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慢性盆腔炎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刘凤新杨春英(新疆温泉县人民医院妇产科833500)

【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15-02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自2002年至2012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给予抗菌素加中药灌肠,另一组给予抗菌素加服中成药。结果两组病例一周症状缓解无差异,三月后复发及半年后复发,两组有明显差异。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明显优于服中成药。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及时彻底治疗,或者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临床上较多病人都是因为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来院就诊。本文就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与各位同仁进行商榷。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将2001年至2012年间我科共收治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病人125人,随机分成两种。一组为抗菌素加中药灌肠,另一组为抗菌素加服中成药。观察两种病例的一周症状缓解、三月症状复发、半年症状复发的情况。

1.2临床方法:两种均给予抗菌素三天,控制急性炎症,一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连续15天,每日一次,每次保留2小时;中药方剂:当归12g,生地12g,赤芍12g,丹参12g,桃仁12g,穿

山甲12g,路路通15g,三棱10g,牛膝12g,木通12g,川芎12g,乳香12g,没药12g,甘草12g,桔核12g,莪术10g,血竭粉5g,水煎后,保留灌肠。另一组给予妇科千金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共服15天。

1.3本组资料数据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两种用药方法比较结果

x2=0.04P>0.05x2=5.38p<0.05x2=10p<0.01

2.1治疗一周症状完全缓解没有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法都是有效的。

2.2三月后复发及半年后复发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明显的优势。

3.分析

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腔炎。盆腔炎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盆腔炎有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两类。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不仅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生活及工作,也会造成家庭与社会的负担。

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可以单纯为需氧菌、单纯厌氧菌或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可伴有或不伴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可兼有急性盆腔炎及慢性盆腔炎的症状,表现为发热、下腹痛、脓性白带、腰骶部酸痛,做妇科检查:阴道可能充血,并有较多脓性白带,宫颈充血举痛,子宫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有明显压痛,附件区可触及片状增厚及包块。所以,在治疗上首先要使用抗菌素控制急性炎症。目前慢性盆腔炎单一治疗效果较差,多采用综合治疗。包括:(1)一般治疗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2)中药治疗,可口服或灌肠。(3)物理治疗。(4)其他药物治疗。(5)手术治疗。

本文两组病例均使用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除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外,灌肠药液由直肠粘膜吸收后,促使血循环加速,改善组织营养,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症渗出,有利于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和包块的吸收,且避免了苦寒药物对胃肠的刺激。另外,局部用药,直达病所,因药物提高直肠粘膜吸收后,促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痉挛缓解,改善组织营养,提高机体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盆腔内静脉丰富,且与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又吻合,并与痔静脉丛交通,药物进入直肠后经痔静脉丛吸收,使盆腔内迅速达到有效浓度,又长时间保留,药物可充分迅速二发挥其药理作用,取得较好疗效。

4.结论

中药灌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优于口服中成药。

参考文献

[1]柯新桥等.《新编妇科秘方大全》,1993年,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p68-70.

[2]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p302-304.

[3]柯应夔等主编.《临床妇科学》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年,p290-293.

标签:;  ;  ;  

慢性盆腔炎两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