·相融 ——中国现代作家与早期电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