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无论什么语言,要运用好一种语言需要掌握词汇。本文对汉越语的逆序词进行对比研究。在汉语与越南语词汇罩合成词占优势,双音节合成词占大多数,逆序双音节合成词是其中的一种。具体地说,体现于前后两个音节能互换位置形成另一个合成词。汉语与越南语之间不一定有相应的逆序词,如汉语有“适合——适合、连接——接连、积累——累积、事物——物事、和平——平和”,而越南语只有“适合、连接、积累、事物、和平”:或越南语有“远近——近远、黑白——白黑、恩爱——爱恩、恶毒——毒恶、生死——死生”,而汉语却没有“白黑、爱恩、毒恶、死生”。汉越语的逆序词在构词上、词性上、词义上等基本相同,然而亦有差异。如汉语名词“花眼”,它的逆序词是形容词“眼花”,而越南语名词“花眼”的逆序词却是个动词“眼花”。或在词义方面,汉越语名词“情人”颠倒后还是个名词,可是越南语“人情”的义项与汉语“人情”的义项有所不同。此外,双音节合成词与其逆序词一般组成一对同义、近义、相关义的词,也有的它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越南学生在使用逆序词时容易混淆。总而言之,逆序双音节合成词汉语有,越南语也有,但两种语言的教学资料还不够重视这个问题,有关研究这方面的文章不多。因此,本人着手写《汉-越逆序双音节合成词》。通过研究,本人希望能让学习汉语为非母语的越南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汉语逆序词的特征,同时也能让中国学生学习越南语时容易掌握越南语逆序词的特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南商城方言中的双音节语气词“家什”探析[J]. 新乡学院学报 2019(08)
- [2].汉语单双音节对应介词的音节伸缩问题[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3].双音节连词“不单”的词汇化[J]. 艺术科技 2016(03)
- [4].浅析越南语双音节越创汉越词的形成原因及构词特点[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5(01)
- [5].从双音节反义词语构造法看“生前、死前”的构造理据及其相关问题[J]. 语言研究集刊 2020(01)
- [6].从年度新词语的长度变化看造词方式的发展[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30)
- [7].优选论框架下汉语双音节重叠词浅析[J]. 语文学刊 2011(10)
- [8].越汉翻译中双音节汉越词的运用问题[J]. 青年文学家 2010(01)
- [9].从构名成分谈道路名称的翻译[J]. 东方翻译 2009(01)
- [10].《从沈阳话单字双音节白读看其塞尾音的遗存》献疑——与高晶一先生商榷[J]. 汉字文化 2015(03)
- [11].双音节连词“而后”的词汇化[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12].《义净译经》的双音节副词[J]. 语文学刊 2009(10)
- [13].现代汉语双音节名词的理据分析[J]. 大理学院学报 2013(02)
- [14].百余年来汉语双音节连词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04)
- [15].试论《阅微草堂笔记》双音节复音词的类别和特点[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16].《世说新语》中双音节副词词尾“自、复”演变特点刍议[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2)
- [17].碧约哈尼语双音节化的类型及产生机制[J]. 民族语文 2020(01)
- [18].对以动词为中心的状中式双音节复合词的语义考察[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03)
- [19].双音节连词“而且”使用情况历史考察[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11)
- [20].“上”“下”双音节形式的意义及演变[J]. 汉字文化 2010(03)
- [21].“互”、“相”与“互相”句法功能比较研究[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7(02)
- [22].双音节汉越词词义特点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9)
- [23].千阳方言单双音节字音高实验探究[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 [24].现代汉语双音节喻人词的汉英对比研究[J].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5(05)
- [25].双音节(五首)[J]. 江南(江南诗) 2020(02)
- [26].明清“上”类双音节方位词比较研究——以《型世言》《儿女英雄传》为例[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7].汉语普通话双音节句实验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
- [28].论越语中的变体双音节汉越词[J]. 外国语文研究 2016(01)
- [29].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单双音节方位词对比研究[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8)
- [30].单双音节搭配限制的作用范围[J]. 语言学论丛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