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矛盾格的多维观照

汉语矛盾格的多维观照

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语言事实,以修辞学理论为指导,广泛借鉴语义学、语用学、逻辑学、语境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汉语矛盾格进行综观性的较为深入的观察、描写和解释。全文由十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矛盾格的研究现状,以及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预期目标。第二章专门讨论矛盾格的定义。在全面回顾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将矛盾格之“矛盾”与言语矛盾、辩证矛盾、逻辑矛盾进行比较,在弄清其问区别的基础上,对矛盾格之“矛盾”的特征作出清晰说明,并为矛盾格拟出有别以往的定义,即:矛盾格是利用两个矛盾项所指对象(即本体)的同一或包含关系,将辞面冲突而辞里统一的语义单位组织到一起,通过语义冲突的构成和消解以强化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第三章集中讨论矛盾格的分类。此前矛盾格的分类通常是以形式特征为根据。鉴于矛盾格之所以成为辞格主要得益于别具一格的语义关系,我们的分类是从语义切入,以语义矛盾的不同构成方式为基础。首先分出“根植于真矛盾的矛盾格”和“根植于假矛盾的矛盾格”两大类型,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位类型的再分类。第四章是从承载单位和结构关系两方面对矛盾格进行形式描写。从承载单位看,矛盾格的物质基础包括短语、单句、复句、句群等四级单位;从结构关系看,矛盾格内部结构关系主要包括并列、偏正、主谓三种类型。第五章着重考察矛盾格的语义特征。首先考察矛盾格辞面冲突,辞里和谐的特点,然后考察矛盾格之矛盾的消解机理。指出:不同类型的矛盾格,矛盾的消解过程不尽相同,矛盾的消解方式亦不尽相同。第六章考察矛盾格的生成和运作。首先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考察了矛盾格的生成基础,然后从表达操作和接受操作两个方面考察了矛盾格的运作机制。指出:概念整合和前景化在其构成中举足轻重,合作原则、语境信息、缺省推理以及含意否定等,在其运作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七章对矛盾格的语体分布进行定量考察。结果显示:矛盾格较为频繁地出现在文艺语体中,而罕见于科技语体。第八章主要考察矛盾格与某些辞格的关系。首先考察它与某些相近辞格的区别,然后考察它与某些辞格的兼用。通过以上考察,使矛盾格的特征和功用得以更为深入的揭示。第九章讨论矛盾格与语言规范的关系。文章首先对艺术表达与语义病句的关系作了理论上的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存在争议的某些矛盾格用例,包括“基本上都、差不多都”、“全部……只有”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十章为结语,总结了本文所做工作,说明本文不足所在,汇报下一步研究设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矛盾格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有关研究
  • 1.3.2 国外有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异同
  • 1.4 本文说明
  • 1.4.1 预期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有关矛盾格定义的检讨和再认识
  • 2.1 前人的探索和成绩
  • 2.2 以往研究的不足之处
  • 2.2.1 外延缺乏排他性
  • 2.2.2 内涵缺乏明晰性
  • 2.2.3 切入点不得要领
  • 2.3 如何理解矛盾格之“矛盾”
  • 2.3.1 矛盾格的“矛盾”与言语矛盾
  • 2.3.2 矛盾格的“矛盾”与辩证矛盾
  • 2.3.3 矛盾格的“矛盾”与逻辑矛盾
  • 2.3.4 矛盾格中“矛盾”的基本特征
  • 2.4 对矛盾格的再定义
  • 第三章 矛盾格的基本类型
  • 3.1 根植于真矛盾的矛盾格
  • 3.1.1 反映物理世界矛盾的矛盾格
  • 3.1.2 反映心理世界矛盾的矛盾格
  • 3.1.3 小结
  • 3.2 根植于假矛盾的矛盾格
  • 3.2.1 以事物不同方面对立描述为基础构建的矛盾
  • 3.2.2 以理想与现实的不相吻合为基础构建的矛盾
  • 3.2.3 以变化所引发的对立感受为基础构建的矛盾
  • 3.2.4 以概述与细说的彼此否定为基础构建的矛盾
  • 第四章 矛盾格的形式表现
  • 4.1 承载单位
  • 4.2 结构关系
  • 第五章 矛盾格的语义特征
  • 5.1 辞面冲突
  • 5.2 辞里和谐
  • 5.2.1 矛盾格的语义指向
  • 5.2.2 矛盾格之“矛盾”消解
  • 5.3 小结
  • 第六章 矛盾格的生成与运作
  • 6.1 生成基础
  • 6.1.1 客观基础
  • 6.1.2 主观基础
  • 6.2 运作机制
  • 6.2.1 表达操作
