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寨虎头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虎头山,郭沫若,陈永贵,纪念碑
大寨虎头山论文文献综述
陈为人[1](2012)在《“太行山记忆”系列之大寨虎头山,两个文人的纪念碑》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寨虎头山如今更像是一座陵园。这块"风水宝地"上,青松翠柏掩映着众多耸立的纪念亭、纪念碑和墓碑。有周恩来题词的纪念亭,有当年大寨的领头人陈永贵、贾进才的墓碑……而其中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共和国文学史上两个着名人物郭沫若和孙谦的骨灰也安葬在此。(本文来源于《人物》期刊2012年03期)
吴天明[2](2007)在《香港《邓小平诞生一百周年》邮票第二图摄于大寨虎头山》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8月22日,香港发行的《邓小平诞生一百周年》邮票第二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主图为身着中山装的邓小平肖像,背景为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璀璨的烟花(图1)。笔者在查找相关资料时,发现中国革命博物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共和国领袖故事——邓小平》中有一张"1975年,邓小平参加大寨会(本文来源于《上海集邮》期刊2007年11期)
张沛沛[3](2007)在《大寨虎头山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城东南5km的虎头山下,地处太行山腹地,平均海拔1000m。“地无叁尺宽,出门就爬山,天旱、洪涝无收成”,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寨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制约大寨人生存发展的恶劣自然生态条件,从50年代初,大寨村就开始了治理荒山、修建梯田和种草植树。几十年来,大寨村始终将退耕还林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全村森林覆盖率从初期的30%发展到1998年的43.3%本文以2006年8月对大寨虎头山所做的植物群落样方为基础,运用数量生态分析方法对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采用TWINSPAN分类和DCA排序,从植物物种、植物群落类型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方面,研究了退耕还林后植物群落类型、群落结构及分布格局的形成过程;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研究了植物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和土壤因子的变化趋势,从而揭示大寨虎头山退耕的植被演替规律。结果如下:(1)采用TWINSPAN分类法将48个样方划分为20组,它们分别代表20个群落类型,分类矩阵图明显反映出演替时间的环境梯度,沿矩阵对角线方向,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演替时间逐渐增长。这与实际样方的调查结果和虎头山退耕的时间格局是一致的。(2)48个样方的DCA分析表明:DCA排序图主要反映了退耕地植被特征与演替时间的关系,即排序图从左到右,各群落类型的演替时间逐渐增长;从上到下,海拔逐渐降低,但变化并不十分明显。这与TWINSPAN分类结果所反映的生态意义基本一致。(3)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可将虎头山的植被恢复过程分为叁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退耕时间为2002年和1990s,代表群落为鬼针草+狗尾草、鬼针草+碱茅群落等,此群落然后逐渐被多年生草本代替,退耕时间为1970s,群落演替到第二阶段,代表群落为毛黄栌+荆条—白羊草+披针叶苔草、荆条+白刺花—披针叶苔草+黄花蒿等。之后,地带性草种逐渐进入,并形成一些地带性植被群落,此时进入第叁个阶段,退耕时间为1966年,主要代表群落有毛黄栌+虎榛子—披针叶苔草+小红菊、蚂蚱腿子+荆条+土庄绣线菊—小红菊+披针叶苔草群落等。(4)锌、铜的含量和pH值总体是随着退耕时间的增长先升高后降低的,另外仅就pH值而言,不论退耕时间多长,土壤的pH值值基本为中性(7.05—7.32);钾和锰的含量则是随着退耕时间的增长先降低后升高;全磷的含量则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而对于全氮、有机质和铁来说,其总体趋势则是随着退耕时间的增长,含量相应增大的。本文的研究结果对退耕地的植被恢复和退耕的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07-06-01)
邢晓芳[4](2005)在《音乐援助“大寨虎头山”》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上海歌剧院收到了来自山西省昔阳县政府的一封感谢信,信中对歌剧院不久前由赵志明副院长带队再赴昔阳展开“音乐援助活动”以及歌剧院对大寨的文化支援表示了真挚的感谢。原来,早在9年前,上海歌剧院就曾经通过上海希望工程办公室牵线搭桥,将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05年11期)
大寨虎头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4年8月22日,香港发行的《邓小平诞生一百周年》邮票第二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主图为身着中山装的邓小平肖像,背景为香港维多利亚港湾璀璨的烟花(图1)。笔者在查找相关资料时,发现中国革命博物馆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共和国领袖故事——邓小平》中有一张"1975年,邓小平参加大寨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寨虎头山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为人.“太行山记忆”系列之大寨虎头山,两个文人的纪念碑[J].人物.2012
[2].吴天明.香港《邓小平诞生一百周年》邮票第二图摄于大寨虎头山[J].上海集邮.2007
[3].张沛沛.大寨虎头山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研究[D].山西大学.2007
[4].邢晓芳.音乐援助“大寨虎头山”[J].北方音乐.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