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是与全世界无产阶级为了获取自身的解放所进行的革命斗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人类意识的发展在美学史上的反映。马克思美学的劳动范畴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论述异化劳动中提出的。这主要来自马克思对他的前辈——特别是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的批判和继承。马克思美学意义上的劳动范畴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范畴——增加财富的生产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更多的具有哲学层面上的涵义,超越了他的前辈的内容狭隘的劳动观。具体来说,它是指人的一切感性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使人的生命的外在表现。马克思的劳动范畴具体展开来说,就是一种具体感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劳动的现实化和结果,同时又是美产生的根源。从劳动到美的产生,离不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另外,自然美和劳动的关系问题、异化劳动和美的创造的问题,只有放在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正确理解上才能解决。马克思“劳动创造了美”这一科学命题,在美学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从理论上来说,它是西方美学从客体走向主体并且最终结束主客二元对立的终结点,同时在它的启发之下,开创了许多新的美学流派(特别是在中国);从实践上来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具体体现,既指向现实,改造世界,对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呼唤,对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向往,都使这一命题具有了深切的现实关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书法美学史研究方法探索[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03)
- [2].分析“分析美学史”的价值——序刘悦笛的《分析美学史》[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3].《多维的美学史》:话语的解读与重构[J]. 中国图书评论 2009(08)
- [4].《美学史:从古希腊到当代》序言[J]. 外国美学 2018(01)
- [5].捕蠹记[J]. 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 2013(Z1)
- [6].论鲍桑葵《美学史》对“丑”的梳理[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 [7].守望与展望:新美学史的构建——读黄柏青博士专著《多维的美学史》的若干理论思考[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8].新世纪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的范式转型[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2(04)
- [9].中国音乐美学史教学研究探讨[J]. 理论月刊 2008(02)
- [10].关于构建农业美学史学科的思考[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0(08)
- [11].从美学史到思想史:寻找学术“铸式”的转型与转向[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1(03)
- [12].郎吉努斯《论崇高》及其美学史意义探析[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3].中国20世纪初期美学史节选——王国维与鲁迅[J]. 华夏文化论坛 2019(02)
- [14].美学大讨论的学术史分歧与重写美学史[J]. 河北学刊 2014(03)
- [15].浅析崇高范畴向优美范畴转换的可能性[J]. 当代文坛 2010(01)
- [16].填补我国上古美学史研究空白的力作——朱志荣《夏商周美学思想研究》读后感[J]. 美与时代(下) 2010(03)
- [17].戴岳:中国现代早期美学史上的一个特别样本[J]. 中国美学研究 2018(02)
- [18].分析美学研究的新贡献——读刘悦笛的《分析美学史》[J]. 文艺争鸣 2012(09)
- [19].“气”论及其在美学史上的应用[J]. 大众文艺 2012(10)
- [20].《分析美学史》一书出版发行[J]. 哲学动态 2009(06)
- [21].论人类美学史上反异化的思想滥觞及误读因由[J]. 当代文坛 2014(01)
- [22].浅析现代设计于东方美学上的传承[J]. 参花(下) 2020(04)
- [23].作为审美形态的内美在美学史上的形成、确立及意义[J].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7)
- [24].和谐与美——自然美的根源探析[J]. 山花 2009(08)
- [25].浅析图腾的情感蕴含及理性内涵[J]. 环球人文地理 2014(24)
- [26].蔡仲德先生《中国音乐美学史》再读札记[J]. 音乐研究 2014(02)
- [27].拓宽中国美学史研究范围的新途径——开展禅宗书画美学思想史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8].新美学史范式下的汉代美学——《中国美学经典·汉代卷》读后[J]. 中国美学 2016(02)
- [29].“气”的理论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发展的脉络[J]. 参花(文化视界) 2013(02)
- [30].审美与人生三题[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2(06)