  • 6.2.2 接受操作
  • 第七章 矛盾格的语体分布考察
  • 7.1 文艺语体
  • 7.2 科技语体
  • 7.3 政论语体
  • 第八章 矛盾格与其他辞格的对立和交融
  • 8.1 矛盾格与某些辞格的区别
  • 8.1.1 与对比格的区别
  • 8.1.2 与映衬格的区别
  • 8.1.3 与比喻格的区别
  • 8.2 矛盾格与某些辞格的兼用
  • 8.2.1 与排比格的兼用
  • 8.2.2 与拟人格的兼用
  • 第九章 矛盾格与语言规范
  • 9.1 存在争议的用例
  • 9.1.1 基本上都、差不多都
  • 9.1.2 全部……只有
  • 9.1.3 小结
  • 9.2 鉴别正误的根据
  • 第十章 结语
  • 10.1 初步完成的工作
  • 10.2 有待深化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笔者目前搜集到的矛盾格用例
  • 附录二 不同语体中的矛盾格用例一览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俄罗斯汉语传播动因及模式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6)
    • [2].美国华裔子女汉语继承语教育现状与问题[J]. 比较教育研究 2019(12)
    • [3].“一带一路”倡议与东南亚国家汉语推广策略[J]. 西部学刊 2019(21)
    • [4].人民本位:瞿秋白汉语规划的基本特征[J]. 名作欣赏 2020(11)
    • [5].留学生高级汉语综合课课程研究现状与展望[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01)
    • [6].孔子学院发展中的“汉语+”和“+汉语”[J].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0(01)
    • [7].国际生汉语网络流行语的习得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8].汉语复句研究回顾与展望[J]. 绥化学院学报 2020(05)
    • [9].中亚地区汉语传播现状浅析[J]. 文化产业 2020(06)
    • [10].“满式汉语”及其他——答戴昭铭先生之五[J]. 满语研究 2020(01)
    • [11].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认同研究[J]. 文学教育(上) 2020(09)
    • [12].浅谈如何进行汉语国际教学中“敏感问题”的跨文化沟通[J]. 国际公关 2019(11)
    • [13].汉语方言文白异读研究述评[J]. 北极光 2019(10)
    • [14].3-5岁汉语儿童叙事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1)
    • [15].汉语的百年沉浮[J]. 华夏文化 2018(02)
    • [16].汉语请求行为潜层内容类别初探[J]. 文化学刊 2018(07)
    • [17].新媒体环境下汉语生态的优化与保护[J]. 新媒体研究 2016(23)
    • [18].俄、汉语数词语用意义的对比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9].印尼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类型和成因[J].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1)
    • [20].基于对比的对泰汉语助动词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02)
    • [21].“一带一路”战略下汉语国际传播探索与思考[J]. 传播力研究 2017(03)
    • [22].日据时期朝鲜汉语官话会话书《增补改正汉语独学》音系标记[J]. 东疆学刊 2017(03)
    • [23].东南亚汉语传播与政治生态适应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4].学好汉语才回家[J]. 孔子学院 2017(04)
    • [25].汉语重数[J].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9)
    • [26].汉语与南亚语关系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J]. 百色学院学报 2017(04)
    • [27].浅析大众传媒在汉语国际化历程中的推动作用[J]. 新闻世界 2015(08)
    • [28].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及翻译方法[J]. 山西青年 2020(02)
    • [29].汉语 “水”[J]. 福建文学 2020(04)
    • [30].藏区小学汉语实践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研究[J]. 科幻画报 2020(05)

    标签:;  ;  ;  ;  ;  ;  ;  

    汉语矛盾格的多维观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