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的道德理论“非人类中心论究竟是否能够成立?”迄今仍然是生态伦理学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解决此问题的前提是要合理界定非人类中心论,而非人类中心论的本质又是在与人类中心论的对比中显现的。人类中心论认为人是唯一价值主体,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纯粹的目的与工具的关系。与此相反,非人类中心论认为人与自然关系中存在伦理纬度,它认为人类中心论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绝对主体主义,而自身则是纠正它的一种尝试。非人类中心论能否成立的问题取决于“自然内在价值”与“自然权利”能否成立。对此问题,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确证。“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成立的根本点在于它符合“人具有内在价值”成立的内在逻辑,即“X为主体是X具有内在价值的充分且必要条件”。但从传统事实与价值区分的休谟问题看,自然内在价值只属于“事实”范畴,而自然权利属于“价值”范畴,它才是非人类中心论体系的逻辑终点。另一方面,某主体是否会出现道德权利问题的充分且必要条件在于它是否存在于一定伦理关系中,而进入伦理关系的根本资格在于此主体具有内在价值。自然内在价值的存在表明自然物具有这样的资格。因此,自然权利是成立的,这是对非人类中心论体系合法性、可能性的有力证明。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方生态伦理学“生命共同体”的逻辑与超越[J].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0(01)
- [2].从现代生态伦理学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J]. 热带农业工程 2020(01)
- [3].基于生态伦理学的奥尼尔戏剧解读[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04)
- [4].案例式教学法在《生态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 科技视界 2018(35)
- [5].绿色GDP核算的生态伦理学意蕴阐释[J]. 新经济 2019(04)
- [6].试论生态刑法的伦理性——以马克思生态伦理学为视角[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7(04)
- [7].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困境与出路[J]. 文化学刊 2018(07)
- [8].一节生态伦理学选修课“森林”的教学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15(07)
- [9].从文化自觉视角看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学的构建[J]. 理论观察 2017(06)
- [10].老子生态伦理智慧及其对我国生态伦理学本土化的意义[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1].生态伦理学视阈下的泰国象文化[J]. 普洱学院学报 2017(04)
- [12].试论《生态伦理学》教学中的教研相长[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8)
- [13].浅析发展伦理学的产生及其当代意义[J]. 学理论 2014(30)
- [14].论作为科学的生态伦理学的可能性[J]. 商 2015(34)
- [15].“和合”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学研究[J]. 长江丛刊 2018(34)
- [16].全球化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学研究述论[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4)
- [17].西方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境及其“东方转向”[J]. 理论与现代化 2013(06)
- [18].生态伦理学[J]. 绿色中国 2017(08)
- [19].生态伦理学:传统教育思想的唤醒[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0(03)
- [20].生态伦理学的困境与出路[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07)
- [21].关于生态伦理学的几个焦点问题[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 [22].生态伦理学体系结构的经典性探索——再读《生态伦理学》[J]. 环境教育 2011(11)
- [23].生态伦理学的若干热点问题[J]. 环境教育 2010(04)
- [24].从冲突到和谐——生态伦理学困境的超越[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5].生态伦理学的新探求[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6].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 现代交际 2020(16)
- [27].当代责任伦理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学本土化建构探索[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03)
- [28].论“人与自然和谐”作为生态伦理学的对象——兼议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J]. 道德与文明 2015(04)
- [29].浅析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基于生态伦理学的思考[J]. 青年文学家 2011(17)
- [30].人与自然:从哲学语境到生态伦理学语境[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