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德育一直是中国教育中的重要领域,然而学校德育的总体实效性不高是众所周知的。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又不断地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地了解我国中小学德育发展现状,正视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努力克服现存的德育弊端,才能真正走向富有实效的德育创新。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功能就在于它可以克服知而不行、述而不作之弊端,关注学生自主和谐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行为习惯为主要任务。把活动课程纳入课程计划,并作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要部分,也正是基于活动在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科学、合理地编排、设计活动性德育课程,创造一种生活环境,提供一种生活方式,使每个学生不仅能在善与恶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并且能展示自己的潜能,实现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本课题围绕活动性德育课程在以下方面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一、分析了中学活动性德育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阐述中学活动性德育课程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据。二、讨论了中学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建构,主要论述当前学校活动性德育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和具体活动德育目标的要素。三、分析了中学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内容。四、探讨了中学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实施策略,重点论述在实施活动性德育课程时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它是活动性德育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五、分析讨论了中学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活动性德育课程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